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8-3-14 11:01:47

  申请日2016.03.17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3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属于洗砂场泥浆废水处理技术及废水回用设备领域。该设备包括:旋流沉砂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絮凝加药池、自动化控制间等单元。污水依次进入旋流沉砂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后达标回用。沉淀池剩余污泥全部排放至污泥池外运。本发明适用于采砂厂洗砂废水的再生回用,对于缓解采砂场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减少水资源浪费具有重要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絮凝加药池,所述絮凝加药池中设置有泵,

  旋流沉砂池,所述旋流沉砂池的侧边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旋流沉砂池被设置有导流搅拌器用于搅拌废水,

  所述旋流沉砂池的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到一级沉淀池内的底部,一级沉淀池侧面顶部的溢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到二级沉淀池内的底部,二级沉淀池的侧面顶部的溢水口连接出水管道,

  所述旋流沉砂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均通过管道连接到污泥排放泵,

  絮凝加药池中泵的出水管与旋流沉砂池的进水管连接,

  所述旋流沉砂池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射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沉砂池包括柱形结构的上部分污水沉砂部分和锥形结构的下部份沉砂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搅拌器设置在污水沉砂部分,所述导流搅拌器的导流叶片与沉砂斗的顶部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旋流沉砂池内的切线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沉砂池的出水口的直径是进水管道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内均设置有若干斜管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填料为Q235钢材质压制而成的高强度耐腐蚀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填料成60度倾斜设置在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内。

  说明书

  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及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洗砂场泥浆废水处理技术及污水回用设备中的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大部分采用湿法生产工艺,一般采用螺旋分级机进行细砂的分级和清洗。该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用水量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对制沙行业来说一般是沙场每小时用水量高达300吨左右,也就是说每小时会产生300多吨的泥浆,如果直接排放的话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河道堵塞。很多沙场使用自然沉淀方法,就是在场地里建几个较大的沉淀池让泥浆自然沉淀,建沉淀池需要大量是费用不说而且要有足够的场地,沉淀下来的泥浆达不到一定的干度,处理起来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现有沉砂和沉淀等泥水分离工艺基础上,针对单一沉砂处理只能分离比重大于1的沙粒,比重接近于水的泥浆泥水分离效果差,单一沉淀池泥水分离沉淀时间长的特点将离心沉砂、斜管沉淀、絮凝反应以及自动化控制有机结合而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SWWR的含义为Sandwashingwastewaterreuse,即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其核心工艺为利用管道的紊流流态对絮凝剂进行混合后进入离心沉砂单元、并利用两级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洗涤水水质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包括:

  絮凝加药池,所述絮凝加药池中设置有泵,

  旋流沉砂池,所述旋流沉砂池的侧边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旋流沉砂池被设置有导流搅拌器用于搅拌废水,

  所述旋流沉砂池的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到一级沉淀池内的底部,一级沉淀池侧面顶部的溢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到二级沉淀池内的底部,二级沉淀池的侧面顶部的溢水口连接出水管道,

  所述旋流沉砂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均通过管道连接到污泥排放泵,

  絮凝加药池中泵的出水管与旋流沉砂池的进水管连接,

  所述旋流沉砂池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射流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流沉砂池包括柱形结构的上部分污水沉砂部分和锥形结构的下部份沉砂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搅拌器设置在污水沉砂部分,所述导流搅拌器的导流叶片与沉砂斗的顶部齐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旋流沉砂池内的切线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流沉砂池的出水口的直径是进水管道的两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内均设置有若干斜管填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填料采用Q235钢材质压制而成的高强度耐腐蚀特殊填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填料成60度倾斜设置在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内。

  本发明中,旋流沉砂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絮凝剂投加池和控制间采用一体化布置形式,与单一沉淀或沉砂工艺相比,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1)泥水分离时间短,设备占地面积小。因为洗砂废水用水量大,传统单一沉砂或沉淀工艺存在所需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等不足。本发明在处理同样水量洗砂废水情况下,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沉淀池占地面积的1/20-1/10左右。

  (2)出水水质好。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洗涤水水质标准。

  (3)运行费用低。其主要运行费用体现在电耗和药剂两个方面。本发明吨水处理费用在0.8元/吨水以下。

  (4)建设成本低,处理同样水量其有效容积小。由于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和空间,故建设成本远低于传统沉淀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