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4.29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IPC分类号E03F5/22
摘要
一种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污水提升装置的残渣储存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等设置在集水箱内,安装和清洗不方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渣储存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设置在集水箱的外侧,所述残渣储存器与集水箱之间设有过滤器,所述残渣储存器底部侧边还设有排污口。其优点在于将残渣储存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设置在集水箱的外侧,安装连接更加容易,同时在残渣储存器底部侧边还设有排污口,方便清洗,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包括集水箱(1)、排污泵(2)、残渣储存器(3)、进水管道(4)、排水管道(5)、反冲洗管道(6);
所述进水管道(4)一端连接污水源,另一端连接残渣储存器(3),所述进水管道(4)上还设有第一止回阀(8);
所述排水管道(5)一端连接残渣储存器(3);
所述排污泵(2)设置在集水箱(1)内,并通过反冲洗管道(6)连接残渣储存器(3);
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渣储存器(3)、进水管道(4)、排水管道(5)均设置在集水箱(1)的外侧,所述残渣储存器(3)与集水箱(1)之间设有过滤器(7),所述残渣储存器(3)底部侧边还设有排污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7)为一块带过滤孔的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渣储存器(3)设有2个,所述进水管道(4)、排水管道(5)均呈三通式管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泵(2)设置2个,通过反冲洗管道(6)与2个残渣储存器(3)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自动耦合器(10),所述自动耦合器(10)分别与排污泵(2)和反冲洗管道(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耦合器(10)与反冲洗管道(6)之间设有第二止回阀(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内还设有液位控制器(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靠近上方的位置设有溢流口(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底部还设有排污阀(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顶部还设有密封盖(15),所述密封盖(15)上设有拉手(16)。
说明书
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提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提升装置是将排污泵、集水箱、控制装置以及相关管件阀门组成的一套系统,用于提升和输送低于下水道市政管网的废污水,有效解决或避免传统集水坑存在的问题。
污水提升装置工作原理是废污水通过入口流入,经过滤网实现渣水分离,残渣进入残渣储存器,水则流入集水箱,当水位达到指定位置时,启动排污泵进行冲洗,将水及残渣从出口排出,实现污水提升。
现有的污水提升装置中,其残渣储存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设置在集水箱内,不仅安装不方便,而且清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解决现有污水提升装置的残渣储存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等设置在集水箱内,安装和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式管路污水提升装置,包括集水箱、排污泵、残渣储存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反冲洗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一端连接污水源,另一端连接残渣储存器,所述进水管道上还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排水管道一端连接残渣储存器;所述排污泵设置在集水箱内,并通过反冲洗管道连接残渣储存器;所述残渣储存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设置在集水箱的外侧,所述残渣储存器与集水箱之间设有过滤器,所述残渣储存器底部侧边还设有排污口。
所述过滤器为一块带过滤孔的钢板。
所述残渣储存器设有2个,所述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均呈三通式管道结构。
所述排污泵设置2个,通过反冲洗管道与2个残渣储存器对应连接。
还设有自动耦合器,所述自动耦合器分别与排污泵和反冲洗管道连接。
所述自动耦合器与反冲洗管道之间设有第二止回阀。
所述集水箱内还设有液位控制器。
所述集水箱靠近上方的位置设有溢流口。
所述集水箱底部还设有排污阀。
所述集水箱顶部还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将残渣储存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均设置在集水箱的外侧,安装连接更加容易,同时在残渣储存器底部侧边还设有排污口,方便清洗,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