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

发布时间:2018-3-8 10:21:09

  申请日2016.05.04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IPC分类号G05B1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属于废水处理、环境管理领域。它包括智能排放系统、强制排放系统、回流系统和智能实时控制系统,其中,智能排放系统内的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入端与回流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智能实时控制系统、回流系统的输入端和强制排放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强制排放系统的输出端与智能排放系统内的公共管网的输入端连接。智能排放系统由企业排放水池、电磁阀I、电磁流量计、止回阀、明杆闸阀和公共管网依次连接构成。强制排放系统包括电磁阀II,电磁阀II的一端与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出端连通,电磁阀II的另一端与公共管网的输入端连通。它实现了污水排放的科学化管理和调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排放系统(A)、强制排放系统(B)、回流系统(C)和智能实时控制系统(D),其中,智能排放系统(A)内的企业排放水池(1)的输入端与回流系统(C)的输出端连接,企业排放水池(1)的输出端分别与智能实时控制系统(D)、回流系统(C)的输入端和强制排放系统(B)的输入端连接,强制排放系统(B)的输出端与智能排放系统(A)内的公共管网(12)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排放系统(A)由企业排放水池(1)、电磁阀I(7)、电磁流量计(8)、止回阀(10)、明杆闸阀(11)和公共管网(12)依次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强制排放系统(B)包括电磁阀II(18),电磁阀II(18)的一端与企业排放水池(1)的输出端连通,电磁阀II(18)的另一端与公共管网(12)的输入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回流系统(C)包括电磁阀III(19),电磁阀III(19)的一端分别与电磁阀II(18)的一端和企业排放水池(1)的输出端连通,电磁阀III(19)的另一端与企业排放水池(1)的输入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实时控制系统(D)包括自动检查控制系统(14)和企业总量核算系统(15),自动检查控制系统(14)的输入端分别与企业排放水池(1)的输出端和电磁流量计(8)连接,自动检查控制系统(14)的输出端分别与企业总量核算系统(15)、电磁阀I(7)、电磁阀II(18)和电磁阀III(19)连接。

  说明书

  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环境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容量(environment capacity)又称环境负载容量、地球环境承载容量或负荷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最大限度。环境容量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2015年1月1日起中国推行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执行环境容量的控制和管理是国家环保政策的重要抓手。排污许可证包括了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总量,进行排放要求,并且规定了排放方式、排放时间、排放去向环境管理要求。

  但是对于排污企业废水水量、水质难以实时监控,事故风险防范性差和污染物总量分配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环保制度的执行的力度和科学性。目前企业排污情况的监管和控制具有经验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103766273B,公开日:2016-01-20,公开了一种对虾精养池塘的自动排污系统及方法;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102621939B,公开日:2016-01-27,公开了一种工业锅炉水质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装置和方法;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104481021B,公开日:2016-02-10,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污水收集装置及方法;以上专利文献均存在的不足是:一方面并未涉企业污水排放的COD、氨氮、pH、盐分等污染物浓度和总量的控制,另一方面更未有涉及事故条件或是检修情况下,企业的污水排放的实际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5278492 A,公开日:2016.01.27,公开了一种区域排污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区域污染源智能环境在线监管子系统、城市污水输送智能监管子系统、河涌流域环境污染源智能监管子系统以及信息共享层,其中,区域污染源智能环境在线监管子系统用于监控作为污染源的排污企业;城市污水输送智能监管子系统用于进行输送管道的监控;河涌流域环境污染源智能监管子系统用于监控河涌断面的异常情况,所述三个子系统向信息共享层发送监测数据,并利用信息共享层的监测数据来确定异常排污事故的区域、时间以及污染源。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可以从污水的产生、输送、净化到排放,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其不足之处在于,该专利中检测企业和河流的流量和水质数据(COD、PH值、氨氮、重金属),用于预警和预测,并没有进一步对企业的排放水做进一步处理和控制,所实现的功能不同。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104199407A,公开日:2014-12-10,公开了一种智能IC卡排污总量监测控制系统,属于排污智能监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监控子站将排污总量指标以IC卡的形式输入刷卡控制器,真实反映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处理设施运行工况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IC卡实时扣减排污总量指标,实现了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总量削减和排污权交易功能。本发明对排污企业实施IC卡排污总量控制管理系统,规范企业排污管理,避免超总量排污现象发生;只要将排污总量管理IC卡在刷卡式总量监控仪上轻轻一刷,企业能够排放多少污染物,已经排放多少污染物,还剩多少排放量,超排多少污染物,便一目了然。实现对企业环境管理从浓度控制向浓度、总量双控制的转变,将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和服务水平。其不足之处在于,该专利解决的是排污监控的问题,对于企业废水强制排放和不达标情况下的废水回流等问题并没有涉及。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排污企业废水水量、水质难以实时监控,事故风险防范性差和污染物总量分配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它实现了污水排放的科学化管理和调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排放系统、强制排放系统、回流系统和智能实时控制系统,其中,智能排放系统内的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入端与回流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智能实时控制系统、回流系统的输入端和强制排放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强制排放系统的输出端与智能排放系统内的公共管网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排放系统由企业排放水池、电磁阀I、电磁流量计、伸缩接头、止回阀、明杆闸阀和公共管网通过污水管和90°弯头依次连接构成。

  优选地,强制排放系统包括电磁阀II,电磁阀II的一端与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出端连通,电磁阀II的另一端与公共管网的输入端连通。

  优选地,回流系统包括电磁阀III,电磁阀III的一端分别与电磁阀II的一端和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出端连通,电磁阀III的另一端与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入端连通。

  优选地,智能实时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检查控制系统和企业总量核算系统,自动检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分别与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出端和电磁流量计连接,自动检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企业总量核算系统、电磁阀I、电磁阀II和电磁阀III连接。

  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构建以上所述的一种智能接管污水控制系统;

  第二步、关闭电磁阀II;

  第三步、智能排放系统中的企业排放水池内的污水通过管道依次流经设置在管道上的污水管、90°弯头、电磁阀I、电磁流量计、止回阀和明杆闸阀,进入到公共管网中;

  第四步、自动检查控制系统从企业排放水池的输出端采集污水,并进行污水水质指标分析,同时,电磁流量计的流量数据输送到自动检查控制系统;

  第五步、自动检查控制系统将污水水质指标和流量数据输送到企业总量核算系统内;

  第六步、企业总量核算系统将流量和污水水质指标的乘积与企业总量核算系统预先设定的时间排放总量进行比较;

  第七步、比较的结果若超过允许排放总量,企业总量核算系统向自动检查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自动检查控制系统立即关掉电磁阀I,启动电磁阀III,使得超标废水回流至企业排放水池;若没有超过允许排放总量,则不动作。

  优选地,第六步中,时间排放总量包括月排放总量和年排放总量;其中,

  企业逐日实际污染物总量M1=污染物浓度×流量;

  企业逐月实际污染物总量M2=该企业所有逐日污染物总量M1之和;

  企业全年实际污染物总量M3=该企业所有逐月污染物总量M2之和;

  企业全年额定污染物总量G3;

  企业逐月额定平均污染物总量G2=G3/12。

  优选地,第四步中分析得到的污水水质指标,即是第六步中的污染物浓度,包括CODcr、氨氮、pH和盐分。

  优选地,第七步中,比较的结果若超过允许排放总量,企业总量核算系统会报警。

  优选地,当出现应急事故或是电磁流量计检修的情况下,关掉电磁阀I和电磁阀III,启动电磁阀II,保证企业废水的及时排放。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一种实时监控、自动化程度高、污染物总量合理控制、价格低廉的企业污水控系统及方法;

  (2)通过高度智能、互联的智能监控与预警应急系统,形成实时、立体化环境管理格局,最终实现企业废水排放信息数据的准确、标准化、动态化的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企业排污的有效管理,最大限度让达标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缓解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和排放的压力;

  (3)本发明实现了全程智能、自动控制,减少人为干预,体现客观、公正、透明的管理理念,易于环保监测部门执法;

  (4)本发明能够实现企业污水排放满足地方和国家标准,从月排放总量和年排放总量的角度出发,规划企业污水排放,一旦企业排放超标废水,启动回流系统C(即动电磁阀III,使得超标废水回流至企业排放水池),便于企业重新对排放的超标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水质指标达标后再排放,这种机制一方面有效防止超标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废水排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5)本发明实现了对企业污水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包括CODcr、氨氮、pH和盐分)的控制,其控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检查控制系统采集各个企业的排放污水,并进行污水水质指标分析,将分析结果输送到企业总量核算系统中,企业总量核算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污水水质考察指标的单独控制;2)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污水水质考察指标,企业总量核算系统能够实现不同企业的单独精确控制,一旦企业的排放污水指标不满足相应的污水水质标准(不同类型企业的污水排放水质指标的地方和国家标准不同),自动检查控制系统立即关掉电磁阀I,启动电磁阀III,使得超标废水回流至企业排放水池;3)通过企业总量核算系统的这种计算方式,实现了企业污水排放的警报和预测,一旦企业的污水排放出现超标情况,企业总量核算系统会报警,启动回流系统;4)企业总量核算系统和自动检查控制系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污水排放量计划提供了有效指导,便于企业开展年度生产经营活动计划,对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6)本发明结合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秉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原则,以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工作重点,考虑到在企业发生事故条件或是检修情况下,企业的污水排放的实际问题,当出现应急事故或是电磁流量计检修的情况下,关掉电磁阀I和电磁阀III,启动电磁阀II,保证企业废水的及时排放,从而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7)本发明所检测的数据通过电动阀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预警和预测的功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