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剂沉淀水处理与水分离设备

发布时间:2018-3-13 10:04:01

  申请日2016.03.25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IPC分类号C02F9/02; C02F1/44; B01D61/18; C02F1/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及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属于河水及污水的处理设备,常规水处理吸附工艺中,吸附剂使用量大,因为采用普通滤布或板框过滤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要提高吸附剂使用效率,常采用混合液大回流的方式进行,能耗大,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分离工艺,采用浸没式超滤进行固液分离,而且改变了常规的浸没式超滤池结构,通过合理设计,提高了吸附材料回流的浓度,投资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减小了吸附剂的使用量,且降低膜运行环境中的污泥浓度,使膜的运行稳定性更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包括膜分离池(02),所述的膜分离池(02)内布设超滤膜堆(21)并自所述的膜分离池向外引有产水管(22),所述超滤膜堆(21)的下侧布设曝气装置(23),其特征是:所述曝气装置(23)的下侧布设进水管(24),所述进水管(24)的下侧设置位于所述膜分离池下部的集泥斗(25),所述的集泥斗(25)连接有引向外部的排泥管道(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24)设置成布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泥斗(25)呈“V”字形。

  4.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包括吸附反应池(01)、膜分离池(02)、板框压滤装置(03),所述的吸附反应池(01)内设有搅拌器(11),向所述的吸附反应池(01)连接有原水进水管(12),所述的膜分离池(02)内布设超滤膜堆(21)并自所述的膜分离池向外引有产水管(22),所述超滤膜堆(21)的下侧布设曝气装置(23),其特征是:所述曝气装置(23)的下侧布设连接所述吸附反应池的进水管(24),所述进水管(24)的下侧设置位于所述膜分离池(02)下部的集泥斗(25),所述的集泥斗(25)经排泥管道(26)连接所述的板框压滤装置(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24)设置成布水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24)连接在所述吸附反应池(01)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泥斗(25)矮于所述的吸附反应池(0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泥斗(25)呈“V”字形。

  说明书

  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及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水及污水的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及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企业及政府污水处理机构的提标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如何减少运行投资费用。而传统的吸附工艺,在使用中却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吸附材料效率低,吸附工艺能耗大,吸附材料使用量大,使用再生难度大,费用高。因此针对传统吸附工艺的改进,提高吸附剂的使用效率,降低吸附剂工艺运行成本势在必行。

  现有的河水及污水的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是:原水(待处理废水)经原水进水管12进入吸附反应池01,吸附反应池01中投加相应比例的吸附剂,原水与吸附剂在吸附反应池中被搅拌器11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如1个小时),吸附剂在吸附反应池中与水中的污染物质充分接触,将污染物质固定在吸附剂上;吸附反应后的出水进入膜分离池02,膜分离池02中设置曝气装置23及超滤膜堆21(浸没式超滤膜,IUF),通过浸没式超滤膜实现吸附剂与水的分离,产水达标经产水管22排放,含吸附剂的浓水通过溢流进入缓冲水箱04;缓冲水箱04的浓水经板框压滤装置04压滤后一部分吸附剂被回收,另一部分则通过污泥回流重新进入吸附反应池,继续进行吸附反应,提高吸附剂的使用效率。

  图1所示的河水及污水的处理,膜分离池为平底,进水为单管进水,没有布水工艺,浓水以溢流的形式排出,在缓冲水箱收集后用于回流或排泥,该工艺在吸附工艺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膜分离池内的浓度始终保持一致,因此无法将膜分离池内的污泥浓度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否则将导致膜通量的下降;

  2、溢流出水的浓水与膜分离池内的水浓度相同,不能达到较高的回流浓度,导致回流效率较低,常需要较大的回流量才能保证回流污泥比;

  3、当膜分离池内含有一些比重较大的杂质污染物时,很难通过溢流排出;

  4、膜分离池内没有布水设备,当膜池的面积较大时,会出现布水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水处理吸附工艺吸附剂使用量大、回流效率较低、处理效果不佳等缺陷,提供一种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及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包括膜分离池,所述的膜分离池内布设超滤膜堆并自所述的膜分离池向外引有产水管,所述超滤膜堆的下侧布设曝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曝气装置的下侧布设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侧设置位于所述膜分离池下部的集泥斗,所述的集泥斗连接有引向外部的排泥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进水管设置成布水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剂沉淀分离一体设备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集泥斗呈“V”字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包括吸附反应池、膜分离池、板框压滤装置,所述的吸附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向所述的吸附反应池连接有原水进水管,所述的膜分离池内布设超滤膜堆并自所述的膜分离池向外引有产水管,所述超滤膜堆的下侧布设曝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曝气装置的下侧布设连接所述吸附反应池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侧设置位于所述膜分离池下部的集泥斗,所述的集泥斗经排泥管道连接所述的板框压滤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进水管设置成布水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进水管连接在所述吸附反应池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集泥斗矮于所述的吸附反应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吸附剂与水的分离设备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集泥斗呈“V”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曝气装置的下侧布设进水管并将进水管设置成布水器,在进水管的下侧设置位于膜分离池下部的集泥斗,集泥斗连接有引向外部的排泥管道,提高了吸附反应池中的吸附剂回流浓度,降低了超滤膜运行环境中的污泥浓度,提高了吸附剂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系统运行能耗。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吸附材料回流的浓度,投资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减小了吸附剂的使用量,且降低膜运行环境中的污泥浓度,使膜的运行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河水及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是污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工程中。该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色度等通过吸附方式固定在吸附剂中,并通过膜分离工艺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吸附剂回流浓度,降低超滤膜运行环境中的污泥浓度,从而降低能耗,提高膜运行稳定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