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

发布时间:2018-4-10 17:10:18

  申请日2015.11.02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30; C02F101/16; C02F10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2)经步骤(1)处理过的污水通过布水管到送入微生物介质氧化器进行脱氮除磷处理;(3)经步骤(2)处理过的污水送入反硝化池进行反硝化处理。其中微生物介质氧化器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的同时,往填料内曝气充氧。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微生物一直浸泡在污水中的问题,并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中大量的能耗用来克服水压力的弊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

  (2)经步骤(1)处理过的污水通过布水管到送入微生物介质氧化器进行脱氮除磷处理,所述微生物介质氧化器为附着了芽孢杆菌、假丝酵母菌和青霉菌等各种微生物介质的填料;

  (3)经步骤(2)处理过的污水送入反硝化池进行反硝化处理。

  其特征在于:微生物介质氧化器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的同时,往填料内曝气充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的进水方式为间歇式进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充氧是通过加热鼓风机进行,并采用四个方向进风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还采用间歇式进风方式,每4个小时通风一次,一次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歇式进水方式为4个小时进水一次,一次进水半个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反硝化池的填料为直径为10-20mm的砾石。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生活污水脱氮工艺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离子交换法、人工湿地法、生物法等。以上传统的方法均存在缺点,比如:物理法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化学法产生污泥量大;离子交换法成本高;人工湿地法占地大,且受天气影响;生物法受温度以及填料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氮工艺,已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脱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

  (2)经步骤(1)处理过的污水通过布水管到送入微生物介质氧化器进行脱氮除磷处理;

  (3)经步骤(2)处理过的污水送入反硝化池进行反硝化处理。

  微生物介质氧化器为附着了芽孢杆菌、假丝酵母菌和青霉菌等各种微生物介质的填料。该填料由石英砂、含铁矿砂和粘土组成,其配比分别为5:3:3。

  微生物介质氧化器温度保持在20-30℃。

  采用了往无水填料内曝气充氧的方法,对填料进行,减少了传统工艺中大量的能耗用来克服水的压力的问题。污水中的有机物在与填料的充分接触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被生物填料上的生物膜吸附,在等待随后的有氧环境进行好氧分解,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微生物一直浸泡在污水中的问题,并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中大量的能耗用来克服水压力的弊病。

  充氧方式是通过自制的加热鼓风机进行的。当温度在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下,鼓风机的加热功能不开启。当填料温度低时,环境温度感应仪会根据进风口的环境气温自动控制加热度,以保证风机出风口的气温适合微生物的生长。

  采用间歇式进水工艺,4个小时进水一次,一次进水半个小时,微生物介质氧化器上有机物也是在正常的时间2-3个小时。微生物对生物膜上的有机物进行快速的捕捉,半个小时的进水时间为微生物捕捉有机物时间,2-3小时微生物进行好氧分解,转化为氨氮。

  随着污水在填料中下降深度的增加,污水中的溶氧量也在下降,再填料的某一深处,自氧型硝化细菌非常活跃,将氨氮转化成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再进入反硝化池。

  反硝化池中填有直径为10-20mm的砾石,并混合调节池20%的原水作为外加碳源。能使厌氧细菌大量繁殖,并提高其活跃性。反硝化细菌将NO3-N和NO2-N 还原成N2,而从水中逸出,从而进一步去除TN。比传统工艺中的反硝化速度提高30%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