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污泥出料系统

发布时间:2018-3-14 9:42:04

  申请日2016.04.01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14; B65G6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干燥污泥出料系统,包括:一斗式提升机,一电动三通分料阀,一料仓和一封闭式皮带机;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设有一入料口和两个出料口,并且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的入料口设置于所述斗士提升机的卸料点下方,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料仓的入料口、封闭式皮带机的入料口配合连接。和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运输可能性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系统可以提供两种外运途径,因此可以更合理更经济地安排干燥污泥的外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干燥污泥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污泥出料系统包括:一斗式提升机,一电动三通分料阀,一料仓和一封闭式皮带机;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设有一入料口和两个出料口,并且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的入料口设置于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卸料点,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料仓的入料口、封闭式皮带机的入料口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燥污泥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电液闸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燥污泥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上船皮带机的尾端设有一封闭溜管。

  说明书

  干燥污泥出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干燥污泥出料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大中型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较早,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成熟可行的污泥处理技术,所以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临时堆放在预留地上。随着时间推移,污泥堆放量不断增加,在围堵、铲堆、填沟处理过程中,污泥中的杂物也随之增多,建筑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都掺杂其中,处理处置难度大;同时,污泥的性质决定其无法晾干,长期堆置含水率仍然很高(经检测平均含水率81.48%),呈现沼泽状,部分果冻块状,承载力低,施工难度高。

  污泥的长期随意堆置,占用大量土地,降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散发出恶臭气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同时污泥的堆放产生渗滤液会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对存量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不仅是落实环保部、省环保厅相关整改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彻底消除由此带来的环境风险,优化园区整体环境的客观要求。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320058014.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石灰稳定化装置,主要由脱水污泥池、进料螺旋输送机、混料装置、石灰储仓、固化剂储仓、计量加料输送机、转鼓干燥机、造粒装置、出料倾斜式输送机、除尘装置及废气处理塔组成。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在混料仓加入的固化剂发生水解反应放出的化学热迅速将污泥加热,有效较低污泥蒸发所需能耗;有效消灭细菌原体,且无细菌原体再生的风险;污泥干化处理过程中增加的钙、铁、铝元素为许多建筑材料制品所接纳,资源化再利用的用途广泛,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再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处理之后的干燥污泥的运输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型等原因综合考虑。因此,发明人结合自己在相关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干燥污泥出料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干燥污泥出料系统,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经济便捷的干燥污泥出料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燥污泥出料系统,包括:一斗式提升机,一电动三通分料阀,一料仓和一封闭式皮带机;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设有一入料口和两个出料口,并且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的入料口设置于所述斗士提升机的卸料点下方,所述电动三通分料阀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料仓的入料口、封闭式皮带机的入料口配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电液闸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闭上船皮带机的尾端设有一封闭溜管。

  所述干燥污泥出料系统可以与其他系统,例如:污泥进料筛分系统,污泥加药干燥系统,干燥污泥筛分研磨系统,共同构成一种污泥脱水干燥处理系统。

  所述污泥进料筛分系统包括:一污泥进料斗、一插板阀、一链板机、一振动筛、一刮板输送机;所述污泥进料斗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处设置插板阀,并且该出料口下方设有链板机,所述链板机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振动筛,所述振动筛的出料口下方设置一刮板输送机。

  所述污泥加药干燥系统包括:一药剂给药装置、一搅拌装置,其中,所述药剂给药装置包括:至少一药剂罐与至少一螺旋输送机,并且每个药剂罐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设置一给料阀,所述药剂罐的出料口下方设置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级搅拌机、一刮板机、二级搅拌机;并且所述一级搅拌机的入料口的上方设置所述药剂给药装置中的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和上述污泥进料筛分系统中的刮板输送机的出料口,所述一级搅拌机的出料口下方设置刮板机的上料口,该刮板机的出料口下方设置二级搅拌机的进料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泥进料筛分系统中,污泥进料斗为一钢料仓,设置有格栅(5cm×5cm,能保证污泥迅速下料至搅拌机并取出颗粒较大的物料)用于接收运输车辆倾倒下来的污泥;所述插板阀为一电动闸阀;所述污泥进料系统还包括:一筛上料外运皮带机、一料斗;所述外运皮带机、料斗与电动振动筛配合,料斗下方设有刮板输送机的上料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泥加药干燥系统中,上述药剂给药装置设于平台之上。每个药剂罐的底部的出料口下方设置一级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一级螺旋输送机和二级螺旋输送机配合;所述搅拌机为双轴二级桨叶强制式搅拌机。

  所述干燥污泥筛分研磨系统,包括:一刮板输送机,一裤衩式三通分料器,两台滚筒筛,一上料皮带机,一棒式研磨机;所述刮板输送机的卸料点设于所述裤衩式三通分料器的物料入口上方,所述裤衩式三通分料器的两个物料出口分别与两台滚筒筛的物料入口配合设置,所述滚筒筛的筛上物排料口与上料皮带机的上料口配合设置,所述上料皮带机的卸料区下方设置棒式研磨机的物料入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刮板输送机的一端设有物料入口,所述刮板输送机的尾端为卸料点,并且所述刮板输送机的卸料点与所述裤衩式三通分料器的物料入口配合。所述刮板输送机的物料入口用以接收经过干燥处理的干燥污泥(含水率根据需求可以调节,一般含水率为40%以下),然后刮板输送机沿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将干燥污泥输送至裤衩式分料器的物料入口处卸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裤衩式三通分料器的两个物料出口下分别设有一台滚筒筛。所述裤衩式三通分料器具有阀门功能,可以控制物料的流通,即可以控制向滚筒筛的进料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筒筛主要有电机、减速机、滚筒装置、机架、密封盖、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料口组成;并且所述滚筒筛的排料口下设置所述上料皮带机,所述上料皮带机的尾端为卸料点。当物料进入滚筒装置后,由于滚筒装置的倾斜与转动,使筛面上的物料翻转与滚动,使合格物料(筛下产品)经滚筒后端底部的出料口排出,不合格的物料(筛上产品)经滚筒尾部的排料口排出。所述滚筒筛的筛上物排料口与上料皮带机的上料口配合设置,所述上料皮带机的卸料区下方设置棒式研磨机的物料入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污泥筛分研磨系统还包括一螺旋输送机,并且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设置于所述棒式研磨机的出料口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污泥筛分研磨系统还包括一第二刮板输送机,所述第二刮板输送机设置于所述滚筒筛的出料口和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泥脱水干燥处理系统设置在密闭厂房内,密闭厂房屋顶为透明采光板,车辆卸料区采用双层门设计,厂房为微负压设计,配套有尾气处理设备;所述尾气处理设备包括:布设于厂房顶部空间的气体收集管道、鼓风机、喷淋洗涤塔、低温等离子体气体净化装置。保证污泥在脱水干燥时厂房内的气体不会外泄影响周边环境。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同时提供采用上述污泥脱水干燥处理系统处理污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污泥进料筛分步骤:装载着污泥的运输车辆开至钢结构厂房双层门卸料区,经过双层门轮流开启,运输车辆将污泥倒入污泥进料斗内,所述污泥进料斗的出料口设有插板阀,污泥进入污泥进料斗之后,打开插板阀即可将污泥从污泥进料斗中排出;所述污泥进料斗的出料口通过一链板机连接所述振动筛的入料口,污泥从污泥进料斗中排出之后通过链板机被运送至振动筛中,将污泥中的杂质颗粒从污泥中筛出,经过振动筛筛选后的污泥进入所述振动筛的出料口;

  (2) 污泥加药干燥步骤:所述振动筛的出料口通过一刮板输送机连接所述双轴搅拌机的接料斗,经过振动筛筛选后的污泥通过刮板输送机进入一双轴搅拌机的接料斗;调节药剂罐底部的给料阀的开关,将干燥药剂下放至螺旋输送机内,用螺旋输送机送至双轴搅拌机的接料斗,污泥和石灰同时进入双轴二级桨叶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得到污泥和石灰的混合物;

  (3) 污泥铺晒干燥步骤:将步骤(2)所得污泥和石灰的混合物在厂房内均匀铺20~60cm厚的泥土反应层,反应干燥12~36小时,待泥土含水率降至40%以下的干燥污泥,然后转移至干燥污泥筛分研磨系统;

  (4) 干燥污泥筛分研磨步骤:将步骤(3)所得干燥污泥输送至刮板输送机提升,将污泥和石灰的混合物输送至裤衩式分料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内的倒板,污泥和石灰的混合物被一分为二,然后进入滚筒筛筛分,筛下物为产品,进入滚筒筛下刮板输送机;筛上物通过刮板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棒式研磨机,经棒式研磨机粉碎后,进入研磨机底下刮板输送机;

  (5) 干燥污泥转运步骤:刮板输送机将干燥污泥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的入料口,然后通过斗士提升机将干燥污泥输送至电动三通分料阀的入料口,然后将干燥污泥根据需要分配至料仓或/和封闭式皮带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污泥与石灰的重量比为10:2~5,并且可以根据污泥的含水率以及需要干燥的程度去调控污泥与石灰的重量比,搅拌反应的时间,以及堆放时间等。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成堆的污泥混合物用铲车将污泥混合物的厚度控制在20~60cm,反应干燥24小时,干燥过程可将污泥混合物翻晒,最终将污泥混合物的含水率降至约40%,得到干燥后的污泥混合物。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所述干燥污泥出料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将合格的干燥污泥分别配送至料仓或封闭式皮带机,然后采用船运或陆运的方式运输,因此和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运输可能性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系统可以提供两种外运途径,因此可以更合理更经济地安排干燥污泥的外运。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存量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不仅是落实环保部、省环保厅相关整改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彻底消除由此带来的环境风险,优化城市整体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