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8-4-9 14:46:05

  申请日2015.09.16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2; C02F3/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提升装置、污水净化装置、人工湿地、布水装置;所述污水提升装置抽取所述水域中的污水并输送至所述污水净化装置;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输送至所述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将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向所述人工湿地中布水;所述人工湿地进一步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所述人工湿地净化后的污水排入所述水域。通过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实现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与氨氮、总氮的有效去除,并实现剩余污泥原位减量化,通过设置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净化出水水质,通过回流使下游水体经过处理后进入河道的上游形成水体循环流动,增强水体复氧,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提升装置、 污水净化装置、人工湿地、布水装置;

  所述污水提升装置抽取所述水域中的污水并输送至所述污水净 化装置;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输送至所述布 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将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向所述人工湿地中布 水;所述人工湿地进一步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所述人工湿地 净化后的污水排入所述水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污水提升装置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域的下游,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 口设置在所述水域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排水渠,所述排水渠连接所述水域;

  所述排水渠设置在所述人工湿地的边缘,用于收集所述人工湿地 净化后的污水并将其排入所述水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人工湿地远离所述排水渠的位置高于靠近所述排水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布水装置设置在所述人工湿地远离所述排水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水装置是具有滴灌孔的布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滴灌孔的孔间距沿所述布水管内的水流方向由大到小逐渐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串联的第一级污水处理装置和第二级污水 处理装置;

  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好氧仓室和第一缺氧 仓室;

  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二好氧仓室和第二缺氧 仓室;

  所述第一好氧仓室、第一缺氧仓室、第二好氧仓室和第二缺氧仓 室通过过水口串联形成使水流控制为折流态的通道;

  所述壳体上设置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位置不低于所述 出水口的位置;所述多个仓室内填充有水净化填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装置串联的沉淀仓室, 所述沉淀仓室用于进一步沉淀所述污水中的杂质。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的 水域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污水提升装置抽取所述水域中的污水并输送至污水净化装 置;

  通过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输送至布水 装置;

  通过所述布水装置将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向人工湿地中布水;

  通过所述人工湿地进一步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所述人 工湿地净化后的污水排入所述水域。

  说明书

  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域污水处理装置 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以来,河道、湖泊沿岸人口剧增,未经处理的生活污 水直排入河道、湖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工业也快 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或虽经处理但不达标的工业污水也直接排入 河道、湖泊中,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多,部分 城市内河与湖泊已成为污水的排放管道,致使其水质恶化,城市环 境及景观受到严重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水质最多也就是达 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与地表 水水质标准相比,还远远达不到Ⅴ类地表水的水平,属于重度污染 水体。此外,由于靠近城市居民生活区,生活垃圾与其他污染源的 进入、城市内河与湖泊驳岸硬化等措施的干预,使得城市内河水质 严重恶化,水质自净能力逐渐降低。

  目前,水污染的治理大多采用化学处理方法或者挖污泥的治污 方法,要想达到维持和净化受污染水体的水质,往往需要较大的处 理量和较短的循环周期,建设规模与投资较大,且很难达到V类地 表水的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水质延长 循环周期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提 升装置、污水净化装置、人工湿地、布水装置;

  所述污水提升装置抽取所述水域中的污水并输送至所述污水净 化装置;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输送至所述布 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将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向所述人工湿地中布 水;所述人工湿地进一步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所述人工湿地 净化后的污水排入所述水域。

  其中较优地,所述污水提升装置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域的下 游,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域的上游。

  其中较优地,该装置还包括:排水渠,所述排水渠连接所述水域;

  所述排水渠设置在所述人工湿地的边缘,用于收集所述人工湿地 净化后的污水并将其排入所述水域。

  其中较优地,所述人工湿地远离所述排水渠的位置高于靠近所述 排水渠的位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布水装置设置在所述人工湿地远离所述排水渠 的位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布水装置是具有滴灌孔的布水管。

  其中较优地,所述滴灌孔的孔间距沿所述布水管内的水流方向由 大到小逐渐变化。

  其中较优地,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串联的第一级污水处理装置和第二级污水 处理装置;

  所述第一级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好氧仓室和第一缺氧 仓室;

  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二好氧仓室和第二缺氧 仓室;

  所述第一好氧仓室、第一缺氧仓室、第二好氧仓室和第二缺氧仓 室通过过水口串联形成使水流控制为折流态的通道;

  所述壳体上设置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位置不低于所述 出水口的位置;所述多个仓室内填充有水净化填料。

  其中较优地,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级污水处理 装置串联的沉淀仓室,所述沉淀仓室用于进一步沉淀所述污水中的杂 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水域污水处理装置的水 域污水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污水提升装置抽取所述水域中的污水并输送至污水净化装 置;

  通过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输送至布水 装置;

  通过所述布水装置将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向人工湿地中布水;

  通过所述人工湿地进一步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所述人 工湿地净化后的污水排入所述水域。

  通过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实现了水体中有机 污染物与氨氮、总氮的有效去除,并实现剩余污泥原位减量化,通过 设置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净化出水水质,通过回流使下游 水体经过处理后进入河道的上游形成水体循环流动,增强水体复氧, 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