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12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IPC分类号C02F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包括预热储存罐、混合循环管道、过渡釜、热水解管道和闪蒸罐,该预热储存罐具有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和输出口,该混合循环管道连接在该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之间,该过渡釜连接在该预热储存罐的输出口和该热水解管道一端之间,该闪蒸罐连接该热水解管道另一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储存罐、混合循环管道、过渡釜、热水解管道和闪蒸罐,该预热储存罐具有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和输出口,该混合循环管道连接在该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之间,该过渡釜连接在该预热储存罐的输出口和该热水解管道一端之间,该闪蒸罐连接该热水解管道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热水解管道为循环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循环管道具有外壳,该外壳内设有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循环管道外周面具有夹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循环管道的外壁为螺纹管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循环管道具有设定的循环回流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热水解管道具有设定的循环回流比。
说明书
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常规的污泥处理可包括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多种类型。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和人们对已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局限性的进一步认识,许多更经济、更合理的污泥处理新技术一直被提出,其中一种是污泥水解热干化技术。污泥水解热干化技术通过将污泥加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污泥中的粘性有机物水解,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可以同时改善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性能。随水热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增加,颗粒碰撞增大,颗粒间的碰撞导致了胶体结构的破坏,使束缚水和固体颗粒分离。经过水热处理的污泥在不添加絮凝剂的情况下机械脱水的含水率大幅度降低。
图1是一种现有的热水解设备结构图,参考图1所示,热水解设备10包括预热釜11、热水解釜12和闪蒸釜13,三者依次连接。将污泥在预热釜11中完成搅拌和预热,然后传送到热水解釜12完成热水解反应,最后通过闪蒸进入闪蒸釜13。
目前的热水解设备普遍采用釜式结构,釜式反应器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在反应釜之间批次进行反应,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热水解反应器的运作成本。同时,反应釜之间的污泥传送也会出现热能损耗,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污泥传输过程中的热量丢失。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热水解反应设备,包括预热储存罐、混合循环管道、过渡釜、热水解管道和闪蒸罐,该预热储存罐具有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和输出口,该混合循环管道连接在该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之间,该过渡釜连接在该预热储存罐的输出口和该热水解管道一端之间,该闪蒸罐连接该热水解管道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热水解管道为循环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混合循环管道具有外壳,该外壳内设有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混合循环管道外周面具有夹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混合循环管道的外壁为螺纹管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混合循环管道具有设定的循环回流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热水解管道具有设定的循环回流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污泥处理的连续性,扩大了污泥处理的量,减少了污泥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丢失,提高了热水解设备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