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8 15:00:39

  申请日2015.09.21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利用导流管依序串联的初沉池、厌氧生物膜池、生物接触氧化分离池和消毒池,其特征在于:初沉池内部设置填料,且利用沉淀消化池渗水孔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沉淀室和消化池,沉淀室设置有进水口,厌氧生物膜池利用厌氧生物膜渗水孔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厌氧生物膜池左室和厌氧生物膜池右室,生物接触氧化分离池内利用分室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环隙区和生物接触氧化室,生物接触氧化室内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桶,生物接触氧化桶内放置填料,消毒池内设置有加药管,且消毒池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污水处理工程成本大大降低。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利用导流管依序串联的初沉池、厌氧生物膜池、生物接触氧化分离池和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内部设置填料,且利用沉淀消化池渗水孔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沉淀室和消化池,所述沉淀室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厌氧生物膜池利用厌氧生物膜渗水孔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厌氧生物膜池左室和厌氧生物膜池右室,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分离池内利用分室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环隙区和生物接触氧化室,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内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桶,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桶内放置填料,所述消毒池内设置有加药管,且所述消毒池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隙区和生物接触氧化室均设置有微动力曝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隙区设置气提回流管,连通至所述初沉池和厌氧生物膜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接触氧化桶体积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体积的0.1-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的挡板上装有一对至三对沉淀分离管,所述沉淀分离管与所述导流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内安装有潜水提升泵,所述潜水提升泵设置有水泵出水管。

  说明书

  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村人口多达7亿。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村镇的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与日剧增。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立方米,而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而这些污水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近直排放河道、湖泊,使得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并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民众要求对此加强控制与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呼声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外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一般还是建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主要是物理法与生化法,达标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凸现的问题也多,投资大,占地宽,机械设备多,运行费用高,有些还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管理复杂,适合于中大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及各种住宅小区居住建筑、学校、医院、办公楼、写字楼、企业车间、生活间等工业民用建筑的情况不同于大城市,运行费用过高,操作与管理难度太大都是行不通的.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各种住宅小区居住建筑、学校、医院、办公楼、写字楼、企业车间、生活间等工业民用建筑生活污水处理新方法,在我国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利用导流管依序串联的初沉池、厌氧生物膜池、生物接触氧化分离池和消毒池,所述初沉池内部设置填料,且利用沉淀消化池渗水孔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沉淀室和消化池,所述沉淀室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厌氧生物膜池利用厌氧生物膜渗水孔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厌氧生物膜池左室和厌氧生物膜池右室,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分离池内利用分室挡板分隔成两室,前后依序为环隙区和生物接触氧化室,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内设置有生物接触氧化桶,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桶内放置填料,所述消毒池内设置有加药管,通过加入二氧化氯使经过的清水得到消毒,且所述消毒池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环隙区和生物接触氧化室均设置有微动力曝气装置,能够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提高最终出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环隙区设置气提回流管,将所述环隙区内部剩余污泥和污水回流至所述初沉池和厌氧生物膜池进行污泥消化,可解决剩余污泥难处理的问题,还可以强化脱氮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生物接触氧化桶体积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体积的0.1-0.9,且可以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内的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的挡板上装有一对至三对沉淀分离管,所述沉淀分离管与所述导流管连通。沉淀分离管使污泥澄清分离,清水被导入消毒池,不用另设沉淀池,节约占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消毒池内安装有潜水提升泵,所述潜水提升泵设置有水泵出水管。

  显然,所述初沉池、厌氧生物膜池、生物接触氧化分离池和消毒池均设置有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料可以是软性、半软性、弹性或是立体型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污水从进水管进入初沉池进行沉淀及水解酸化,再通过池间的渗孔挡板进入装有填料的初沉池进行消化分解,经导流管进入厌氧生物膜池,污水横向流过其中左右两室可以对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吸附、截留和降解,然后由导流管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池内水流方向和气流方向相反,在微曝气环境中,使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好氧降解,而后再由池下部流出,进入环隙区进一步降解,最后由沉淀分离装置经导流管导入消毒池进行进一步消毒杀菌,潜水提升泵提升清水或自流出水。接触氧化分离室的剩余污泥由气提回流装置回流至沉淀消化池或是厌氧生物膜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环隙区的曝气量之和一般控制在气水比0~5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比较: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结合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更加符合我国国情,使污水处理工程成本大大降低,使农村生活污水及各种住宅小区居住建筑、学校、医院、办公楼、写字楼、企业车间、生活间等工业民用建筑的污水处理工程都能低成本正常运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