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

发布时间:2018-4-10 14:03:58

  申请日2015.11.03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IPC分类号B01J20/10; B01J20/30; C02F1/28; C02F1/58;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吸附剂,将65%海泡石与35%浮石分别通过破碎机破碎成石料颗粒,再研磨成石粉后混合均匀;b、加入活化液,活化液为无机酸或无机钠盐,活化液的质量浓度为30%;c、将吸附剂改性,按照65%海泡石粉和35%浮石粉加入混合搅拌罐内,再向混合搅拌罐内加入活化液,将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搅拌反应6小时;d、洗涤,加入清水搅拌洗涤3-5次;e、干燥,将洗涤后混合的海泡石粉与浮石粉烘干即得到复合吸附剂。本发明制作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净化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吸附剂,吸附剂原料采用海泡石和浮石,海泡石占有的体积比为65%,浮石占有的体积比为35%,将海泡石与浮石分别通过破碎机破碎成石料颗粒,再通过研磨机将石料颗粒研磨成石粉,然后通过搅拌装置将海泡石粉与浮石粉混合均匀;

  b、加入活化液,活化液为无机酸或无机钠盐,活化液的质量浓度为30%;

  c、将吸附剂改性,将研磨好的海泡石粉和浮石粉,按照65%海泡石粉和35%浮石粉加入混合搅拌罐内,再向混合搅拌罐内加入活化液,将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搅拌反应6小时;

  d、洗涤,将改性后混合的海泡石粉与浮石粉倒入洗涤罐中,加入清水搅拌洗涤3-5次;

  e、干燥,将洗涤后混合的海泡石粉与浮石粉烘干即得到复合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吸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将权利要求1制得的复合吸附剂装填入固定床吸附器中,复合吸附剂的填充密度为 0.5kg/m3,待处理的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为500mg/L,PH范围为7,温度为10摄氏度,将固定床吸附器放入废水中停留2个小时。

  说明书

  一种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水源污染日益严重,饮用水源水质逐渐下降。其中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物质,水中氨氮浓度过高,会抑制自然硝化,引起水体缺氧,导致鱼类中毒,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我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饮用水标准中对氨氮含量都有严格的限制。

  氨氮排入水体,特别是流动较缓慢的湖泊、海湾,容易引起水中藻类及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富营养化污染,除了会使自来水处理厂运行困难、造成饮用水的异味外,严重时会使水中溶解氧下降,鱼类大量死亡,水质变坏,形成赤潮,甚至会导致湖泊的干涸灭亡。氨氮还使给水消毒和工业循环水杀菌处理过程中增大了用氯量;对某些金属,特别是对铜具有腐蚀性;当污水回用时,再生水中氨氮可以促进输水管道和用水设备中微生物的繁殖,形成生物垢,堵塞管道和用水设备,并影响换热效率。

  通常工业中高浓度氨氮废水可以通过吹脱汽提的方武,使污水达标排放,这种方式效率高、效果好,且可以以氨气、硫酸铵的形式回收水中的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但是当其处理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尤其是200ppm 以下时,就会产生能耗相对较大、不经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它制造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吸附剂,吸附剂原料采用海泡石和浮石,海泡石占有的体积比为65%,浮石占有的体积比为35%,将海泡石与浮石分别通过破碎机破碎成石料颗粒,再通过研磨机将石料颗粒研磨成石粉,然后通过搅拌装置将海泡石粉与浮石粉混合均匀;

  b、加入活化液,活化液为无机酸或无机钠盐,活化液的质量浓度为30%;

  c、将吸附剂改性,将研磨好的海泡石粉和浮石粉,按照65%海泡石粉和35%浮石粉加入混合搅拌罐内,再向混合搅拌罐内加入活化液,将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搅拌反应6小时;

  d、洗涤,将改性后混合的海泡石粉与浮石粉倒入洗涤罐中,加入清水搅拌洗涤3-5次;

  e、干燥,将洗涤后混合的海泡石粉与浮石粉烘干即得到复合吸附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吸附剂的应用,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吸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将权利要求1制得的复合吸附剂装填入固定床吸附器中,复合吸附剂的填充密度为0.5kg/m3,待处理的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为500mg/L,PH范围为7,温度为10摄氏度,将固定床吸附器放入废水中停留2个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作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原料均为可再生能源,并且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吸附性的同时兼具化学吸附性,能有效净化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去除污水处理后余量氨氮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吸附剂,吸附剂原料采用海泡石和浮石,海泡石占有的体积比为65%,浮石占有的体积比为35%,将海泡石与浮石分别通过破碎机破碎成石料颗粒,再通过研磨机将石料颗粒研磨成石粉,然后通过搅拌装置将海泡石粉与浮石粉混合均匀;

  b、加入活化液,活化液为无机酸或无机钠盐,活化液的质量浓度为30%;

  c、将吸附剂改性,将研磨好的海泡石粉和浮石粉,按照65%海泡石粉和35%浮石粉加入混合搅拌罐内,再向混合搅拌罐内加入活化液,将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搅拌反应6小时;

  d、洗涤,将改性后混合的海泡石粉与浮石粉倒入洗涤罐中,加入清水搅拌洗涤3-5次;

  e、干燥,将洗涤后混合的海泡石粉与浮石粉烘干即得到复合吸附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吸附剂的应用,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吸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将权利要求1制得的复合吸附剂装填入固定床吸附器中,复合吸附剂的填充密度为0.5kg/m3,待处理的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为500mg/L,PH范围为7,温度为10摄氏度,将固定床吸附器放入废水中停留2个小时。

  本发明制作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原料均为可再生能源,并且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吸附性的同时兼具化学吸附性,能有效净化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应用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将上述制得的复合吸附剂装在圆筒形的碳钢吸附器中,两头密封固定,然后利用污水泵将污水从一端注入,污水在吸附其中经过复合吸附剂吸附后从另一端排除。经过半年多的试验,效果很好,排放的中水中氨氮含量达到国家一级A的排放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