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浆+污泥发酵制备养殖蚯蚓饲料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3-11 12:29:12

  申请日2016.04.12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IPC分类号A23K50/90; A23K10/12; A23K10/37

  摘要

  农作物秸秆浆+污泥发酵制备养殖蚯蚓饲料的方法,本发明属于造纸技术领域的延伸,该方法是使用污水处理收集的污泥+废弃农作物秸秆屑粒通过发酵,制得养殖蚯蚓饲料。制备工艺参数为:(1)污泥与农作物秸秆配料:80%的无氯漂白制浆工艺下污水处理的污泥+20%筛选农作物秸秆屑粒混合均匀;(2)发酵。此法生产的饲料对蚯蚓养殖提供了高效优质饲料,同时产生高效有机肥,对农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权利要求书

  1.农作物秸秆浆+污泥发酵制备养殖蚯蚓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是使用污水处理收集的污泥+废弃农作物秸秆屑粒通过发酵,制得养殖蚯蚓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养殖蚯蚓饲料制备工艺参数为:(1)污泥与农作物秸秆配料:80%的无氯漂白制浆工艺下污水处理的污泥+20%筛选农作物秸秆屑粒混合均匀。

  (2)发酵:用上述配好的料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厚的粪料,干料与粪料重量比3:1,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EM活性菌就在此时加入粪堆中,直至水渗出为好;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即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稀释液,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成熟标准为:

  发酵好后测试PH,当PH=6—7.5为合格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工序的EM活性菌加入粪堆的量为:一吨粪料需要EM活性菌5公斤,兑水100公斤左右,水中加入1公斤红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加入EM活性细菌发酵只需翻一次堆或不翻,发酵时间可缩短一半以上。

  说明书

  农作物秸秆浆+污泥发酵制备养殖蚯蚓饲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技术领域的延伸,特别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浆+污泥发酵制备养殖蚯蚓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蚯蚓养殖,由于不同的饲料所含营养成份以及碳氮比不同,不同的蚯蚓对饲料的取食,消化吸收率也不同。因此,为了养好蚯蚓,必须根据上述情况,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做到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减少运输及成本,饲料尽量多样,营养搭配合理,同时选用饲料混匀后要充分发酵,提高熟度和利用率。传统配方实例:①牛粪50%,纸浆污泥50%。以上配方中其中污泥中含有有氯漂白产生的二噁英,此法养殖蚯蚓造成生物有毒物质沉淀,对环境产生危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新型制浆工艺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废水处理后污泥的综合利用制备养殖蚯蚓饲料。其方法是使用污水处理收集的污泥+废弃农作物秸秆屑粒发酵,作养殖蚯蚓饲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农作物秸秆浆+污泥发酵制备养殖蚯蚓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使用污水处理收集的污泥+废弃农作物秸秆屑粒通过发酵,制得养殖蚯蚓饲料。

  养殖蚯蚓饲料制备工艺参数为:

  (1)污泥与农作物秸秆配料:80%的无氯漂白制浆工艺下污水处理的污泥+20%筛选农作物秸秆屑粒混合均匀。

  (2)发酵:用上述配好的料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厚的粪料,干料与粪料重量比3:1,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EM活性菌就在此时加入粪堆中,直至水渗出为好;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即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稀释液,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

  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以利用新型制浆工艺产生的的污水、污泥,由于制浆工艺的本色浆属于全无氯元素浆,不含荧光增白剂,不含人类一级致癌物——二噁英,保持植物纤维100%的纯天然本色,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

  2、本发明将污水经生化处理措施后污泥再发酵作养殖蚯蚓饲料,比传统造纸污泥养殖蚯蚓作饲料产量高、成活率高,更环保健康。

  3、本色制浆工艺条件下污泥更洁净,利用价值高,污泥既作饲料,副产物蚯蚓粪便又是高效有机肥料,可以用它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养殖蚯蚓的场地三年后能变为高产农田。可以是园林绿化、草坪花卉、生产绿色无公害的蔬菜食品首选肥料,此法生产的饲料对蚯蚓养殖提供了高效优质饲料,同时产生高效有机肥,对农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料:80%的无氯漂白制浆工艺下污水处理的污泥(污泥风干度70-80%)+20%筛选秸秆屑粒混合均匀。

  2,发酵:用上述配好的料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粪料,干料、粪料重量比=3:1,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EM活性菌就在此时加入粪堆中,一吨粪料需要EM5公斤,兑水100公斤左右,水中可加入1公斤红糖,直至水渗出为好;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稀释液,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加入EM活性细菌发酵只需翻一次堆或不翻,发酵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3.发酵好后测试PH,当PH=6—7.5为合格饲料。蚯蚓饲料一般PH=6—7.5。当PH值超过9时,可以用醋酸、食醋或柠檬酸作为缓冲剂,添加时为饲料重量比0.01-1%,可使PH值调至6-7,添加量太少,效果不大;然而超过1%则会使蚯蚓产茧率急剧下降。

  当饲料PH值为7-9时,也可用0.01-0.5%的磷酸二氢铵,可使饲料PH值调至6-7。

  根据以上方法配置的蚯蚓饲料,更适合蚯蚓生长,同时消除了有毒有害物质,更环保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