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2.25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IPC分类号B01D29/33; C02F11/12
摘要
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包括泥浆泵、过滤管和泥浆阀,在过滤管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过滤套头,其中的一个过滤套头通过管道与泥浆泵连通,另外一个过滤套头通过管道与泥浆阀连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污泥的减量化处理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泵(1)、过滤管(4)和泥浆阀(5),在过滤管(4)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过滤套头(3),其中的一个过滤套头(3)通过管道与泥浆泵(1)连通,另外一个过滤套头(3)通过管道与泥浆阀(5)连通,
过滤套头(3):包括内套管(31),在内套管(31)外连接有一外套管(33),由外套管(33)内壁与内套管(31)外壁形成一个空腔(301),在该空腔(301)内安装一中套管(32),在中套管(32)的端面上设有多个与空腔(301)连通的排水孔(323),在外套管(33)上设有多个与空腔(301)连通的排水管(331),
过滤管(4):包括两端分别夹持在两端中套管(32)与外套管(33)之间的送水管(401),和两端分别夹持在中套管(32)与内套管(31)之间的过滤网管(402),由送水管(401)内壁面与过滤网管(402)外壁面形成通道(403),所述通道(403)通过所述排水孔(323)与所述空腔(3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套管(33)的内壁面为锥面,在内壁面较细的一端的内管壁上设有一圈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套管(32)具有一较细的前管套(322)和一较粗的后管套(321),前管套(322)固接在后管套(321)端面上,在前管套(322)内设有一圈内螺纹,后管套(321)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均为一由细渐粗的锥形面,排水孔(323)设置前管套(322)与后管套(321)相结合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31)包括一个圆管形的连接段(311),在连接段(311)的一端固设有一外壁面为锥面的夹紧段(312),在连接段(3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圈外螺纹,外套管(33)螺纹连接在连接段(311)的一端的螺纹上,中套管(32)中的前管套(322)螺纹连接在连接段(311)的另一端的螺纹上,并且中套管(32)的后管套(321)的外壁面与外套管(33)的内壁面的形状相对应,后管套(321)的内壁面与夹紧段(312)的外壁面的形状相对应,送水管(401)夹持在后管套(321)的外壁面与外套管(33)的内壁面之间,过滤网管(402)夹持在后管套(321)的内壁面与夹紧段(312)的外壁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套管(31)的外螺纹附近安装有一个用来密封外套管(33)和内套管(31)之间的螺纹间隙的密封圈(12)。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套头(3)与泥浆泵(1)连接的管道为过渡软管(2),所述过渡软管(2)包括钢丝软管(202)、快装法兰(203)、喉箍卡扣(201),快装法兰(203)的一端插入在钢丝软管(202)内,在快装法兰(203)插入在钢丝软管(202)的外侧安装有喉箍卡扣(201),过渡软管(2)通过快装法兰(203)与内套管(3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31)通过快装法兰(203)与泥浆阀(5)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2、4或7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套头(3)和过滤管(4)的下方设有污水收集槽(6)。
说明书
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是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它适用于污泥减量化处理操作,属于环保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环保工作中长期以来“重水轻泥”的指导思想使污泥的减量化处理进展较慢。目前,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减量化工作才刚刚起步。据统计,我国约80%污水厂建有污泥的浓缩脱水设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减量化。污泥减量化设备多采用板框压滤机、泥浆分离脱水机、卧式螺杆离心机、带式污泥脱水机等,但采用这些设备处理污泥存在处理时间长、设备成本高、脱水效率低等方面的缺陷,使得污泥的减量化处理能力严重滞后于污泥形成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处理时间短、处理能力大、减量效果好的污泥过滤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过滤处理装置,包括泥浆泵、过滤管和泥浆阀,在过滤管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过滤套头,其中的一个过滤套头通过管道与泥浆泵连通,另外一个过滤套头通过管道与泥浆阀连通,
过滤套头:包括内套管,在内套管外连接有一外套管,由外套管内壁与内套管外壁形成一个空腔,在该空腔内安装一中套管,在中套管的端面上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排水孔,在外套管上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排水管,
过滤管:包括两端分别夹持在两端中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的送水管,和两端分别夹持在中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过滤网管,由送水管内壁面与过滤网管外壁面形成通道,所述通道通过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泥浆泵将污水抽入到过滤管中,然后在过滤管中通过过滤网将泥浆和水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泥浆再由泥浆阀排出,分离出来的水从排水管中排出,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对污水进行污泥分离,并且过滤网管和送水管可以与过滤套头分离,进而过滤网管可以根据杂质粒径的大小及时替换,在过滤网管网孔堵塞后,可以及时拆出清洗,不仅操作简便、处理能力大、而且减量效果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外套管的内壁面为锥面,在内壁面较细的一端的内管壁上设有一圈内螺纹。
进一步的,中套管具有一较细的前管套和一较粗的后管套,前管套固接在后管套端面上,在前管套内设有一圈内螺纹,后管套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均为一由细渐粗的锥形面,排水孔设置前管套与后管套相结合的端面上。
进一步的,内套管包括一个圆管形的连接段,在连接段的一端固设有一外壁面为锥面的夹紧段,在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圈外螺纹,外套管螺纹连接在连接段的一端的螺纹上,中套管中的前管套螺纹连接在连接段的另一端的螺纹上,并且中套管的后管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管的内壁面的形状相对应,后管套的内壁面与夹紧段的外壁面的形状相对应,送水管夹持在后管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管的内壁面之间,过滤网管夹持在后管套的内壁面与夹紧段的外壁面之间。
通过各套管上的螺纹,可以很方便的将各个套管进行装卸,在单个套管损坏后,能及时的进行更换或者维修;在旋转各管套时,各套管上的锥面相互靠近,进而的将过滤网管或者送水管夹持住,防止过滤时滤网管或者送水管与过滤套头脱开分离,影响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在内套管的外螺纹附近安装有一个用来密封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螺纹间隙的密封圈,可以防止过滤出来的水从螺纹间隙中流出,而污染到环境。
进一步的,过滤套头与泥浆泵连接的管道为过渡软管,所述过渡软管包括钢丝软管、快装法兰、喉箍卡扣,快装法兰的一端插入在钢丝软管内,在快装法兰插入在钢丝软管的外侧安装有喉箍卡扣,过渡软管通过快装法兰与内套管连通,过滤软管可以弯曲,使得本实用性可以适用不同状况的施工现场。
进一步的,内套管通过快装法兰与泥浆阀连通,适用快装法兰可以及时的将内套管与泥浆阀或者过度软管分离,在损坏时,能够及时更换维修。
进一步的,在过滤套头和过滤管的下方设有污水收集槽,污水收集槽的设计可以方便收集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并加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