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技术

发布时间:2018-3-8 16:22:06

  申请日2016.05.11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IPC分类号C02F1/52; 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能耗大、低效,以及物料经引导板被阻,存在沉淀积料现象的问题,包括具有一个密封容置空间的基本骨架,其特征是在基本骨架内设有固液隔离筒,固液隔离筒由上段直筒和下段锥筒组成,上段直筒顶部设有料位固定支架,上段直筒上还设有进料管孔架;固液隔离筒与基本骨架中的密封容置空间内壁形成清液区,密封容置空间的上部位设有清液溢流口。通过污泥自重以及本装备的自行挤压结构等功能进行污泥浓缩,能耗低,成本低,节能环保;无沉淀积料现象,内部液‑固分离流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包括具有一个密封容置空间的基本骨架(1),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基本骨架内设有固液隔离筒(7),固液隔离筒由上段直筒(72)和下段锥筒(71)组成,上段直筒顶部设有料位固定支架(73),上段直筒上还设有进料管孔架(74);固液隔离筒(7)与基本骨架中的密封容置空间内壁形成清液区,密封容置空间的上部位设有清液溢流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液区内设有缓流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段锥筒的底部大端口径尺寸小于基本骨架中密封容置空间的内空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流板(2)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容置空间的内壁上,另一端与固液隔离筒(7)保持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缓流板(2)朝固液隔离筒(7)底端方向倾斜,倾角大于等于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骨架(1)密封容置空间的顶部位置设有聚液盆(3),聚液盆的顶部为清液溢流口(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聚液盆(3)上设有清液管孔架(7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孔架(74)与进料管道(5)配合,并设有锁紧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液管孔架(75)与清液管道(8)配合,并设有锁紧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其特征是在基本骨架(1)密封容置空间的筒壁上设有放液阀(9),放液阀的出液口位于固液隔离筒(7)的底端位置。

  说明书

  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备技术,尤其是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虽然形式多样,但采用的核心装置主要有三种:过滤装置、离心装置以及压滤装置,这些设计决定了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着使用过程复杂、维护保养烦琐,运行成本较高,功率耗费大,效率低下等缺陷,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设备在低能耗、高效率、优环境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如公开号为CN102583942A ,一种双螺旋双滤鼓污泥浓缩脱水机,下端板和排出管固定在连接端板上,连接端板固定在后支座上,外滤鼓固定在下端板和上端板之间,冲洗驱动装置和锥体固定在上端板上,锥体上设有出料口,前支座与锥体相连接,主传动装置固定在锥体上,内滤鼓和锥形螺旋轴固定在主轴上,在外滤鼓与内滤鼓之间装有内外双螺旋轴,内外双螺旋轴固定在主轴上,内外双螺旋轴的外螺旋叶片外缘装有毛刷,外滤鼓外侧和内滤鼓内侧各自设有外、内滤鼓冲洗装置,滤液出口设置在下端板上,进料口设置在连接端板上。本申请人于2015年递交的专利公开号为CN104973746A的一种浓缩污泥脱水机,包括污水处理容器,还包括引导板、高频振动器和挤压推送器,污水处理容器上部设有清液溢出口,污水处理容器底部设有污泥排出口,引导板设于污水处理容器内部,引导板一端固设于清液溢出口下方的污水处理容器内壁上,引导板另一端自由悬空,高频振动器固设于污水处理容器外壁的中下部,挤压推送器设于污水处理容器的底部且贯穿污泥排出口。这种装置由于物料经引导板会遇到较大阻力,存在沉淀积料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能耗大、低效,以及物料经引导板被阻,存在沉淀积料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沉降式污水分离清液仓装置,包括具有一个密封容置空间的基本骨架,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基本骨架内设有固液隔离筒,固液隔离筒由上段直筒和下段锥筒组成,上段直筒顶部设有料位固定支架,上段直筒上还设有进料管孔架;固液隔离筒与基本骨架中的密封容置空间内壁形成清液区,密封容置空间的上部位设有清液溢流口。本技术方案将进料口直接插至固液隔离筒中心部位,避免采用导引板等辅助部件引起的阻料、沉积现象,在固液隔离筒的下段锥筒内腔空间形成一个沉降区,配合设备下方的密实区,使液-固进行分离,清液通过下段锥筒的底边向外部流动,而固液隔离筒外部和基本骨架密封容置空间形成的是清液区,沉淀后的清液从清液区经缓流进入清液管道。本装置利用有限空间,将进料、出液、沉淀、缓流、料位等多种功能区汇集一体,使整个装置精简、合理,为液固有效分离提供重要的一步。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液区内设有缓流板。缓流板可以使进入清液区的液体流动减速,在该区域混在液体中的少量杂物再次得到沉积。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段锥筒的底部大端口径尺寸小于基本骨架中密封容置空间的内空尺寸。这两部分之间的空隙即为清液流动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流板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容置空间的内壁上,另一端与固液隔离筒保持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流板朝固液隔离筒底端方向倾斜,倾角大于等于45度。避免缓流板上堆积杂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本骨架密封容置空间的顶部位置设有聚液盆,聚液盆的顶部为清液溢流口。至聚液盆的液体一般都得到充分的液固分离,聚液盆也是清液溢流口形成的条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液盆上设有清液管孔架。聚液盆的液体通过清液管道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管孔架与进料管道配合,并设有锁紧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液管孔架与清液管道配合,并设有锁紧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在基本骨架密封容置空间的筒壁上设有放液阀,放液阀的出液口位于固液隔离筒的底端位置。在维修、保养、清理等工作时,通过放液阀放清沉降区内的液体,使出料仓固体输出时保持固态单一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无需频繁更换过滤器件,减少了人工作业量;通过污泥自重以及本装备的自行挤压结构等功能进行污泥浓缩,能耗低,成本低,节能环保;无沉淀积料现象,内部液-固分离流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