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11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IPC分类号B01D53/18; B01D5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吸收塔,所述喷淋吸收塔的上部设置有喷淋装置、中部设置有填料层、下部设置有吸收池;所述喷淋装置的上面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吸收塔的下段设置有臭气入口和补水口,所述吸收池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吸收液pH值的pH计,设置与吸收池连通的循环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针对性强、容易改造等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进行除臭处理,高、低浓度的臭气均可去除,除净率高,处理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吸收塔(1)的上部设置有喷淋装置(2)、中部设置有填料层(3)、下部设置有吸收池(4);所述喷淋装置(2)的上面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5)和活性炭吸附层(6);所述喷淋吸收塔(1)的下段设置有臭气入口(7)和补水口(8),所述吸收池(4)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吸收液pH值的pH计(9),设置与吸收池(4)连通的循环泵(11)通过管路与所述喷淋装置(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3)为鲍尔环填料层,即在所述喷淋吸收塔(1)中部设置上、下两块多孔托盘(12),将塑料鲍尔环散装堆砌在所述多孔托盘(12)上。
说明书
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站的进水提升泵房、调节池、污泥池等产生的主要臭气为硫化氢,调节池厌氧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以硫化氢及其它含硫气体为主,污泥消化稳定过程中会产生氨气、硫化氢和其它易挥发物质。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为进水提升泵房-格栅间-调节池-反应池-二沉池-出水。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危害、恶臭物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其中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苯乙烯等还能使人体产生畸变、癌变。
除臭技术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运营经验,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在国内也正开始兴起并呈走向蓬勃的趋势。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污水臭气除臭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热氧化法、除臭溶液除臭法、氧离子基团除臭法、化学洗涤法和生物过滤法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如活性炭吸附法,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对臭气的物理吸附作用来除臭,优点是方法、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低浓度的臭气,适合小气量臭气的处理,通常不用作第一级主要除臭装置,而是用作后续的精处理装置;化学除臭法,利用臭气成分与化学药液的主要成分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无臭物质以达到脱臭的目的;因臭气成分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化学药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所述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针对性强、处理效果好的新型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吸收塔,所述喷淋吸收塔的上部设置有喷淋装置、中部设置有填料层、下部设置有吸收池;所述喷淋装置的上面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喷淋吸收塔的下段设置有臭气入口和补水口,所述吸收池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吸收液pH值的pH计,设置与吸收池连通的循环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填料层为鲍尔环填料层,即在所述喷淋吸收塔中部设置上、下两块多孔托盘,将塑料鲍尔环散装堆砌在所述多孔托盘上。
本实用新型是介于纯活性炭吸附法和化学除臭法中的一种新型除臭治理有害气体的装置。由于单纯的活性炭吸附,只适用低浓度的臭气,适合小气量臭气的处理,通常不用作第一级主要除臭装置,而是用作后续的精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喷淋吸收塔顶部增加活性炭吸附层,利用喷淋吸收塔吸收高浓度有害臭气H2S气体,大部分臭气经喷淋吸收被除臭,余下低浓度臭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层吸附除臭,能达到最佳效果,最大限度发挥活性炭吸收低浓度有害气体的功效。而且,由于活性炭主要用于吸收低浓度有害气体,不容易饱和,不需频繁清洗活性炭,可减少活性炭再生频率,更为经济实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针对性强、容易改造等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水站臭气处理装置进行除臭处理,高、低浓度的臭气均可去除,除净率高,处理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