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

发布时间:2018-4-7 11:26:23

  申请日2015.10.06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F16K11/074; F16K4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主要在相互配合的导流套外圆与阀体芯腔,以及控制杆外圆与导流套中孔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通过在阀体芯腔上端连有螺套挤压导流套将控制杆下端的阀芯可转动地与阀座的端面对合密封相接;控制杆下端沉孔上连有贯穿导流套的第一流道孔与阀体的再生水孔相通;在相对第一流道孔的导流套外圆或阀体芯腔内孔上设有第一环形注水凹槽;在位于控制杆外圆与导流套中孔连通第一流道孔的相接处设有第二环形注水凹槽。工作中转动控制杆带动其下端的阀芯相对阀座端面的多个水孔转位密封严密,灵便快捷,消除了“串水”或“卡紧”现象,提高了水处理的出水质量。阀体结构紧凑,体积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包括阀体芯腔设有的阀座,以及在该阀座的端面对合连有通过控制杆的下端连接的阀芯,还包括阀体上连有的待处理水孔、净水孔、排水孔、再生水孔、上布水孔和下布水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芯腔置有导流套,该导流套的外圆环套连有密封圈与所述阀体芯腔密封相接;所述控制杆的外圆环套连有密封圈密封连于导流套的中孔内;阀体芯腔上端连有的螺套通过挤压导流套将控制杆下端的阀芯可转动地与阀座的端面对合密封相接;控制杆下端设有的沉孔上连有贯穿导流套的第一流道孔与阀体的再生水孔相通;在相对所述第一流道孔的导流套外圆或阀体芯腔内孔上设有第一环形注水凹槽;在位于控制杆外圆与导流套中孔连通第一流道孔的相接处设有第二环形注水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下端面间隔设有径向进水盲孔和导流盲孔,在相对所述径向进水盲孔和导流盲孔之间的阀芯上端面设有中心扇形盲孔;在该中心扇形盲孔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阀芯上端面的通孔和其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导流盲孔,根据不同的工位,依次转位与阀座端面间隔设有的引射水孔、排水孔、净水孔、上布水孔和下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体芯腔各自设有的流道孔与阀体的再生水孔、排水孔、净水孔、上布水孔和下布水孔连通;所述引射水孔通过阀座下方的第二流道孔经阀体边侧纵向流道孔内的射流器与再生水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正常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与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连通;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和净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和净水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当进行反洗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连通;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和排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和排水孔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当进行吸盐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与阀座端面的引射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的第二流道孔经阀体边侧纵向流道孔内的射流器与再生水孔连通;阀芯上端面的中心扇形盲孔内的通孔与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连通;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注水加慢洗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同时与阀座端面的引射水孔和上布水孔对应重合,其中,所述引射水孔通过阀座下方的第二流道孔经阀体边侧纵向流道孔内的射流器与再生水孔连通;所述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通过阀座下方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连通;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和该下布水孔两侧间隔的排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连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正洗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与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连通;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连通。

  说明书

  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水处理阀,包括阀体芯腔设有的阀座,在该阀座的端面对合连有通过控制杆的下端连接的阀芯,以及在阀体芯腔上端通过连有固定端盖直接将控制杆下端的阀芯可转动地与阀座端面对合压紧密封连接。存在不足:一是由于上述部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尺寸和位置误差,工作中通过固定端盖直接将控制杆下端的阀芯与阀座端面压紧密封连接的松紧度调整很困难。当固定端盖压紧密封连接的松紧度过紧时,所述控制杆下端的阀芯相对阀座端面的水孔在进行不同工位的转位时,易出现转动“卡紧”不灵便的现象。如当固定端盖压紧密封连接的松紧度过松时,所述控制杆下端的阀芯相对阀座端面的水孔转位密封连接不严密,易出现阀座端面多个水孔之间的“串水”现象,明显降低了水处理的出水质量。二是水处理阀在进行吸盐或注水工位时,因阀体内设有射盐或注水的流道孔连通位置受到局限,导致水处理阀的结构复杂、体积增大,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旨在提高水处理的出水质量和降低水处理阀的生产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带有组合密封装置的水处理阀,包括阀体芯腔设有的阀座,以及在该阀座的端面对合连有通过控制杆的下端连接的阀芯,还包括阀体上连有的待处理水孔、净水孔、排水孔、再生水孔、上布水孔和下布水孔;它是在所述阀体芯腔置有导流套,该导流套的外圆环套连有密封圈与所述阀体芯腔密封相接;所述控制杆的外圆环套连有密封圈密封连于导流套的中孔内;阀体芯腔上端连有的螺套通过挤压导流套将控制杆下端的阀芯可转动地与阀座的端面对合密封相接;控制杆下端设有的沉孔上连有贯穿导流套的第一流道孔与阀体的再生水孔相通;在相对所述第一流道孔的导流套外圆或阀体芯腔内孔上设有第一环形注水凹槽;在位于控制杆外圆与导流套中孔连通第一流道孔的相接处设有第二环形注水凹槽。

  优选地,在所述阀芯下端面间隔设有径向进水盲孔和导流盲孔,在相对所述径向进水盲孔和导流盲孔之间的阀芯上端面设有中心扇形盲孔;在该中心扇形盲孔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阀芯上端面的通孔和其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导流盲孔,依次转位与阀座端面间隔设有的引射水孔、排水孔、净水孔、上布水孔和下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体芯腔各自设有的流道孔与阀体的再生水孔、排水孔、净水孔、上布水孔和下布水孔连通;所述引射水孔通过阀座下方的第二流道孔经阀体边侧纵向流道孔内的射流器与再生水孔连通。

  优选地,当进行正常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与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连通;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和净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和净水孔连通。

  优选地,当进行反洗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连通;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和排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和排水孔连通。

  优选地,当进行吸盐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与阀座端面的引射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的第二流道孔经阀体边侧纵向流道孔内的射流器与再生水孔连通;阀芯上端面的中心扇形盲孔内的通孔与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连通;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连通。

  优选地,当进行注水加慢洗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同时与阀座端面的引射水孔和上布水孔对应重合,其中,所述引射水孔通过阀座下方的第二流道孔经阀体边侧纵向流道孔内的射流器与再生水孔连通;所述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通过阀座下方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连通;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和该下布水孔两侧间隔的排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连通。

  优选地,当进行正洗工位时,所述阀芯下端面的径向进水盲孔转位与阀座端面的上布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上布水孔连通;阀芯下端面的导流盲孔同时还与阀座端面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对应重合,并通过阀座下方各自的流道孔与阀体的下布水孔和排水孔连通。

  本发明采取上述组合密封装置的结构,通过在相互配合的导流套外圆与阀体芯腔,以及控制杆外圆与导流套中孔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工作中,根据所述阀芯相对阀座端面对合密封连接的松紧度,方便地调整螺套挤压导流套将控制杆下端的阀芯可转动地与阀座端面对合压紧密封相接,实现了转动控制杆带动其下端的阀芯相对阀座端面的多个水孔在进行不同工位的转位密封严密,灵便快捷,消除了现有技术的“串水”或“卡紧”现象,有效地提高了水处理的出水质量。通过在控制杆下端的沉孔上连有贯穿导流套的第一流道孔与阀体的再生水孔相通,实现了阀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明显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