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09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废水初滤池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废水缓冲池相连通,废水缓冲池的出口端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入料泵的进口端相连通,入料泵的出口端通过依次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入料孔相连通;处理药剂液罐的出口端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入液泵的进口端相连通,入液泵的出口端通过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和阀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溶液入孔相连通;滤液排放池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出液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工艺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少,更便于自动化控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废水初滤池、废水缓冲池、压滤机、处理药剂液罐、滤液排放池、入料泵、入液泵、阀门、压力表、入料孔、溶液入孔、出液孔;所述废水初滤池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废水缓冲池相连通,所述废水缓冲池的出口端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入料泵的进口端相连通,入料泵的出口端通过依次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入料孔相连通;所述处理药剂液罐的出口端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入液泵的进口端相连通,入液泵的出口端通过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和阀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溶液入孔相连通;所述滤液排放池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出液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为低压反应型压滤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泵为耐碱型入液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药剂液罐盛装的氢氧化物、硫化物,至少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孔、溶液入孔和出液孔均设置在压滤机的同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孔、溶液入孔和出液孔分别设置在压滤机端部的中心位置、上缘位置和下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孔为一个,溶液入孔为一个,出液孔为两个。
说明书
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重金属废水、废液由于其具有难降解、波及范围广、生物毒性大等特点而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其成分复杂,主要来自于电子业、化工业及采矿冶炼业等。目前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生物法;其中吸附法适用范围不广、仅对一定浓度废水处理较好,吸附容量有限、吸附剂不易再生等缺点;生物法是利用特定功能性生物的酶的催化转化、络合、絮凝等作用,对废水中的重金属靶向富集、络合等,从而去除水中重金属,生物法有选择性较强,处理量有限,处理效率低、微生物驯化不易等缺点;化学沉淀法包括氢氧沉淀法、硫化沉淀法、铁氧体沉淀法,该法具有技术成熟、投资少、处理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其亦存在一些不足,如沉淀速度较慢,对水中pH条件较为苛刻,且需经多次絮凝沉淀再经固液分离脱水从而导致处理工序较为复杂。
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475548.1,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发明利用优选石英砂的裹挟作用加速重金属硫化物沉淀速度,提升废水中重金属沉淀效率,但该沉淀工序依旧需在沉淀池中进行,并未简化整个处理工艺;又如中国专利CN201420702410.6,公开了一种针对铅蓄电池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该实用新型采用在斜板高效沉淀器中进行重金属沉淀处理,而斜板沉淀器的出口与压滤机相连,因此沉淀和压滤仍为两个独立操作工序;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159381U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混凝沉淀处理系统,废水先后通过絮凝、沉淀再脱水,其沉淀池内布置斜管,仍属于多个独立工序;中国专利CN201240910Y、ZL93227759.4、CN86202531U均公开了一些利于提高重金属沉淀效率的装置,但后续均另需结合独立的脱水设备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工艺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少,更便于自动化控制的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
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包括管道、废水初滤池、废水缓冲池、压滤机、处理药剂液罐、滤液排放池、入料泵、入液泵、阀门、压力表、入料孔、溶液入孔、出液孔;所述废水初滤池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废水缓冲池相 连通,所述废水缓冲池的出口端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入料泵的进口端相连通,入料泵的出口端通过依次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入料孔相连通;所述处理药剂液罐的出口端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入液泵的进口端相连通,入液泵的出口端通过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和阀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溶液入孔相连通;所述滤液排放池通过设置有阀门的管道与压滤机上的出液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压滤机为低压反应型压滤机。
进一步的,所述入液泵为耐碱型入液泵。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药剂液罐盛装的氢氧化物、硫化物,至少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入料孔、溶液入孔和出液孔均设置在压滤机的同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入料孔、溶液入孔和出液孔分别设置在压滤机端部的中心位置、上缘位置和下缘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入料孔为一个,溶液入孔为一个,出液孔为两个。
利用上述一种高效压滤沉淀处理重金属废水系统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重金属废水经废水初滤池过滤去除大颗粒杂物排入废水缓冲池,关闭缓冲池出料端管道上的阀门;
2)当废水缓冲池中废水量达至一定量时,开启入料泵出口端和进口端管道上的阀门,同时关闭压滤机的溶液入孔的阀门,及两个出液孔的阀门;
3)当压滤机废水入料量达一定时或者入料达一定时间时,关闭入料泵出口端和进口端管道上的阀门,开启处理药剂液罐出口端管道上的阀门和入液泵管道上的阀门;
4)打入处理药剂溶液一定量或一定时间后,关闭处理药剂液罐出口端管道上的阀门和入液泵管道上的阀门,使滤腔中处理药剂和废水中重金属进行充分沉淀反应;
5)一定时间后,开启滤液排放池的进料端管道上的阀门,进行压滤过滤,将重金属沉淀拦截在滤布上,出水则进入滤液排放池,收集滤布上的重金属沉淀,进一步进行资源化或填埋处理。
6)工作完毕后,各系统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流程简化,本实用新型滤机将一次沉淀或多次沉淀工序和压滤固液分离工序功能集成,实现一机多能,各工序在压滤机中实现一体化操作,避免需 一次或多次在沉淀池中的沉淀反应,无需如现有技术一样需独立进行一次或多次沉淀后再进行固液分离,因而缩短工艺流程;
2.缩小了整个系统占地面积约30%,且节省建设投资成本约10%;
3.重金属废水和处理药剂液在滤腔中通过一定的压力,混合沉淀反应更为均匀、快速;
4.可针对特定的废水中不同重金属可通过调整处理药剂液成分分梯次针对性输入滤腔以对其进行针对性沉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