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4.30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箱,包括处理箱本体,所述处理箱本体上侧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处理箱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处理箱本体两侧上设置有第一排料罩,所述每一个排料罩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所述搅拌叶片一侧与从动轮同轴布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处理箱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污门,所述排污门外侧设置有第二排料罩,所述排污门与第二排料罩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药液与污水混合均匀,有效的提高了沉降效果,同时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可以实现过滤,当沉降后,调节杆长度调节实现第二排料罩的开启,便于沉降物的排出,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箱,包括处理箱本体(1),所述处理箱本体(1)上侧设置有密封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本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3),所述处理箱本体(1)两侧上设置有第一排料罩(101),所述每一个排料罩(101)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第二过滤网(5),所述搅拌叶片(3)一侧与从动轮(6)同轴布置,所述从动轮(6)通过皮带与主动轮(7)相连接,所述主动轮(7)与驱动电机(8)相连接,所述处理箱本体(1)底部设置有排污门(9),所述排污门(9)外侧设置有第二排料罩(102),所述排污门(9)与第二排料罩(102)之间设置有调节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第二过滤网(5)分别镶嵌在处理箱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8)与处理箱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0)与处理箱本体(1)之间为铰接连接。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箱。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
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第一类: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第二类: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第三类:商业污水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水。如餐饮污水。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
现有污水在净化过程中一般只靠搅拌与药液的配合来实现污水中重金属以及污染物的沉降,但是现有的处理箱污水药液注入后靠自然散开速度慢,导致药液与污水混合不均匀,影响沉降,同时沉降后,沉降物不易排出,影响污水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箱,包括处理箱本体,所述处理箱本体上侧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处理箱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处理箱本体两侧上设置有第一排料罩,所述每一个排料罩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所述搅拌叶片一侧与从动轮同轴布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处理箱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污门,所述排污门外侧设置有第二排料罩,所述排污门与第二排料罩之间设置有调节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分别镶嵌在处理箱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与处理箱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与处理箱本体之间为铰接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搅拌叶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与调节杆,这样在工作时,从将污水加入到处理箱内部,此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从动轮旋转,带动搅拌叶片旋转实现药液与污水混合均匀,有效的提高了沉降效果,同时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可以实现过滤,当沉降后,调节杆长度调节实现第二排料罩的开启,便于沉降物的排出,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