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技术

发布时间:2018-4-9 15:37:23

  申请日2015.11.22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3/30; 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其中:包括脱氮装置,脱氮装置包括密封的脱氮盒体,脱氮盒体中为厌氧环境,脱氮盒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脱氮盒体内腔中按水流方向设置有数道隔离墙,隔离墙将脱氮盒体分隔为数个分隔腔,分隔腔中放置有反硝化菌载体,隔离墙上开设有通水孔隙,化粪池原样水经土壤硝化后从进水口注入脱氮盒体中,流经反硝化菌载体脱氮后,由出水口流出。本实用新型具有构简单实用、脱氮效果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脱氮装置(1),所述的脱氮装置(1)包括密封的脱氮盒体(2),脱氮盒体(2)中为厌氧环境,所述的脱氮盒体(2)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的脱氮盒体(2)内腔中按水流方向设置有数道隔离墙(5),所述的隔离墙(5)将脱氮盒体(2)分隔为数个分隔腔(6),分隔腔(6)中放置有反硝化菌载体(7),所述的隔离墙(5)上开设有通水孔隙(8),经土壤硝化后的化粪池原样水从进水口(3)注入脱氮盒体(2)中,流经反硝化菌载体(7)脱氮后,由出水口(4)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通水孔隙(8)分为两种,一种为设置在隔离墙(5)墙体上部的过水孔(81),一种为设置在隔离墙(5)底部的过水间隙(82),每个隔离墙(5)具有一种通水孔隙(8),且具有过水孔(81)的隔离墙(5)与具有过水间隙(82)的隔离墙(5)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水孔(81)在隔离墙(5)上的高度随着水流方向依次降低,隔离墙(5)上的过水孔(81)分为位于隔离墙(5)左侧的左侧孔和位于隔离墙(5)右侧的右侧孔,同一隔离墙(5)上只具有一种过水孔(81),具有左侧孔的隔离墙(5)和具有右侧孔的隔离墙(5)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脱氮盒体(2)上随着水流方向开设有数个取样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脱氮盒体(2)为透明盒体,便于观察脱氮盒体(2)内液体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口(3)、出水口(4)和取样孔(9)与外接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说明书

  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太湖流域作为中国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农村人居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其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已成为太湖流域氮、磷污染的重要来源,由此,太湖流域逐步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处理设施建设,以生化——生态处理技术为主流处理工艺,常用技术包括人工生态湿地、毛细管渗滤沟、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地埋式微动力氧化沟以及以SBR、MBR等为主体的一体化生化处理反应器等,目前,常用工艺处理量占农村已有生活污水处理总量的80%以上。然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是一项长期工程,由于运行费用及处理设施维护等问题导致现行的大量处理设施并不能正常运行,张悦等对太湖流域21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的运行情况调查后发现,约8%从来没有运行,其余工程均曾经出现过无法正常运行的现象。因此,在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的经费投入及管理机制之前,因地制宜,开发投资小、基本无后续运行投入及维护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太湖流域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化粪池流出的污水一般直接注入周边土壤。在种植业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经发现土壤具有很强的硝化作用,高浓度氨氮的化粪池污水经土壤渗滤后出水可能具有较高的硝酸盐氮浓度,因此利用土壤渗滤出水自然硝化特性,构建后续出水人工脱氮系统可有效降低化粪池污水氮浓度,与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相比成本优势显著,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农村化粪池污水经土壤硝化后的高硝态氮出水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结构简单实用、脱氮效果好的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农村化粪池污水脱氮实验装置,其中:包括脱氮装置,脱氮装置包括密封的脱氮盒体,脱氮盒体中为厌氧环境,脱氮盒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脱氮盒体内腔中按水流方向设置有数道隔离墙,隔离墙将脱氮盒体分隔为数个分隔腔,分隔腔中放置有反硝化菌载体,隔离墙上开设有通水孔隙,经土壤硝化后的化粪池原样水从进水口注入脱氮盒体中,流经反硝化菌载体脱氮后,由出水口流出。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通水孔隙分为两种,一种为设置在隔离墙墙体上部的过水孔,一种为设置在隔离墙底部的过水间隙,每个隔离墙具有一种通水孔隙,且具有过水孔的隔离墙与具有过水间隙的隔离墙交错设置。

  上述的过水孔在隔离墙上的高度随着水流方向依次降低,隔离墙上的过水孔分为位于隔离墙左侧的左侧孔和位于隔离墙右侧的右侧孔,同一隔离墙上只具有一种过水孔,具有左侧孔的隔离墙和具有右侧孔的隔离墙交错设置。

  上述的脱氮盒体上随着水流方向开设有数个取样孔。

  上述的脱氮盒体为透明盒体,便于观察脱氮盒体内液体情况。

  上述的进水口、出水口和取样孔与外接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对脱氮装置进行了改进,脱氮装置是一种厌氧密封装置,反硝化菌载体中有反硝化菌,反硝化菌载体材料选用因地制宜的玉米枝、小麦杆等材料作为碳源和载体。为了增加液体在脱氮装置中流动行程,本实用新型在脱氮盒体内腔中按水流方向设置有数道隔离墙,每个隔离墙具有一种通水孔隙,相邻隔离墙之间的通水孔隙类型不同,因为过水孔设置在上部,而过水间隙设置在下部,使水流上下流动,而相邻过水孔也分为左侧孔和右侧孔,使水流左右流动,充分增加水流行程,增加反硝化菌与水流的接触时间,提高脱氮效果,同时,过水孔在隔离墙上的高度随着水流方向依次降低,能有效防止液体回流,保证液体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流动。

  取样孔能抽取脱氮装置中部的液体,用于分析各段液体的脱氮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