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3-16 16:19:55

  申请日2016.03.10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1)底部的防渗层(2)以及水泵(3),隔板(4)设置于过滤网(5)的上方,隔板(4)上分布有多个通孔(6),细碎石层(7)上种植有植被,主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龙门架(14),龙门架(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贯穿龙门架(14)的横梁设置且转轴(11)上安装有叶片(12),主体(1)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液管(13),出液管(13)位于过滤网(5)的下方,出液管(13)与水泵(3)的吸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得的洁净水纯度高、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量大、系统稳定性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1)底部的防渗层(2)以及水泵(3),所述的主体(1)内固定有隔板(4)和过滤网(5),隔板(4)设置于过滤网(5)的上方,隔板(4)上分布有多个通孔(6),所述的主体(1)内且从隔板(4)到过滤网(5)之间还顺次设置有细碎石层(7)、中碎石层(8)和粗碎石层(9),细碎石层(7)上种植有植被,所述的主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龙门架(14),龙门架(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垂向设置,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贯穿龙门架(14)的横梁设置且转轴(11)上安装有叶片(12),所述的主体(1)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液管(13),出液管(13)位于过滤网(5)的下方,出液管(13)与水泵(3)的吸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呈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6)呈矩形阵列分布在隔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碎石层(9)设置在过滤网(5)上。

  说明书

  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介质、植物等的多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根据水流的特点又可以将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替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等,其中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所采用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多采用单级的处理方式,处理区的基质是固定的,不好调整,在水质区别较大的情况下污水处理的效果差别较大,同时现有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需要提供动力,需要安装对应的动力装置。此外,现有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还存在污水净化效率低、洁净水很难从该系统中抽出的缺陷,因此现有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系统不推广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得的洁净水纯度高、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量大、系统稳定性高的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防渗层以及水泵,所述的主体内固定有隔板和过滤网,隔板设置于过滤网的上方,隔板上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的主体内且从隔板到过滤网之间还顺次设置有细碎石层、中碎石层和粗碎石层,细碎石层上种植有植被,所述的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龙门架,龙门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垂向设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贯穿龙门架的横梁设置且转轴上安装有叶片,所述的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位于过滤网的下方,出液管与水泵的吸水口连接。

  所述的主体呈矩形状。

  所述的通孔呈矩形阵列分布在隔板上。

  所述的粗碎石层设置在过滤网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量大、系统稳定性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