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污泥脱水技术

发布时间:2018-3-6 16:24:12

  申请日2016.05.13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前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装置,它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部一侧设有主传动装置,在所述主传动装置旁设有接线盒,所述主传动装置通过上磙子链和介轮装置相连,所述介轮装置通过下磙子链与第四脱水辊相连,在所述第四脱水辊旁依次水平设有第三脱水辊、第二脱水辊和第一脱水辊,在所述第四脱水辊侧上方设有第五脱水辊,所述第四脱水辊、第三脱水辊、第二脱水辊和第一脱水辊的辊筒直径依次增大。本实用新型处理效果好,整体密封,运行平稳可靠。

  权利要求书

  1.带前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部一侧设有主传动装置(2),在所述主传动装置(2)旁设有接线盒(3),所述主传动装置(2)通过上磙子链(4)和介轮装置(5)相连,所述介轮装置(5)通过下磙子链(6)与第四脱水辊(7)相连,在所述第四脱水辊(7)旁依次水平设有第三脱水辊(8)、第二脱水辊(9)和第一脱水辊(10),在所述第四脱水辊(7)侧上方设有第五脱水辊(11),所述第四脱水辊(7)、第三脱水辊(8)、第二脱水辊(9)和第一脱水辊(10)的辊筒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脱水辊(10)与张紧装置Ⅰ(12)相连,在所述张紧装置Ⅰ(12)下方设有张紧装置Ⅲ(13),在所述张紧装置Ⅰ(12)上方设有进泥管(14),在所述进泥管(14)进口端设有絮凝装置(15),所述进泥管(14)另一端设在布料框(16)内,在所述布料框(16)下方设有托辊(17),在所述主传动装置(2)下方设有张紧装置Ⅱ(18),在所述张紧装置Ⅱ(18)旁设有上卸料辊(19),在所述上卸料辊(19)上设置上卸料装置(20),所述上卸料辊(19)与第五脱水辊(11)相连,在所述第五脱水辊(11)、第四脱水辊(7)、第三脱水辊(8)、第二脱水辊(9)、第一脱水辊(10)、张紧装置Ⅰ(12)、托辊(17)和上卸料辊(19)上设有上滤带(21),在所述上卸料辊(19)下方设有下卸料辊(22),在所述下卸料辊(22)上设有下卸料装置(23),在所述第五脱水辊(11)下方设有导辊Ⅰ(24),在所述第四脱水辊(7)下方设有张紧装置Ⅳ(25),在所述张紧装置Ⅲ(13)下方设有导辊Ⅱ(26),在所述导辊Ⅱ(26)下方设有导辊Ⅲ(27),在所述下卸料辊(22)、导辊Ⅰ(24)、张紧装置Ⅳ(25)、导辊Ⅲ(27)、导辊Ⅱ(26)、张紧装置Ⅲ(13)、第一脱水辊(10)、第二脱水辊(9)、第三脱水辊(8)、第四脱水辊(7)和第五脱水辊(11)上设有下滤带(28),在所述第一脱水辊(10)、第二脱水辊(9)、第三脱水辊(8)、第四脱水辊(7)和第五脱水辊(11)下方设有下接液盘(29),在所述布料框(16)下方设有上接液盘(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张紧装置Ⅱ(18)一侧的上滤带(21)旁设有上清洗装置(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辊Ⅲ(27)一侧的下滤带(28)旁设有下清洗装置(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全密封机架。

  说明书

  带前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泥脱水装置,结构设置不合理,整体运行状况不理想,普遍存在操作不便,处理效果差等问题,由于不带前絮凝装置,给后续污泥脱水带来极大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在工作过程中,污泥会掉出装置外,工作环境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整体密封,运行平稳可靠的带前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前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装置,它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部一侧设有主传动装置,在所述主传动装置旁设有接线盒,所述主传动装置通过上磙子链和介轮装置相连,所述介轮装置通过下磙子链与第四脱水辊相连,在所述第四脱水辊旁依次水平设有第三脱水辊、第二脱水辊和第一脱水辊,在所述第四脱水辊侧上方设有第五脱水辊,所述第四脱水辊、第三脱水辊、第二脱水辊和第一脱水辊的辊筒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脱水辊与张紧装置Ⅰ相连,在所述张紧装置Ⅰ下方设有张紧装置Ⅲ,在所述张紧装置Ⅰ上方设有进泥管,在所述进泥管进口端设有絮凝装置,所述进泥管另一端设在布料框内,在所述布料框下方设有托辊,在所述主传动装置下方设有张紧装置Ⅱ,在所述张紧装置Ⅱ旁设有上卸料辊,在所述上卸料辊上设置上卸料装置,所述上卸料辊与第五脱水辊相连,在所述第五脱水辊、第四脱水辊、第三脱水辊、第二脱水辊、第一脱水辊、张紧装置Ⅰ、托辊和上卸料辊上设有上滤带,在所述上卸料辊下方设有下卸料辊,在所述下卸料辊上设有下卸料装置,在所述第五脱水辊下方设有导辊Ⅰ,在所述第四脱水辊下方设有张紧装置Ⅳ,在所述张紧装置Ⅲ下方设有导辊Ⅱ,在所述导辊Ⅱ下方设有导辊Ⅲ,在所述下卸料辊、导辊Ⅰ、张紧装置Ⅳ、导辊Ⅲ、导辊Ⅲ、张紧装置Ⅲ、第一脱水辊、第二脱水辊、第三脱水辊、第四脱水辊和第五脱水辊上设有下滤带,在所述第一脱水辊、第二脱水辊、第三脱水辊、第四脱水辊和第五脱水辊下方设有下接液盘,在所述布料框下方设有上接液盘。

  在所述张紧装置Ⅱ一侧的上滤带旁设有上清洗装置。

  在所述导辊Ⅲ一侧的下滤带旁设有下清洗装置。

  所述机架为全密封机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采用四组张紧装置,实现对滤带的全方面纠偏,保证工作平稳安全进行,采用四组水平设置的脱水辊以及另外一组衔接脱水辊,保证污泥脱水效果好,脱水效率高,采用上卸料辊、下卸料辊及卸料装置,卸料及时方便,采用上清洗装置和下清洗装置,清洗效果好,采用上接液盘和下接液盘,确保整体良好运行,采用全密封机架,工作环境好,本装置使用安全,故障率少,维修方便,可以长时间持续工作,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