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16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其将污泥的厌氧消化分为固相和液相两个反应池,在固相反应池中,主要进行水解反应,在液相反应池中,主要进行产气反应,并利用产气池出水对水解池内的水解产物进行淘洗,淘洗出的水解产物进入产气池,形成循环。这样做的结果是,污泥的固液两相皆处于最优反应条件下,同时,由于固相(污泥颗粒)被反复水解,因此,本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由进泥池、水解池、产气池、调节池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解:将污泥从进泥池泵入水解池中进行水解反应;
步骤二,淘洗:使产气池的出水进入水解池,把水解池中的上层液体顶出;
步骤三,调节:被顶出的液体进入调节池;
步骤四,产气:将调节池内的液体泵入产气池,进行发酵产沼气并去除水解产物;
步骤五,重复: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五,对污泥进行反复淘洗;直到设定的反应时间止;
步骤六,排泥:从水解池下部排出部分污泥,排泥的体积与将要加入的新泥体积相等;
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七。
2.一种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由进泥池、两个以上水解池、产气池和调节池组成,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水解池顶部有进泥管、上部有出水口、下部有进水口、底部有排泥口;全部所述水解池的进泥管皆与进泥池连接;全部所述水解池进水口皆与产气池出水口连接;全部所述水解池出水口皆与调节池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池出水口与所述产气池进水口连接。
3.一种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由进泥池、两个以上水解池、产气池和调节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部水解池顶部有进泥管、上部有出水口、下部有进水口、底部有排泥口;所述第一个水解池的进泥管与所述进泥池连接;所述第一个水解池的排泥口与所述第二个水解池进泥管连接,所述第二个水解池的排泥口与所述第三个水解池进泥管连接,以此类推;全部所述水解池进水口皆与所述产气池出水口连接;全部所述水解池出水口皆与所述调节池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池出水口与所述产气池进水口连接。
说明书
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消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污泥产量非常巨大,污泥处置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难题。虽然污泥处置的工艺路线有很多,但都存在着成本高、二次污染大等缺陷。根据污泥处置的三原则: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量化是首先要进行的一个环节,而污泥消化是一种有效的减量化手段。
污泥消化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削减30~40%,之所以这个技术在污泥处置中应用的不多,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削减率还不够,二是消化后的污泥脱水困难以致最终的处置成本并没降低多少。如果对污泥消化工艺进行改进,使其有机物的削减率有较大的提高(比如提高到70~80%),则会带来非常有益的效果:一是,更多的削减了污泥的总量,二是,由于有机物的大量去除,污泥的无机化程度会大大提高,而污泥无机化程度的提高,则会使污泥的脱水性能大大提高。这样,污泥的最终处置成本会大幅下降。
本着上述目的,根据一号模型,本专利设置了固相和液相两个反应池,在固相反应池中,主要使污泥颗粒进行水解反应,在液相反应池中,主要用水解产物进行产气反应,并利用产气池出水对水解池内的水解产物进行淘洗,淘洗出的水解产物进入产气池,形成循环。这样,不仅使污泥的固液两相皆处于最优反应条件下,而且,由于污泥颗粒被反复水解,从而很好的实现了提高污泥削减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由进泥池、水解池、产气池和调节池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解:将污泥从进泥池泵入水解池中进行水解反应;
步骤二,淘洗:使产气池的出水进入水解池,把水解池中的上层液体顶出;
步骤三,调节:被顶出的液体进入调节池;
步骤四,产气:将调节池内的液体泵入产气池,进行发酵产沼气并去除水解产物;
步骤五,重复: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五,对污泥进行反复淘洗;直到设定的反应时间止;
步骤六,排泥:从水解池下部排出部分污泥,排泥的体积与将要加入的新泥体积相等;
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七;
作为优选,一种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由进泥池、两个以上水解池、产气池和调节池组成,其特征在于:
全部所述水解池顶部有进泥管、上部有出水口、下部有进水口、底部有排泥口;全部所述水解池的进泥管皆与进泥池连接;全部所述水解池进水口皆与产气池出水口连接;全部所述水解池出水口皆与调节池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池出水口与所述产气池进水口连接;
作为优选,一种连续淘洗式污泥消化系统,由进泥池、两个以上水解池、产气池和调节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部水解池顶部有进泥管、上部有出水口、下部有进水口、底部有排泥口;所述第一个水解池的进泥管与所述进泥池连接;所述第一个水解池的排泥口与所述第二个水解池进泥管连接,所述第二个水解池的排泥口与所述第三个水解池进泥管连接,以此类推;全部所述水解池进水口皆与所述产气池出水口连接;全部所述水解池出水口皆与所述调节池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池出水口与所述产气池进水口连接。
本专利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将污泥颗粒置于最优的反应环境中,使得污泥的削减率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