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1.10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IPC分类号F04D13/08; F04D7/04; F04D29/42; F04D2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包括用于设置在污水池液面以下的泵体和顶部伸出污水池的提升管,泵体内设置有底部开口的大气腔、套装在大气腔且顶部开口的小气腔,小气腔通过顶部开口与大气腔连通,泵体顶部设置有与大气腔和小气腔连通的进气管,提升管同时套装在大气腔和小气腔中,提升管底部延伸出小气腔设置上有吸水口,提升管位于小气腔内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小气腔的进气孔;本发明通过在泵体内设有一大一小两个气腔,两气腔中一个气腔正置,另一个气腔倒置,小气腔置于大气腔内,提升管从两个气腔中间穿过,在提升管靠近小气腔底部处设置进气孔,采用连续进气,间歇形成气泡,增大了吸污能力、提升能力。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包括用于设置在污水池液面以下的泵体和顶部伸出污水池的提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底部开口的大气腔、套装在大气腔且顶部开口的小气腔,所述小气腔通过顶部开口与大气腔连通,所述泵体顶部设置有与大气腔和小气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提升管同时套装在大气腔和小气腔中,所述提升管底部延伸出小气腔设置上有吸水口,所述提升管位于小气腔内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小气腔的进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小气腔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设置为3个,且均布在提升管周向管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的中心线与提升管中心线均不相交,所述进气孔的入口位置低于其出口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孔径为提升管直径的1/8~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气腔直径为大气腔直径的1/2~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口设置为喇叭口且其延伸出泵体底部。
说明书
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项目中,沉淀池的排泥问题是一个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目前沉淀池的排泥装置通常为潜污泵、常规气提装置等;但是由于潜污泵安装在水下,这在安装制造以及维护上带来了诸多不便;特别是当沉淀池为斜管沉淀器时,由于斜管沉淀器需布满池面,故当潜泵需要检修维护时,需先将斜管沉淀器取出,施工难度大;而采用常规气提装置时,由于其结构特点导致了常规气提装置出水不稳定,提升力小,吸污能力不足以及当淹没率低于80%时无法工作等缺陷;这极大地限制了沉淀池的排泥情况以及使用效果,导致了污水处理项目中沉淀池污泥上浮,排泥不便,使出水不能达到预定效果;严重影响了沉淀池的排泥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该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通过在泵体内设有一大一小两个气腔,两气腔中一个气腔正置,另一个气腔倒置,小气腔置于大气腔内,提升管从两个气腔中间穿过,在提升管靠近小气腔底部处设置进气孔,采用连续进气,间歇形成气泡,增大了吸污能力、提升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包括用于设置在污水池液面以下的泵体和顶部伸出污水池的提升管,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底部开口的大气腔、套装在大气腔且顶部开口的小气腔,所述小气腔通过顶部开口与大气腔连通,所述泵体顶部设置有与大气腔和小气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提升管同时套装在大气腔和小气腔中,所述提升管底部延伸出小气腔设置上有吸水口,所述提升管位于小气腔内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小气腔的进气孔。
进一步,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小气腔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进气孔设置为3个,且均布在提升管周向管壁上。
进一步,所述进气孔的中心线与提升管中心线均不相交,所述进气孔的入口位置低于其出口位置。
进一步,所述进气孔孔径为提升管直径的1/8~1/4。
进一步,所述小气腔直径为大气腔直径的1/2~1/3。
进一步,所述吸水口设置为喇叭口且其延伸出泵体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无电式脉冲污水提升泵通过在泵体内设有一大一小两个气腔,两气腔是由一端敞开一端封闭的筒状物组成,一个正置,一个倒置,小气腔置于大气腔内,提升管从两个气腔中间穿过,在提升管靠近小气腔的底部处设置进气孔,采用连续进气,间歇形成气泡,增大了吸污能力、提升能力且能在小气流量,淹没率小于80%下工作,其工作极限为25%增加了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