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3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环保行业的磷化废水集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设备主体,动力设备及附属设备;所述处理设备主体内设有反应单元、沉淀单元、气浮单元、清水贮存单元和污泥处置单元;处理设备主体侧壁设有相应的废水进出口,沉淀单元底部设有排泥口,污泥单元设有进泥口和排泥口;附属设备包括加药桶、搅拌机、溶气罐和电控柜;该装置整体装置结构紧凑,适用于水量不大的企业磷化废水处理工程;而且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便于维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设备主体,动力设备及附属设备;
所述的处理设备主体内设有反应单元、沉淀单元、气浮单元、清水贮存单元和污泥处置单元;
所述反应单元与沉淀单元、气浮单元、清水单元、污泥单元顺次连通;
所述的处理设备主体内的各单元侧壁设有相应的废水进出口,沉淀单元底部设有排泥口,污泥单元设有进泥口与排泥口;
所述的附属设备包括加药桶、搅拌机、溶气罐与电控柜;
所述搅拌机设在反应单元上方,加药桶、溶气罐、循环泵设在处理设备主体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单元分为三格,第一、二格设有搅拌机,第三格的反应区贴底设有开孔与配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单元为斜管沉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单元包括有刮渣机与浮渣槽,所述的刮渣机设在气浮单元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贮存单元和污泥处置单元,前后并列放置,清水贮存单元设有出水口和放空口,污泥处置单元设有进泥口、排泥口和溢流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设备主体中,由反应单元排至沉淀单元以及沉淀单元排至气浮单元的配水管,管上朝下倾斜45°均匀开孔5个,孔径φ25。
说明书
一种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环保行业的磷化废水集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体营养化在我国日益严重,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当水体中总磷质量浓度超过0.02mg/L时,即视为该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金属表面处理后的磷化污水就是含磷污染源之一。在机械工艺中经常对金属表现进行磷化处理,经磷化处理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表面形成浸入性磷酸盐膜层,该膜层与金属基体有良好的结合能力、耐磨性和对涂料的附着能力。因此,机械、钢铁等行业都采用磷化处理技术来制作机械零件的防护层。磷化处理工艺一般包括碱洗除油、热水漂洗、冷水漂洗、酸洗除锈、二次冷水漂洗及磷化等几个步骤。在其过程中,主要产生包括磷化废水在内的多种废水。磷化废水中除含有大量的磷酸盐、锌离子、酸碱物质及有机物外,根据生产工艺不同,有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镍离子、铜离子或铅离子等重金属和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但是水量一般都比较小。目前,对磷化废水的处理主要以物化法为主,即根据不同处理对象和处理目的采用分布沉淀、气浮、过滤等组合工艺。传统磷化废水处理系统为土建方式,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而且安装不便工程周期长。鉴于传统磷化废水处理系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一种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整体装置结构紧凑,适用于水量不大的企业磷化废水处理工程。而且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便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一种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整体装置结构紧凑,适用于水量不大的企业磷化废水处理工程。而且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设备主体,动力设备及附属设备;
所述的处理设备主体内设有反应单元、沉淀单元、气浮单元、清水贮存单元和污泥处置单元;
所述反应单元与沉淀单元、气浮单元、清水单元、污泥单元顺次连通;
所述的处理设备主体内的各单元侧壁设有相应的废水进出口,沉淀单元底部设有排泥口,污泥单元设有进泥口与排泥口;
所述的附属设备包括加药桶、搅拌机、溶气罐与电控柜;
所述搅拌机设在反应单元上方,加药桶、溶气罐、循环泵设在处理设备主体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中的反应单元分为三格,第一、二格设有搅拌机,第三格的反应区贴底设有开孔与配水管。
优选地,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中的沉淀单元为斜管沉淀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中的气浮单元包括有刮渣机与浮渣槽,所述的刮渣机设在气浮单元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中的清水贮存单元和污泥处置单元,前后并列放置,清水贮存单元设有出水口和放空口,污泥处置单元设有进泥口、排泥口和溢流口。
优选地,所述的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中的处理设备主体中,由反应单元排至沉淀单元以及沉淀单元排至气浮单元的配水管,管上朝下倾斜45°均匀开孔5个,孔径φ25。
具体地,
磷化废水集成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设备主体,动力设备及附属设备。所述处理设备主体内设有反应单元、沉淀单元、气浮单元、清水贮存单元和污泥处置单元。处理设备主体侧壁设有相应的废水进出口,沉淀单元底部设有排泥口,污泥单元设有进泥口和排泥口。附属设备包括加药桶、搅拌机、溶气罐和电控柜等。
所述反应单元,分为三格,一二格设搅拌机搅拌,由附属加药系统加药,调节磷化废水pH,投加絮凝剂、助凝剂。废水上进下出依次通过反应区,第三格反应区贴底开孔由配水管将废水排入沉淀单元。
所述沉淀单元,采用斜管沉淀结构,废水通过布水管进入沉淀单元,通过与水平面构成60°夹角的斜管填料,泥水分离,上清液通过出水堰流入气浮单元配水管,污泥进入下端排泥斗,定期排入污泥单元待后续处理。
所述气浮单元,沉淀单元出水和回流的溶气废水从单元底进入,在微细泡的 作用下,水中悬浮物、油污等污染物以浮渣形式进入浮渣槽,排入污泥单元,废水由出水堰排入清水单元。
所述清水贮存单元和污泥处置单元,前后并列放置,清水贮存单元设有出水口和放空口,污泥处置单元设有进泥口、排泥口和溢流口。
所述处理设备主体中,由反应单元排至沉淀单元以及沉淀单元排至气浮单元的配水管,管上朝下45°均匀开孔5个,孔径φ25,防止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排至污泥处置单元中的污泥可通过污泥螺杆泵打至板框压滤机,脱水干化后外运处置。
与传统磷化废水处理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集成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设备主体内的反应单元、沉淀单元、气浮单元、清水单元和污泥单元,以及动力设备及其附属设备;通过上述方法处理的废水可以直接达到纳管排放的要求,若为了达到更高的要求,还可以进行深度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施工安装简便,使用维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