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4-7 21:26:55

  申请日2015.08.27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通过壳体外设置的进水管道与污染水源连接,水处理系统包括在壳体内通过过滤管道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自吸泵、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过滤器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连接产水管道。超滤过滤器分别连接反洗进水管和浓水反洗水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浓水反洗水出水管设置于壳体外。本实用新型运用过滤、吸附等物理原理将污染水中的污染物去除,降低了水处理装置的成本,安装管理快捷、方便,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的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通过壳体外设置的进水管道(1)与污染水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在壳体(11)内通过过滤管道(12)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自吸泵(9)、多介质过滤器(3)、超滤过滤器(4)和臭氧发生器(5);所述的臭氧发生器(5)连接产水管道(6),壳体(11)底部设置有轮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过滤器分别连接反洗进水管(8)和浓水反洗水出水管(7),反洗进水管(8)和浓水反洗水出水管(7)设置于壳体(1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道(1)和自吸泵(2)之间、多介质过滤器(3)和自吸泵(2)之间、多介质过滤器(3)和超滤过滤器(4)之间、臭氧发生器(5)和产水管道(6)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9);在反洗进水管(8)和浓水及反洗出水管(7)上均设置有电磁阀(9);在多介质过滤器(3)和超滤过滤器(7)之间设置有压力表(10);反洗进水管(8)和产水管道(6)上均设置有压力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处理系统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说明书

  一种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毁坏的同时,会对地表及地下水源产生污染,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使用,会造成次生灾害的发生,危害饮用者生命及身体健康。而目前针对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的水处理装置均采用落后的砂滤罐、活性炭等处理过滤工艺,这些装置在救灾现场安装难度大,使用效率低,处理后水质仍不能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

  因此设计一种能在自然灾害中应急使用的水处理装置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解决目前灾害水处理装置安装难度大,使用效率低,处理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震救灾生活用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通过壳体外设置的进水管道与污染水源连接,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在壳体内通过过滤管道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自吸泵、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过滤器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连接产水管道,壳体底部设置有轮子。

  所述的超滤过滤器分别连接反洗进水管和浓水反洗水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浓水反洗水出水管设置于壳体外。

  在进水管道和自吸泵之间、多介质过滤器和自吸泵之间、多介质过滤器和超滤过滤器之间、臭氧发生器和产水管道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在反洗进水管和浓水及反洗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在多介质过滤器和超滤过滤器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反洗进水管和产水管道上均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的水处理系统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纯物理的方法将地震、洪灾等被污染水源进行水净化处理,成本低廉,节能环保,转换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全自动控制,使用寿命长、易安装、易操作;

  3、本实用新型设备布置具有灵活性,适用于灾区现场复杂的安装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