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3-28 11:19:36

  申请日2015.12.15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IPC分类号C02F9/06; C02F103/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所述的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之间设置有连通部,所述的第二处理池内设有倾斜导流部,倾斜导流部位于连通部的上方,第二处理池的侧边设置有与第三处理池连通的溢流部,溢流部位于倾斜导流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处理池,第一处理池便于废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有利于减少药剂的用量,且第一处理池的废水通过连通部进入第二处理池时,流速较慢且不存在水流的搅动,有利于沉淀物的充分沉淀,同时设置的倾斜导流部能够对沉淀物进行一个导向,避免其进入后续的处理池内,使预处理的效果得到保证。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第一处理池设有废水入口和第一加药口,第一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排废口,第三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第三处理池还设置有第二加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之间设置有连通部,所述的第二处理池内设有倾斜导流部,倾斜导流部位于连通部的上方,第二处理池的侧边设置有与第三处理池连通的溢流部,溢流部位于倾斜导流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为一体设置,所述的连通部为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之间的池壁的连接口,所述的溢流部为第二处理池与第三处理池之间池壁的溢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口连接的倾斜导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内均设置有搅拌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处理池内设置有在线离子检测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废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的底部呈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导流部包括连接在第二处理池内壁上的倾斜设置的若干个导向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导流部包括连接在第二处理池内壁上的圆盘,圆盘上开设有若干倾斜的导向孔。

  说明书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燃煤电厂烟气中多含有硫氧化物,如果硫氧化物进入大气,则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并会形成酸雨对动植物和建筑物等造成伤害,所以早在1973年我国环保部正式成立时就开始对烟气脱硫重视并逐步采取行动,脱硫原理为酸性硫氧化物与适当的碱性物质反应,从烟气中脱除硫氧化物;目前的燃煤电厂脱硫技术多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该工艺的最大问题是脱硫废水的处理,其废水中含大量氯离子、钙镁离子等金属离子和锰镍离子等重金属离子,传统工艺很难处理;部分电厂将脱硫废水混入冲渣水以淡化部分离子浓度后外排,但这样同时也引入了冲渣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使得混合后水质更为复杂,而且现在新环保政策的出台使得这种粗放排放已不适应;目前国内已有约两家电厂对脱硫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采用的工艺是蒸发结晶技术,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系统维护难,且最终所得结晶盐里含大量不同的重金属元素,难以分离不便于利用,属于危险废弃物难处理。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几篇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1、石灰石和石膏的湿法脱硫废水处理装置(CN103214111A),涉及一种石灰石和石膏的湿法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沉降系统、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清洗装置(23)和冲洗装置(24),所述沉降系统包括废水沉淀箱(1)、抽水泵(19)和过滤器(20),所述超滤系统包括管式超滤膜装置(2)、超滤循环泵(3)、压力计(21)、流量计(22)和超滤循环桶(4),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一级反渗透系统和二级反渗透系统。本发明通过管式超滤膜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大分子物质等,通过反渗透膜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氟氯离子,能对强腐蚀性、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等废水进行有效地的脱硫回收处理,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运行及维护成本低。

  2、采用高效澄清器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CN203144208U),公开了一种采用高效澄清器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水旋流器、高效澄清器、出水箱、加药处理箱、二级澄清器和出水泵,所述废水旋流器通过管道连通高效澄清器,所述高效澄清器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通出水箱,所述高效澄清器的溢流口与出水箱之间存在液位差,所述出水箱通过管道连通加药处理箱,所述出水箱和加药处理箱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出水泵,所述加药处理箱的排水口连通有二级澄清器,所述加药处理箱的排水口与二级澄清器之间存在液位差;所述出水箱内设置有出水箱液位测量仪表。本实用新型不保证吸收塔浆液氯离子在设计范围内,确保了脱硫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3、一种垂直布置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CN202898134U),由中和器、反应器和絮凝器组成,其特征是,中和器、反应器和絮凝器按顺序竖向布置,在中和器、反应器和絮凝器内均设有混合器和导流板,将中和器、反应器和絮凝器内均分为混合区、反应区和出水区,以实现废水和药剂的完全混合和充分反应,在中和器、反应器和絮凝器内均设有加药口、进水口、出水口,中和器、反应器和絮凝器相互间有连接管道。优点是充分利用水流的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同时利用水流冲击的自搅拌作用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减少了搅拌器等动力设备,降低了系统能耗,减少了占地面积。适用于采用中和、反应和絮凝的废水处理工艺,尤其是脱硫废水的处理。

  4、一种氨法脱硫废水处理装置(CN202322537U),涉及一种氨法脱硫废水处理装置,结构为废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废水泵与反应器的中和箱相连,反应器的絮凝箱的排水口与澄清浓缩器相连,澄清浓缩器的排泥口与污泥泵相连,澄清浓缩器的排水口与清水箱相连,清水箱的排水口通过清水泵和热交换器与蒸氨塔相连,蒸氨塔的排水口通过热交换器与出水箱相连,出水箱排出合格的排放水;反应器的絮凝箱上设有氨气收集管并与水封相连,水封的出水口与清水箱相连,蒸氨塔回收的氨气返回脱硫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通过对废水处理有效去除系统中的氯离子和氟离子,并大幅度降低副产硫酸铵化肥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满足国家农用化肥标准要求。同时,不会造成硫酸铵副产品的损失。

  5、脱硫废水处理装置(CN201280463),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反应池(1)内纵向交错设置有隔板(3),隔板(3)将反应池(1)分隔为近似蛇形的反应槽(1b),反应槽(1b)首端插入有废水输入管(2),反应槽(1b)尾端开有出水口(1a),反应槽(1b)内首尾依次上下交错设置上置反应板(4)和下置反应板(5),反应槽(1b)内下置反应板(5)高度依次降低,反应槽(1b)同一直线段反应区内的上置反应板(4)和下置反应板(5)高度之和为反应槽(1b)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小,使絮凝剂与废水能均质混匀且不破坏絮花,无需维修、操作和管理,不需外加动力,成本非常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废水与絮凝剂混合反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便于药剂与废水充分混合,且能使沉淀物充分沉淀的预处理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第一处理池设有废水入口和第一加药口,第一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排废口,第三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第三处理池还设置有第二加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之间设置有连通部,所述的第二处理池内设有倾斜导流部,倾斜导流部位于连通部的上方,第二处理池的侧边设置有与第三处理池连通的溢流部,溢流部位于倾斜导流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处理池,第一处理池便于废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有利于减少药剂的用量,且第一处理池的废水通过连通部进入第二处理池时,流速较慢且不存在水流的搅动,有利于沉淀物的充分沉淀,同时设置的倾斜导流部能够对沉淀物进行一个导向,避免其进入后续的处理池内,使预处理的效果得到保证。

  所述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为一体设置,所述的连通部为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之间的池壁的连接口,所述的溢流部为第二处理池与第三处理池之间池壁的溢流口,此处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采用一体化结构设置,减少了整个设备占用的空间。

  所述的第二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口连接的倾斜导板,设置的倾斜导板能够对沉淀物进行导向,使沉淀物流向第一处理池,便于沉淀物的收集。

  所述的第一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内均设置有搅拌机构,设置的搅拌机构能够使药剂与废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药剂的效果,进一步的也有利于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离子。

  所述的第三处理池内设置有在线离子检测仪,设置的在线离子检测仪能够对废水中的离子浓度进行检测,能够根据离子浓度来控制加入药剂的量,节约了药剂的用量。

  所述的第二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废口,第二处理池也设置有第二排废口便于沉淀物的排出,提高了沉淀物排出的效率。

  所述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的底部呈锥形,锥形能够使沉淀物向锥尖部位集中,便于沉淀物的排出。

  所述的倾斜导流部包括连接在第二处理池内壁上的倾斜设置的若干个导向板。

  所述的倾斜导流部包括连接在第二处理池内壁上的圆盘,圆盘上开设有若干倾斜的导向孔。

  上述公开了两种倾斜导流部的结构,液体在倾斜导流部中向上运动,液体中的沉淀物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倾斜导流部的阻力,能够使沉淀物向下沉淀,避免沉淀物进一步的流入下一个处理池,提高了沉淀物的沉淀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处理池,第一处理池便于废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有利于减少药剂的用量,且第一处理池的废水通过连通部进入第二处理池时,流速较慢且不存在水流的搅动,有利于沉淀物的充分沉淀,同时设置的倾斜导流部能够对沉淀物进行一个导向,避免其进入后续的处理池内,使预处理的效果得到保证。

  2、本实用新型接结构紧凑,减少了真个设备占用的空间少,提高了厂房的空间利用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