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8 16:56:05

  申请日2015.11.06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研究利用井下的有利地形,选择合适的大容量的采空区作为天然的过滤池和沉淀池,处理矿井废水,使矿井废水在井下就可以循环利用;第二步: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分析,如果重金属等危害性强而且难以去除的污染物不超标,对矿井水进行简易净化利用,除去矿井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对酸性矿井水进行中和,即可满足矿井作业用水要求;第三步:清污分流。本发明的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大容量的采空区具有沉淀和过滤的作用,同时水体可以一定程度地通过自净作用,得到改善,短期排出的高温废水还可以得到降温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研究利用井下的有利地形,选择合适的大容量的采空区作为天然的过滤池和沉淀池,处理矿井废水,使矿井废水在井下就可以循环利用;

  第二步: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分析,如果重金属等危害性强而且难以去除的污染物不超标,对矿井水进行简易净化利用,除去矿井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对酸性矿井水进行中和,即可满足矿井作业用水要求;

  第三步:清污分流,矿区修建浓缩池,以机械设备的处理手段实现通过加药和机械搅拌,使清污分离,上清水回用,污泥水再进行沉淀处理。

  说明书

  一种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产废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属于矿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规模采矿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水资源的利用和后期排泄过程,这些过程都会改变水循环的路径以及水的质量,对自然界的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矿井密集地段,由于矿井大量排水形成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互相补给的入渗、排出、再入渗、再排出的不良人工侧支循环所取代;原有的降水、下渗、地下径流、河川径流的天然循环模式,当矿产开采沉陷波及地面,或废弃矿井采空区导水裂隙带或地面沉陷范围扩大时,地表水和矿坑水将发生直接水力联系,彼此影响,地表水会渗入地下或矿坑,后以废污水的形式排出,并且有可能再次下渗进入矿井;而同时由于大量降水入渗地下,使河川径流量减少,水质严重恶化,这些既影响了水质,又浪费了水资源。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实现矿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研究利用井下的有利地形,选择合适的大容量的采空区作为天然的过滤池和沉淀池,处理矿井废水,使矿井废水在井下就可以循环利用;

  第二步: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分析,如果重金属等危害性强而且难以去除的污染物不超标,对矿井水进行简易净化利用,除去矿井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对酸性矿井水进行中和,即可满足矿井作业用水要求;

  第三步:清污分流,矿区修建浓缩池,以机械设备的处理手段实现通过加药和机械搅拌,使清污分离,上清水回用,污泥水再进行沉淀处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大容量的采空区具有沉淀和过滤的作用,同时水体可以一定程度地通过自净作用,得到改善,短期排出的高温废水还可以得到降温处理,这样处理过的矿井水可以进行再利用,避免出现井下排水量较大,而地面净化水能力不够时,造成水质严重超标现象;而且可以缓解地面水源有限,在正常用水情况下仅能满足地面需求,还可以缓解一旦井下缺水的情况发生而影响到井下正常作业用水的问题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研究利用井下的有利地形,选择合适的大容量的采空区作为天然的过滤池和沉淀池,处理矿井废水,使矿井废水在井下就可以循环利用;

  第二步: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分析,如果重金属等危害性强而且难以去除的污染物不超标,对矿井水进行简易净化利用,除去矿井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对酸性矿井水进行中和,即可满足矿井作业用水要求;

  第三步:清污分流,矿区修建浓缩池,以机械设备的处理手段实现通过加药和机械搅拌,使清污分离,上清水回用,污泥水再进行沉淀处理。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