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发布时间:2018-4-1 10:38:08

  申请日2015.10.30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IPC分类号C02F3/00; C02F3/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包括一体化处理罐,其内设有环向设置的分区导流板,并分隔为生化区和沉淀区,生化区位于分区导流板围成的区域内,沉淀区位于分区导流板和一体化处理罐罐壁围成的区域内,分区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的罐壁倾斜并与所述罐壁连接,分区导流板内的周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连通的污泥重力回流管,分区导流板外的上部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外周设有低于所述进水槽槽口的出水堰槽,生化区的底部设有排水泵,排水泵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进水槽中。本发明方便结构布置和运行管理,以提高出水效果,减少占地和投资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处理罐,所述一体化处理罐内设有环向设置的分区导流板,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由所述分区导流板分隔为生化区和沉淀区,所述生化区位于所述分区导流板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分区导流板和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罐壁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分区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的罐壁倾斜并与所述罐壁连接,所述分区导流板内的周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连通的污泥重力回流管,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倾斜朝向所述生化区的上方延伸,所述分区导流板外的上部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外周设有低于所述进水槽槽口的出水堰槽,所述进水槽的槽底设有通向所述沉淀区的进水下落管,所述出水堰槽的底部设有通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外的出水管,所述生化区的底部设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进水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区导流板呈外凸的弧形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下落管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进水槽的槽底周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入一体化处理罐内的污水进水管和设于所述污水进水管的出水端的预处理网袋,所述预处理网袋包括内外两层,内层网袋为疏网孔网袋,外层网袋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外层网袋的上部分为细网孔网袋,下部分为密网孔网袋,所述预处理网袋悬挂于所述生化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用于根据生化区的水位信号调整所述排水泵的启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和多个曝气头,多个所述曝气头设于所述生化区的池底,多个所述曝气头分别与鼓风机相连,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电气控制柜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区设有最高水位标记和最低水位标记,所述生化区内的水位保持在所述最高水位标记和最低水位标记之间,所述沉淀区的水位高于所述生化区的水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的上端管口位于所述生化区的最高水位标记以上,且略低于所述沉淀区的水位,以形成压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的下端管口的直径大于上端管口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的上端管口处加装有控制污泥排出量的流量调节装置。

  说明书

  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装置目前有较多类型,但多数仍沿用传统工艺的布置形式,曝气、沉淀功能分区设置,回流采用泵排回流,使操作比较繁琐,也使结构布置不够紧凑,而且导致有些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如沉淀池一般为单独一格,进出水堰槽的长度受局限而较短,造成单位堰宽出水量较大,影响出水效果。另外,一般一体化处理装置受到体积限制,无法在装置本身内部设置调节池,使装置不具有流量调节功能,所以一般此类装置都将预处理和水量调节功能排除在一体化装置之外,在现场另外建设,由此造成投资和占地都有所增加,且管理应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污水生化处理一体化,方便结构布置和运行管理,以提高出水效果,减少占地和投资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包括一体化处理罐,所述一体化处理罐内设有环向设置的分区导流板,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由所述分区导流板分隔为生化区和沉淀区,所述生化区位于所述分区导流板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分区导流板和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罐壁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分区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的罐壁倾斜并与所述罐壁连接,所述分区导流板内的周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连通的污泥重力回流管,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倾斜朝向所述生化区的上方延伸,所述分区导流板外的上部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外周设有低于所述进水槽槽口的出水堰槽,所述进水槽的槽底设有通向所述沉淀区的进水下落管,所述出水堰槽的底部设有通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外的出水管,所述生化区的底部设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进水槽中。

  其中,分区导流板呈外凸的弧形面板。

  其中,所述进水下落管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进水槽的槽底周向。

  其中,还包括通入一体化处理罐内的污水进水管和设于所述污水进水管的出水端的预处理网袋,所述预处理网袋包括内外两层,内层网袋为疏网孔网袋,外层网袋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外层网袋的上部分为细网孔网袋,下部分为密网孔网袋,所述预处理网袋悬挂于所述生化区内。

  其中,还包括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用于根据生化区的水位信号调整所述排水泵的启停。

  其中,还包括鼓风机和多个曝气头,多个所述曝气头设于所述生化区的池底,多个所述曝气头分别与鼓风机相连,所述鼓风机与所述电气控制柜相连。

  其中,所述生化区设有最高水位标记和最低水位标记,所述生化区内的水位保持在所述最高水位标记和最低水位标记之间,所述沉淀区的水位高于所述生化区的水位。

  其中,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的上端管口位于所述生化区的最高水位标记以上,且略低于所述沉淀区的水位,以形成压差。

  其中,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的下端管口的直径大于上端管口的直径。

  其中,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的上端管口处加装有控制污泥排出量的流量调节装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重力自回流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包括一体化处理罐,所述一体化处理罐内设有环向设置的分区导流板,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由所述分区导流板分隔为生化区和沉淀区,所述生化区位于所述分区导流板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分区导流板和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罐壁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分区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的罐壁倾斜并与所述罐壁连接,沉淀区在生化区外围设置,使沉淀区有相对较长的进出水堰槽,使出水效果稳定;所述分区导流板内的周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连通的污泥重力回流管,所述污泥重力回流管倾斜朝向所述生化区的上方延伸,采用污泥重力自回流方式,从而不必在沉淀区装设排泥泵,便于一体化设备的设计,也方便运行维护管理;所述分区导流板外的上部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外周设有低于所述进水槽槽口的出水堰槽,所述进水槽的槽底设有通向所述沉淀区的进水下落管,所述出水堰槽的底部设有通向所述一体化处理罐外的出水管,将周进周出二沉池的运行方式应用到一体化小流量污水处理罐体中,使沉淀区的沉淀效果更好;所述生化区的底部设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进水槽中,采用泵排水的方式使生化区具有水量调节的功能,从而不必另外设置调节池,节约了大量投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