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4-4 16:25:47

  申请日2015.10.27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10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由污水暂储池、污水提升管、生化反应池、清水排放管、反冲洗输送管、储水池、污水溢出管和构造架组成;污水提升管将污水从污水暂储池输送至生化反应池前方上部,污水在生化反应池内从上往下流动,最终从位于生化反应池底部左侧的清水排放管排到储水池中,系统运行一小时后关闭污水提升管和清水排放管,此时反冲洗输送管将清水从储水池输送至生化反应池底部,清水从生化反应池底部慢慢上升,最终沿生化反应池上方的污水溢出管排出,十分钟后将反冲洗输送管和污水溢出管关闭,重新打开污水提升管和清水排放管,如此循环运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适合各类印染行业污水沉降处理。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暂储池(1)、污水提升管(2)、生化反应池(3)、清水排放管(4)、反冲洗输送管(5)、储水池(6)、污水溢出管(7)、构造架(8)、分水道(9);其特征在于,位于构造架(8)底部的污水暂储池(1)和储水池(6);位于构造架(8)上方的生化反应池(3);在生化反应池(3)前方上部设有分水道(9);污水暂储池(1)通过污水提升管(2)与分水道(9)相连;生化反应池(3)的左下方设有清水排放管(4),其下部设有储水池(6);储水池(6)与污水暂储池(1)相邻排列,储水池(6)与生化反应池(3)通过反冲洗输送管(5)连通;位于分水道(9)的底部设有污水溢出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道(9)包括溢流堰(9-1),溢流水道(9-2);溢流堰(9-1)的高程小于分水道(9)的高程,二者相差2cm-10cm;溢流水道(9-2)与污水提升管(2)侧面连接,溢流水道(9-2)与污水溢出管(7)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池(3)包括:汇水导流板(3-1)、阻尼板(3-2)、导水分配板(3-3)和污泥汇集槽(3-4);汇水导流板(3-1)位于生化反应池(3)池体上部,汇水导流板(3-1)前后板壁与生化反应池(3)前后池壁无缝焊接,汇水导流板(3-1)底部槽壁平行于生化反应池(3)底部,所述汇水导流板(3-1)为弧形钢板组成,二片弧形钢板左右对称,且弧形钢板的顶端向外侧两边延展呈飞翼状,二片弧形钢板的底端与水平钢板固定焊接,弧形钢板的弧度为60°-90°,弧形钢板的圆弧半径在50cm-100cm之间;汇水导流板(3-1)的数量大于六个,多个汇水导流板(3-1)水平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3-2)位于汇水导流板(3-1)下方,阻尼板(3-2)前后侧面与生化反应池(3)前后池壁无缝焊接,阻尼板(3-2)为上下多层结构,阻尼板(3-2)的层数大于二层,上层阻尼板(3-2)的数量大于六个,下层阻尼板(3-2)的数量比上层阻尼板(3-2)的数量少一个,上层阻尼板(3-2)的数量与汇水导流板(3-1)数量相同;上下二层阻尼板(3-2)错位排列,且上层阻尼板(3-2)与汇水导流板(3-1)对称排列,上下二层阻尼板(3-2)设有一定距离,上下二层阻尼板(3-2)相距5cm-10cm,汇水导流板(3-1)底部与上层阻尼板(3-2)距离为20cm-4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分配板(3-3)位于阻尼板(3-2)的下部,导水分配板(3-3)整板设计、水平布置,导水分配板(3-3)四边与生化反应池(3)四壁垂直且无缝焊接,导水分配板(3-3)上有平行布置的上下贯通的槽体,槽体的数量不少于40个;导水分配板(3-3)与上部的阻尼板(3-2)设有一定距离,二者相距60cm-260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汇集槽(3-4)位于导水分配板(3-3)的下部,污泥汇集槽(3-4)前后槽壁为二块倾斜板构成,二块斜板与水平面夹角15°-55°;污泥汇集槽(3-4)与生化反应池(3)无缝焊接,污泥汇集槽(3-4)中部设有集水通道,集水通道的宽度在40cm-90cm之间。

  说明书

  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净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前水污染的状况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标准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相应印染行业的污水排放标准也随之不断的提高。为了实现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印染厂要采用相应的水厂改造技术来对污水进行更好的处理。达到污水排放标准,保障环境安全。

  印染厂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改造可以更好的保障污水处理的质量,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其经济的收益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印染厂污水处理发展面临三个最突出的问题:1)资金严重不足;2)污水水质COD浓度加剧;3)污水处理工艺落后,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

  包括污水暂储池1、污水提升管2、生化反应池3、清水排放管4、反冲洗输送管5、储水池6、污水溢出管7、构造架8、分水道9;其特征在于,位于构造架8底部的污水暂储池1和储水池6;位于构造架8上方的生化反应池3;在生化反应池3前方上部设有分水道9;污水暂储池1通过污水提升管2与分水道9相连;生化反应池3的左下方设有清水排放管4,其下部设有储水池6;储水池6与污水暂储池1相邻排列,储水池6与生化反应池3通过反冲洗输送管5连通;位于分水道9的底部设有污水溢出管7。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道9包括溢流堰9-1,溢流水道9-2;溢流堰9-1的高程小于分水道9的高程,二者相差2cm-10cm;溢流水道9-2与污水提升管2侧面连接,溢流水道9-2与污水溢出管7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生化反应池3包括:汇水导流板3-1、阻尼板3-2、导水分配板3-3和污泥汇集槽3-4;汇水导流板3-1位于生化反应池3池体上部,汇水导流板3-1前后板壁与生化反应池3前后池壁无缝焊接,汇水导流板3-1底部槽壁平行于生化反应池3底部,所述汇水导流板3-1为弧形钢板组成,二片弧形钢板左右对称,且弧形钢板的顶端向外侧两边延展呈飞翼状,二片弧形钢板的底端与水平钢板固定焊接,弧形钢板的弧度为60°-90°,弧形钢板的圆弧半径在50cm-100cm之间;汇水导流板3-1的数量大于六个,多个汇水导流板3-1水平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且阻尼板3-2位于汇水导流板3-1下方,阻尼板3-2前后侧面与生化反应池3前后池壁无缝焊接,阻尼板3-2为上下多层结构,阻尼板3-2的层数大于二层,上层阻尼板3-2的数量大于六个,下层阻尼板3-2的数量比上层阻尼板3-2的数量少一个,上层阻尼板3-2的数量与汇水导流板3-1数量相同;上下二层阻尼板3-2错位排列,且上层阻尼板3-2与汇水导流板3-1对称排列,上下二层阻尼板3-2设有一定距离,上下二层阻尼板3-2相距5cm-10cm,汇水导流板3-1底部与上层阻尼板3-2距离为20cm-40cm。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分配板3-3位于阻尼板3-2的下部,导水分配板3-3整板设计、水平布置,导水分配板3-3四边与生化反应池3四壁垂直且无缝焊接,导水分配板3-3上有平行布置的上下贯通的槽体,槽体的数量不少于40个;导水分配板3-3与上部的阻尼板3-2设有一定距离,二者相距60cm-260cm。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汇集槽3-4位于导水分配板3-3的下部,污泥汇集槽3-4前后槽壁为二块倾斜板构成,二块斜板与水平面夹角15°-55°;污泥汇集槽3-4与生化反应池3无缝焊接,污泥汇集槽3-4中部设有集水通道,集水通道的宽度在40cm-90cm之间。

  工作本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其优点在于:

  (1)该装置采用汇水导流板设计,可使污水均匀分布到生化反应池中。

  (2)该装置采用分水道设计,在其内部设有溢流堰,其起到均匀分配污水,并将污水缓慢流入生化反应池中,减少不稳定流量对生化反应池的冲击。

  (3)该装置阻尼板设计新颖,多层阻尼板可有效防止水流对下层设备的冲刷,同时由于阻尼板的多层设计将附着大量活性污泥,有利于污水中有机质的分解。

  (4)该装置采用污泥汇集槽设计,有利于水处理后污泥的沉降、汇集,使设备运行稳定,大幅度提高了处理效率。

  (5)该装置构造科学结构合理,采用工艺先进,净水与污泥分离效果好,处理效率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阻尼型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适合各类沉降装置处理后水的再处理的需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