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含油废水进行生物脱氮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0 15:35:56

  申请日2015.09.09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含油废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含油废水依次进入缺氧工段和好氧工段,其中,在好氧工段中,控制通入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4:1。本发明有效地改善了好氧工段的硝化效能,出水的COD值、氨氮含量和总氮水平均较低,改善了出水质量。特别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使用制氢外排的气体提供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向大气环境的碳排放,特别有利于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对含油废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含油废水依次进入缺氧工段和好氧工段,其特征在于,在好氧工段中,控制通入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入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入的二氧化碳的量使得好氧工段中体系的pH值为5.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二氧化碳的通入方式为间歇式,且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间隔为0.5-1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入缺氧工段之前,将含油废水先进行气浮分离,优选地,控制气浮分离过程中通入的空气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0-4:1。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源提供且二氧化碳源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低于85体积%、难降解的有机物的含量不超过10ppm,优选地,二氧化碳由制氢外排的气体提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缺氧工段的条件包括:溶解氧不超过1mg/L,温度为10-40℃,水力停留时间为2-6h;所述好氧工段的条件包括:溶解氧为2-4mg/L,温度为10-40℃,水力停留时间为8-1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油废水的碱度为150-250mg/L,COD值为500-1500mg/L,氨氮含量为30-80mg/L,总氮含量为50-150mg/L。

  说明书

  一种对含油废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含油废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炼油厂的废水主要包括电脱盐废水、含盐废水、含油废水和汽提废水。其中,炼油厂含油废水具有COD低(约800mg/L)、石油类物质含量高(500mg/L以上)的特点。而缺氧/好氧工艺(A/O工艺)以其运行稳定、操作维护简单、可有效脱氮等优势一直作为炼油厂含油废水生物处理的首选工艺。

  为强化A/O工艺的生化效能,目前,人们主要关注调整工况参数(污泥龄和生物负荷)的工程措施,即通过保持活性污泥高泥龄、低生物负荷,以实现对难降解复杂有机物的有效去除,但污泥特性是通过环境条件的整体优化得以保证的,个别工况参数的改变难以长期维持理想的污泥性状,如因单独降低负荷则难以保持污泥较高活性和高污泥浓度,最终A/O系统整体效能难以维持稳定。在现有工程应用中,也有通过强化好氧池(O池)的空气曝气强度来加强池内混合和剪切效果,但这样势必造成空气曝气的能耗浪费,且获得的效果并不显著。

  因此,目前的A/O工艺硝化、脱氮及有机污染物去除效能较差,使得出水的COD值、氨氮含量和总氮水平仍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出水质量的对含油废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

  为了处理含油废水,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发现,通过控制好氧工段通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比,能够有效地改善出水质量。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含油废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含油废水依次进入缺氧工段和好氧工段,其中,在好氧工段中,控制通入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4: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效地改善了好氧工段的硝化效能,出水的COD值、氨氮含量和总氮水平均较低,改善了出水质量。特别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使用制氢外排的气体提供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向大气环境的碳排放,特别有利于环保。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