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7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IPC分类号E02B8/06; E02B9/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和沟水处理排水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高山峡谷地区支流沟谷沟水处理领域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和沟水处理排水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方便对设施进行检修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包括主排水洞、分流洞和旋流竖井消能结构,还包括高出水口和低出水口,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适可以长时间运行,方便检修的沟水处理排水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判断排水期情况b、若排水期处于汛期则旋流竖井消能结构从低出水口排出,若排水期处于枯水期则分流洞高出水口排出。本申请设置的分流洞出水口满足枯期的沟水引排,避免了旋流竖井消能结构长时间作为唯一的排水通道,减小了工程风险。
权利要求书
1.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排水洞(1)、分流洞(2)和旋流竖井消能结构(3),所述旋流竖井消能结构(3)与主排水洞(1)连通,所述分流洞(2)与主排水洞 (1)连通,并且分流筒与主排水洞(1)的连接口位于旋流竖井消能结构(3)的上游一侧,还包括高出水口(4)和低出水口(5),所述高出水口(4)设置在分流洞(2)的出口处,所述低出水口(5)与旋流竖井消能结构(3)的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筒与主排水洞(1) 的连接口距旋流竖井消能结构(3)与主排水洞(1)连接口处的水平距离(h)范围为20~40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洞(2)为施工支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洞(2)的坡比为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闸室结构,所述闸室结构位于述分流洞(2)的出口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排水洞(1)的底板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隔墙(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6)起于主排水洞(1)入口处,所述中隔墙(6)末端与分流洞(2)靠近主排水洞(1)一侧的边墙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6)的宽度(b) 范围为0.8~1.5m。
9.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进行排水的沟水处理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判断排水期是处于汛期还是枯水期;
b、若排水期处于汛期则排水途径为水流由主排水洞(1)流经旋流竖井消能结构(3)后,从低出水口(5)排出,若排水期处于枯水期则排水途径为水流由主排水洞(1)流经分流洞(2) 后,从高出水口(4)排出。
10.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沟水处理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步骤之前在所述主排水洞(1)的底板中间位置设置中隔墙(6),所述中隔墙(6)起于主排水洞(1)入口处,所述中隔墙(6)末端与分流洞(2)靠近主排水洞(1)一侧的边墙相连接,在a步骤之后,如果处于枯水期则在主排水洞(1)入口处封住中隔墙(6)一侧通道的水流,并对该侧的主排水洞 (1)和旋流竖井消能结构(3)进行检修,然后打通该侧水流并封住中隔墙(6)另一侧通道的水流,并对另一侧的主排水洞(1)和旋流竖井消能结构(3)进行检修。
说明书
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和沟水处理排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和沟水处理排水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高山峡谷地区支流沟谷沟水处理领域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和沟水处理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山峡谷地区建筑水电站工程时,近坝区可利用的施工场地及少,而工程建设中有大量的弃渣需要堆存,还需布置各类施工工厂等临建设施,因此,常利用坝址上游侧的支流沟谷作为弃渣场,需对沟谷进行沟水处理,沟水处理方式多采用挡水坝+排水洞。
目前,工程中遇到排水洞已按满足施工要求的最大纵坡布置,排水洞出水口高程距下游河道高差仍然较大时,为保证出水口安全,常在出水口设置台阶消能设施。但是,采用以上布置方案的排水洞施工难度大,出水口防护工程量大且运行期间需多次修复。另外,排水洞运行将对出水口附近(或下方)的道路和桥梁、临建设施及生产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专利号“ZL201420531983.7的实用新型在大坝上游设置了高低出水口。低出水口满足工程施工期的沟水引排,解决了常规排水洞出水口台阶防护常被冲毁、对出水口附近(或下方) 的道路和桥梁、临建设施及生产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设置高出水口解决了水库蓄水后工程永久期的沟水引排和水能利用要求。但是,实际工程可能遇到排水洞出口在水库下游,且排水洞运行时间较长的情况。此时,若仍采用专利号“ZL201420531983.7的实用新型结构便存在以下不足:
1、旋流竖井消能结构作为排水通道,运行时将长,运行不灵活,一旦发生破坏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影响。
2、山区河流中夹带推移质,旋流竖井消能结构在高流速时会发生冲刷、掺气、空化空蚀等破坏;流量较小时,水流直接跌入消能井,因此,不适应大范围变化的流量,长期排水难免会对结构造成破坏。
3、无法对竖井消能结构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能够适应大范围变化的流量,可以跨越汛期和枯水期长时间运行,并且在长时间运行中可以有效避免排水对结构造成破坏,方便对设施进行检修的沟水处理排水洞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水处理排水洞结构,包括主排水洞、分流洞和旋流竖井消能结构,所述旋流竖井消能结构与主排水洞连通,所述分流洞与主排水洞连通,并且分流筒与主排水洞的连接口位于旋流竖井消能结构的上游一侧,还包括高出水口和低出水口,所述高出水口设置在分流洞的出口处,所述低出水口与旋流竖井消能结构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流筒与主排水洞的连接口距旋流竖井消能结构与主排水洞连接口处的水平距离范围为20~40m。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流洞为施工支洞。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流洞的坡比为0。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闸室结构,所述闸室结构位于述分流洞的出口一端。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主排水洞的底板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隔墙。
进一步的是,所述中隔墙起于主排水洞入口处,所述中隔墙末端与分流洞靠近主排水洞一侧的边墙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中隔墙的宽度范围为0.8~1.5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能够适应大范围变化的流量,可以跨越汛期和枯水期长时间运行,并且在长时间运行中可以有效避免排水对结构造成破坏,方便对设施进行检修的沟水处理排水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判断排水期是处于汛期还是枯水期;
b、若排水期处于汛期则排水途径为水流由主排水洞流经旋流竖井消能结构后,从低出水口排出,若排水期处于枯水期则排水途径为水流由主排水洞流经分流洞后,从高出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是,在a步骤之前在所述主排水洞的底板中间位置设置中隔墙,所述中隔墙起于主排水洞入口处,所述中隔墙末端与分流洞靠近主排水洞一侧的边墙相连接,在a步骤之后,如果处于枯水期则在主排水洞入口处封住中隔墙一侧通道的水流,并对该侧的主排水洞和旋流竖井消能结构进行检修,然后打通该侧水流并封住中隔墙另一侧通道的水流,并对另一侧的主排水洞和旋流竖井消能结构进行检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设置的分流洞出水口满足枯期的沟水引排,避免了旋流竖井消能结构长时间作为唯一的排水通道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小了工程风险;高、低出水口均可根据地质条件进行灵活布置,布置更为灵活;每年都可在枯期进行检修,更为安全可靠;通过闸室的控制,可根据来流量大小调整水流出流位置和方式,可避免枯期来流量较大时对山体下部存在的施工场地、设施、道路等的冲击破坏,使用更为灵活;主排水洞的施工支洞可用于分流洞,节省工程投资,从而达到“一洞多用”的目的,节省了工程投资,且施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