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0.12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包括沉淀箱和外层隔离箱;沉淀箱设于外层隔离箱内,沉淀箱和外层隔离箱之间设有配水室;沉淀箱包括锥形的配水部、悬浮污泥层和沉淀区;配水部的底部设有孔洞,配水部内设有配水导流板;悬浮污泥层位于配水部的上方,沉淀区位于悬浮污泥层的上方,沉淀区设有斜管。外层隔离箱的底部设有锥形的收集部,收集部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浓度控制板;外层隔离箱的顶部的近端处的外壁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连通配水室。为了解决常规工艺中降解污水中BOD、COD运行方式的不足,本发明将泥水分离同步在好氧池中进行,从而达到污泥回流及提高污泥浓度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箱和外层隔离箱;所述沉淀箱设于所述外层隔离箱内,所述沉淀箱和所述外层隔离箱之间设有配水室;
所述沉淀箱包括锥形的配水部、悬浮污泥层和沉淀区;
所述配水部的底部设有孔洞,所述配水部内设有配水导流板;
所述悬浮污泥层位于所述配水部的上方,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悬浮污泥层的上方,所述沉淀区设有斜管。
所述外层隔离箱的底部设有锥形的收集部,所述收集部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浓度控制板;
所述外层隔离箱的顶部的近端处的外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配水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孔集水槽,其设于所述沉淀箱内;
所述穿孔集水槽位于所述沉淀区的上方;
所述穿孔集水槽的两侧等间距地设有多个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其一端连通于所述穿孔集水槽,其另一端连通于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其设于所述外层隔离箱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导流板包括上配水导流板和下配水导流板,所述配水导流板和下配水导流板均为椎体。
说明书
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
背景技术
污水中BOD、COD主要通过好氧池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氧化去除,曝气后的污水进入后续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再将沉淀污泥回流到好氧池,保证生化处理阶段污泥的物料平衡。这种运行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污水曝气和泥水分离是在两座构筑物中分开完成,需要设置污泥回流泵提升才能维持污泥平衡。
回流污泥泵高速旋转的叶片对沉淀后的污泥絮体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降低了污泥的活性,不利于污水中BOD、COD的降解。
好氧池中的污泥浓度不能进一步提高,导致污泥负荷较低,污泥龄较长,好氧池有效容积较大,好氧池占地面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为了解决常规工艺中降解污水中BOD、COD运行方式的不足,本发明将泥水分离同步在好氧池中进行,从而达到污泥回流及提高污泥浓度的目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包括沉淀箱和外层隔离箱;所述沉淀箱设于所述外层隔离箱内,所述沉淀箱和所述外层隔离箱之间设有配水室;
所述沉淀箱包括锥形的配水部、悬浮污泥层和沉淀区;
所述配水部的底部设有孔洞,所述配水部内设有配水导流板;
所述悬浮污泥层位于所述配水部的上方,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悬浮污泥层的上方,所述沉淀区设有斜管。
所述外层隔离箱的底部设有锥形的收集部,所述收集部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浓度控制板;
所述外层隔离箱的顶部的近端处的外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配水室。
进一步,还包括穿孔集水槽,其设于所述沉淀箱内;
所述穿孔集水槽位于所述沉淀区的上方;
所述穿孔集水槽的两侧等间距地设有多个穿孔。
进一步,还包括出水管,其一端连通于所述穿孔集水槽,其另一端连通于外部。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架,其设于所述外层隔离箱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配水导流板包括上配水导流板和下配水导流板,所述配水导流板和下配水导流板均为椎体。
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好氧生物池的污泥浓度,缩短了好氧生物池有效容积及污水停留时间,减少了好氧生物池占地面积。
避免了污泥回流泵对活性污泥絮体的破坏,增加了污泥活性。
通过水体在所述沉淀箱1中自下而上的流动,增加了污水与悬浮污泥层12的接触,强化了悬浮污泥层12及沉淀区的截留作用,提高了污水沉淀的固体负荷及水力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