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3-8 9:54:43

  申请日2016.05.11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具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草甘膦回收、物化处理、生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本发明在处理草甘膦生产废水的同时,回收了草甘膦,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且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草甘膦回收:将废水进行过滤预处理,除去废水中不溶物杂质,然后将过滤后的废水送至第一调节池,添加生石灰,调节pH7~10,搅拌0.5~2h,过滤,分离滤渣和预处理废水,在滤渣中添加盐酸,调节pH2~3,过滤,得草甘膦钙盐,添加PCW软化剂可得草甘膦浓缩液,过滤烘干得草甘膦;

  (2)物化处理:将预处理废水送至第二调节池,调节池内废水pH3~5,然后将废水提升进入Fe/Cu微电解池内,反应时间为2~5h,然后再送入Fenton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处理,反应时间为2~5h;

  (3)生化预处理:将步骤(2)处理的废水引入第一混凝沉淀池,然后再将废水提升至第三调节池,调节废水pH为7.5~9;

  (4)生化处理:将生化预处理后的废水送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停留0.5~2天后将废水引入缺氧生化池,停留1~2天后将废水送至好氧反应器中,停留1~2.5天后引入二沉池中,将二沉池内的污泥回流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再次处理,上清水引入下一工序;

  (5)深度处理:将步骤(4)的上清水引入第二混凝沉淀池,向池内添加聚合硫酸铝,反应时间0.5~1天后将水引入活性炭吸附池内,停留0.5~1.5天后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8%~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池内设置曝气管,并进行鼓风曝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池底设置循环泵布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缺氧生化池内设置穿孔曝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好氧反应器内设置高效生物填料。

  说明书

  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芽后灭生性除草剂,是目前国内除草剂产量最大的品种。草甘膦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甘氨酸法,二是亚氨基二乙酸法(IDA法),无论哪一种生产工艺,草甘膦废水的产生都不可避免。草甘膦生产废水属于有毒有害的工业生产废水,具有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含盐量高等特点,废水的主要成分是草甘膦、甲醛、甲醇、催化剂以及其它盐类等杂质,有许多是不可生物降解物或者对生物抑制物。以前可以生产10%草甘膦水剂时,废水中的草甘膦可以直接用于低浓度的水剂中,没有浪费,由此带来的废水处理及环境污染问题没有这么严峻。自从农业部1158号文件出台,明确规定停止批准有效成分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水剂登记,蒸发浓缩草甘膦母液后调配成低浓度水剂已受到国家政策的禁止,草甘膦厂家面临产品转型,草甘膦废水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成为行业的共性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草甘膦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回收利用草甘膦的同时,又能有效治理废水,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成本低且回收率高的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具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草甘膦回收:将废水进行过滤预处理,除去废水中不溶物杂质,然后将过滤后的废水送至第一调节池,添加生石灰,调节pH7~10,搅拌0.5~2h,过滤,分离滤渣和预处理废水,在滤渣中添加盐酸,调节pH2~3,过滤,得草甘膦钙盐,添加PCW软化剂可得草甘膦浓缩液,过滤烘干得草甘膦;

  (2)物化处理:将预处理废水送至第二调节池,调节池内废水pH3~5,然后将废水提升进入Fe/Cu微电解池内,反应时间为2~5h,然后再送入Fenton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处理,反应时间为2~5h;

  (3)生化预处理:将步骤(2)处理的废水引入第一混凝沉淀池,然后再将废水提升至第三调节池,调节废水pH为7.5~9;

  (4)生化处理:将生化预处理后的废水送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停留0.5~2天后将废水引入缺氧生化池,停留1~2天后将废水送至好氧反应器中,停留1~2.5天后引入二沉池中,将二沉池内的污泥回流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再次处理,上清水引入下一工序;

  (5)深度处理:将步骤(4)的上清水引入第二混凝沉淀池,向池内添加聚合硫酸铝,反应时间0.5~1天后将水引入活性炭吸附池内,停留0.5~1.5天后出水。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8%~28%。

  优选地,第一调节池内设置曝气管,并进行鼓风曝气。

  优选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池底设置循环泵布水装置。

  优选地,缺氧生化池内设置穿孔曝气管。

  优选地,好氧反应器内设置高效生物填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处理草甘膦生产废水的同时,回收了草甘膦,草甘膦的回收率为70~76%,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且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