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03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1/12; C02F11/18; F23G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再生墨盒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处理步骤:沉淀;分离;污泥干燥;焚烧;喷淋消烟;絮凝反应;过滤;pH值调节;活性炭过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对洗墨盒后的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去除有毒有害的物质后,再排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再生墨盒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处理步骤:
(1)沉淀:清洗墨盒后的废水先排入沉淀池沉淀;
(2)分离:将沉淀池内上清液排入絮凝池;留在沉淀池底部的颜料污泥通过排泥泵排入干燥炉;
(3)污泥干燥:将烘干后的颜料污泥干燥烘干;
(4)焚烧:将颜料污泥在焚烧炉以1000~1500℃温度进行焚烧;
(5)喷淋消烟:对焚烧炉的烟囱排出的烟气在喷淋管道内进行喷淋消烟;喷淋下来的污水也排入絮凝池;
(6)絮凝反应:在絮凝池的污水中投入微生物絮凝剂NOC-1,投放的比例为体积比2∶25;
(7)过滤:将絮凝反应后的絮凝液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的液体排入加药池,絮凝固体干燥后掩埋;
(8)pH值调节:在加药池中加入KOH,调节pH值至7.5~8.2;
(9)活性炭过滤,将调节pH值后的废水经过活性炭过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墨盒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值调节为在加药池中加入Nao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墨盒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烘干的温度为80~100℃。
说明书
一种再生墨盒的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再生墨盒的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墨盒再生的生产企业,经常将冲洗下来的带有颜料的废水直接排出,对周围土壤及河道用水造成污染,不利于环保,长期下来的有毒物质会对农作物及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对清洗墨盒后的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以去除有毒物后,再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再生墨盒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处理步骤:
(1)沉淀:清洗墨盒后的废水先排入沉淀池沉淀;
(2)分离:将沉淀池内上清液排入絮凝池;留在沉淀池底部的颜料污泥通过排泥泵排入干燥炉;
(3)污泥干燥:将烘干后的颜料污泥干燥烘干;
(4)焚烧:将颜料污泥在焚烧炉以1000~1500℃温度进行焚烧;
(5)喷淋消烟:对焚烧炉的烟囱排出的烟气在喷淋管道内进行喷淋消烟;喷淋下来的污水也排入絮凝池;
(6)絮凝反应:在絮凝池的污水中投入微生物絮凝剂NOC-1,投放的比例为体积比2∶25;
(7)过滤:将絮凝反应后的絮凝液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的液体排入加药池,絮凝固体干燥后掩埋;
(8)pH值调节:在加药池中加入KOH,调节pH值至7.5~8.2;
(9)活性炭过滤,将调节pH值后的废水经过活性炭过滤。
所述的pH值调节为在加药池中加入NaoH。
所述的干燥烘干的温度为80~1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对洗墨盒后的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去除有毒有害的物质后,再排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再生墨盒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处理步骤:
(1)沉淀:清洗墨盒后的废水先排入沉淀池沉淀;一般沉淀12小时以上;
(2)分离:将沉淀池内上清液排入絮凝池;留在沉淀池底部的颜料污泥通过排泥泵排入干燥炉;
(3)污泥干燥:将颜料污泥干燥烘干;
(4)焚烧:将烘干后的颜料污泥在焚烧炉以1000~1500℃温度进行焚烧;
(5)喷淋消烟:对焚烧炉的烟囱排出的烟气在喷淋管道内进行喷淋消烟;喷淋下来的污水也排入絮凝池;
(6)絮凝反应:在絮凝池的污水中投入微生物絮凝剂NOC-1进行絮凝反应,投放的比例为体积比2∶25,一般需要配合搅拌;
(7)过滤:将絮凝反应后的絮凝液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的液体排入加药池,絮凝固体干燥后掩埋;
(8)pH值调节:在加药池中加入KOH,调节pH值至7.5~8.2;
(9)活性炭过滤,将调节pH值后的废水经过活性炭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的pH值调节为在加药池中加入NaoH。
进一步的,所述的干燥烘干的温度为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