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3.16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IPC分类号C02F1/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电厂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回收过滤池,回收过滤池的端部设有密封盖,回收过滤池的端部侧壁设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的外端设有进液泵,回收过滤池的底部外侧壁设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的内端与回收过滤池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输液泵,出液管道的外端设有出液泵;回收过滤池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床,活性炭床内设有若干活性炭颗粒。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道可以方便与火电厂的废水回收池对接;从而可以使废水输入回收过滤池内,通过进液泵可以方便对废水进行快速输送;通过活性炭床可以对废水进行快速过滤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火电厂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回收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回收过滤池的端部设有密封盖,回收过滤池的端部侧壁设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设有弯曲部,进水管道的外端设有进液泵,进水管道的内端与回收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一输液泵;回收过滤池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设有第一固定销,回收过滤池的底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设有第二固定销;回收过滤池的底部外侧壁设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的内端与回收过滤池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输液泵,出液管道的外端设有出液泵;回收过滤池的内部设有第一活性炭床,第一活性炭床内设有若干第一活性炭颗粒,第一活性炭颗粒为球形形状,回收过滤池的内部设有第二活性炭床,第二活性炭床内设有若干第二活性炭颗粒,第二活性炭颗粒为球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管道的内端与回收过滤池之间设有加强块,加强块设置在进水管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炭床与第二活性炭床呈水平布置。
说明书
一种火电厂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火电厂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活性炭法的操作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操作是指将粉末活性炭投入水中不断搅拌,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活性炭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降解有机物质,当生物活性炭达到吸附平衡时,再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使炭水分离。动态操作指废水在连续流方式下进行吸附操作,一般使用粒状炭,有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三种方式。目前固定床的应用最多,流化床次之,移动床应用还较少。现有的废水过滤池不方便对火电厂废水进行快速过滤处理,也不方便对过滤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进水管道可以方便与火电厂的废水回收池对接;从而可以使废水输入回收过滤池内,通过进液泵可以方便对废水进行快速输送;通过活性炭床可以对废水进行快速过滤处理的火电厂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火电厂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回收过滤池,回收过滤池的端部设有密封盖,回收过滤池的端部侧壁设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设有弯曲部,进水管道的外端设有进液泵,进水管道的内端与回收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一输液泵;回 收过滤池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设有第一固定销,回收过滤池的底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设有第二固定销;回收过滤池的底部外侧壁设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的内端与回收过滤池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输液泵,出液管道的外端设有出液泵;回收过滤池的内部设有第一活性炭床,第一活性炭床内设有若干第一活性炭颗粒,第一活性炭颗粒为球形形状,回收过滤池的内部设有第二活性炭床,第二活性炭床内设有若干第二活性炭颗粒,第二活性炭颗粒为球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道的内端与回收过滤池之间设有加强块,加强块设置在进水管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炭床与第二活性炭床呈水平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为球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性炭颗粒为球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水管道可以方便与火电厂的废水回收池对接;从而可以使废水输入回收过滤池内,通过进液泵可以方便对废水进行快速输送;通过第一活性炭床与第二活性炭床可以对废水进行快速过滤处理;通过第一活性炭颗粒与第二活性炭颗粒能大大提高对废水进行快速过滤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