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17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IPC分类号C02F1/24; C02F1/52; C02F1/56; C02F10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纸机白水处理的浅层气浮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内筒、外筒、筒体、刮渣装置、刮泥装置、配水槽、集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集水管及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所述外筒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外筒套置在所述内筒上,所述配水槽与所述刮渣装置设于所述内筒的上端,所述刮泥装置设于所述内筒的下端,所述内筒底部连接有一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分别连通污水进水管与溶气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外接一污水泵,所述污水进水管上设有一PAC添加管,所述溶气进水管外接一溶气泵,所述溶气进水管上设有一PAM添加管。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纸机白水中的胶粘物,产生絮凝物并分离排出。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纸机白水处理的浅层气浮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内筒、外筒、筒体、刮渣装置、刮泥装置、配水槽、集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集水管及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出水管延伸出所述筒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外筒套置在所述内筒上,所述内筒安装在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所述配水槽与所述刮渣装置设于所述内筒的上端,所述刮泥装置设于所述内筒的下端,所述内筒底部连接有一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分别连通污水进水管与溶气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外接一污水泵,所述污水进水管上设有一PAC添加管,所述溶气进水管外接一溶气泵,所述溶气进水管上设有一PAM添加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纸机白水处理的浅层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刮渣板以及设于所述筒体外的集料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纸机白水处理的浅层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有泥斗、刮泥板以及排泥管,所述刮泥板设于所述泥斗内,所述排泥管连接在泥斗上并延伸出所述筒体外。
说明书
一种用于纸机白水处理的浅层气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纸机白水处理的浅层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造纸技术对废纸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以废纸为原料的浆料的比重逐渐增大,由于废纸中所含有的胶粘物对造纸过程以及最终成品的纸页均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去除废纸的胶粘物(例如废纸中的压敏物、热熔物、涂布胶粘物、施胶剂和油墨残留物等),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浆料制备过程中加入胶粘物控制剂以及依靠热分散将胶粘物分散为较小颗粒的方式来去除胶粘物。但是,由于纸机的白水是封闭循环且被重复使用的,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白水中的胶粘物会逐渐地累积并且会越来越多。
而在处理纸机白水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运用到浅层气浮技术,采用溶气气浮原理,在待处理的水中通入部分溶气水,利用溶气水中释放出的微小气泡,将水中的悬浮物或油浮出水面,从而达到固液分离之目的,浅层气浮广泛应用于给水净化、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
如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2月14日的中国专利CN202072970U提供的一种用于去除纸机白水中的胶粘物的装置,参考图1,包括有网下白水池1’以及机外白水池2’,网下白水池1’与机外白水池2’之间装设有浅层气浮装置3’,浅层气浮装置3’的清水出口通过输浆管道与机外白水池2’的进水口连接,网下白水池1’与浅层气浮装置3’之间装设有提升泵4’,网下白水池1’的出水口、提升泵4’以及浅层气浮装置3’的原水进口通过输浆管道依次连接,机外白水池2’与网下白水池1’之间直接连设有用于引导机外白水池2’的白水循环回流至网下白水池1’的循环回流通道5’;网下白水池1’与浅层气浮装置3’之间还装设有用于向浅层气浮装置3’的原水进口的前侧输浆管道中添加絮凝药剂的絮凝药剂添加装置,絮凝药剂添加装置包括有PAC添加装置6’以及PAM添加装置7’,PAC添加装置6’装设于连接提升泵4’与网下白水池1’的出水口的输浆管道上,PAM添加装置7’装设于连接提升泵4’与浅层气浮装置3’的原水进口的输浆管道上。该技术方案所述网下白水池1’中的白水经提升泵4’输送至浅层气浮装置3’中进行处理,处理后水经由机外白水池2’并通过循环回流通道5’回流至网下白水池1’中。该技术方案在装置布局上不够紧凑,并且对于白水在处理时产生的较重的沉淀物的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集成度高、效果更好的用于纸机白水处理的浅层气浮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纸机白水处理的浅层气浮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内筒、外筒、筒体、刮渣装置、刮泥装置、配水槽、集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集水管及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出水管延伸出所述筒体外,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外筒套置在所述内筒上,所述内筒安装在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所述配水槽与所述刮渣装置设于所述内筒的上端,所述刮泥装置设于所述内筒的下端,所述内筒底部连接有一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分别连通污水进水管与溶气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外接一污水泵,所述污水进水管上设有一PAC添加管,所述溶气进水管外接一溶气泵,所述溶气进水管上设有一PAM添加管。
优选的,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刮渣板以及设于所述筒体外的集料斗。
优选的,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有泥斗、刮泥板以及排泥管,所述刮泥板设于所述泥斗内,所述排泥管连接在泥斗上并延伸出所述筒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一混合腔增大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空间,提高整体的混合效果;同时对污水外接污水泵,与溶气水泵相配合,加快两端水的流速,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并将絮凝剂添加管设置在气浮装置内,整机的集成度较高;且在胶粘物充分絮凝后在筒体上、下两端的悬浮物、沉淀物分设刮渣装置及刮泥装置将其分别排出机体外,使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