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7 18:09:00

  申请日2015.08.28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进水装置、预处理装置及絮凝反应装置;原水进水装置包括原水水槽及与原水水槽连接的管道泵;预处理装置包括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絮凝剂投加设备及助凝剂投加设备;絮凝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重介质混合反应池及熟化池;混凝池内部设置搅拌桨A,底部设置混凝池布气设备;重介质混合反应池内部设置搅拌桨B,底部设置气浮释放设备;熟化池内部设置搅拌桨C。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装置中的粉末活性炭具有吸附、生物富集功能;混凝池内设有混凝池布气设备,可兼顾微生物需氧曝气、搅拌等功能;重介质混合反应池设有气浮释放设备,具有气浮、搅拌、承托等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20)依次连接的原水进水装置、预处理装置及絮凝反应装置;

  所述原水进水装置包括原水水槽(1)及与原水水槽(1)连接的管道泵(2);

  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21)及絮凝剂投加设备(22);所述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21)包括粉末活性炭浆液箱(4)及与之连接的粉末活性炭投加泵(5);所述絮凝剂投加设备(22)包括絮凝剂加药箱(6)及与之连接的絮凝剂加药泵(7);

  所述絮凝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8)、重介质混合反应池(13)及熟化池(18);所述混凝池(8)内部设置搅拌桨A(9),底部设置混凝池布气设备(10);所述重介质混合反应池(13)内部设置搅拌桨B(15),底部设置气浮释放设备(11);所述熟化池(18)内部设置搅拌桨C(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0)进水端设置一管道混合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21)及絮凝剂投加设备(22)投加位置均在管道混合器(3)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质混合反应池(13)底部连接一助凝剂投加设备(23),所述助凝剂投加设备(23)包括助凝剂加药箱(16)及与之连接的助凝剂加药泵(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布气设备(10)与一气浮机(12)连接,构成布气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释放设备(11)与一气浮机(12)连接,构成气浮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质混合反应池(13)上端连接一重介质自动投加装置(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设备包括散气气浮、溶气气浮,气浮气泡尺寸不小于30μm。

  说明书

  一种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沉淀是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但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停留时间较长,处理单元占用面积大,存在处理效率低,抗冲击能力差等缺点。在饮用水处理中,现有混凝技术已显然无法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原水有机物微污染、藻类爆发、暴雨水浊度突增等问题正逐渐成为困扰当下安全供水的主要问题。此外,在污水处理方面,随着城镇污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标准提升到一级A标准,现有水厂工艺中氨氮、总磷、重金属等指标超标现象时有发生。无论是老污水厂提标改造,还是新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都需要节能、高效、稳定的水处理新产品、新技术,因此一种新型快速沉降絮凝设备的开发显然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稳定的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原水进水装置、预处理装置及絮凝反应装置;

  所述原水进水装置包括原水水槽及与原水水槽连接的管道泵;

  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及絮凝剂投加设备;所述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包括粉末活性炭浆液箱及与之连接的粉末活性炭投加泵;所述絮凝剂投加设备包括絮凝剂加药箱及与之连接的絮凝剂加药泵;

  所述絮凝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重介质混合反应池及熟化池;所述混凝池内部设置搅拌桨A,底部设置混凝池布气设备;所述重介质混合反应池内部设置搅拌桨B,底部设置气浮释放设备;所述熟化池内部设置搅拌桨C。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进水端设置一管道混合器。

  进一步的,所述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及絮凝剂投加设备投加位置均在管道混合器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重介质混合反应池底部连接一助凝剂投加设备,所述助凝剂投加设备包括助凝剂加药箱及与之连接的助凝剂加药泵。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布气设备与一气浮机连接,构成布气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释放设备与一气浮机连接,构成气浮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重介质混合反应池上端连接一重介质自动投加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设备包括散气气浮、溶气气浮,气浮气泡尺寸不小于30μ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重介质活性炭耦合水处理装置的水处理效果稳定性更强,在饮用水方面,面对季节性水质变化,如藻类和浊度变化,本工艺对藻类和浊度的初始去除率可达到90-99%;面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如松花江硝基苯的泄漏,结合活性炭吸附可达到快速处理受污染原水,缓解水污染造成的水危机恐慌;在污水处理方面,由于混凝池布气设备具有气体搅拌、承托及微生物供氧的功能,粉末活性炭能够发挥吸附与生物富集的双重作用,可提高重金属及氨氮的去除率,结合重介质活性炭絮凝沉淀,提高总磷去除率,保证出水达标。

  (2)管道进水端设置一管道混合器,且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及絮凝剂投加设备投加位置均在管道混合器前端,将粉末活性炭浆液和絮凝剂充分混合,提高工作效率。

  (3)重介质混合反应池底部连接一助凝剂投加设备,将助凝剂按合适剂量加入重介质混合反应池,提高和改善絮凝效果。

  (4)混凝池布气设备与一气浮机连接构成布气设备,满足混凝池微生物的氧气需求及提供混凝池搅拌助力。

  (5)气浮释放设备与一气浮机连接构成气浮设备,可减缓重介质在混凝池的沉降速度,大大提高重介质成为絮凝核的概率,提高絮凝反应效率,为后续沉降工序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气浮释放兼有搅拌功能,可间接减小机械搅拌耗能。

  (6)重介质混合反应池上端连接一重介质自动投加装置,重介质主要采用密度大于2.5g/cm3的重介质粉作为絮凝过程中絮体的凝结核,可大大促进沉淀过程的完成,加速絮凝与沉淀过程,使上向流流速最高可达40m/h以上,同时自动投加装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方便。

  (7)气浮设备包括散气气浮、溶气气浮,能够有效去除各种絮凝物,同时气浮气泡尺寸不小于30μm,使其能够承托重介质,减缓沉降速度,增加絮体反应时间;同时,气泡尺寸大于30μm,易于破碎,减少后续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