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3-5 16:26:12

  申请日2016.05.30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磁水器、水气混合管、进气管、箱体、排气口、排水管、排污口、生物填料,所述进水管设有磁水器,所述进水管连接水气混合管,所述进气管连接在水气混合管的上端,所述水气混合管内径大于进水管内径,所述箱体连通水气混合管、排气口、排水管、排污口,所述生物填料均匀分布在箱体内。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过水增氧,为箱体生物填料上的生物菌提供爆气,不用耗费电力等能源。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磁水器、水气混合管、进气管、箱体、排气口、排水管、排污口、生物填料,所述进水管设有磁水器,所述进水管连接水气混合管,所述进气管连接在水气混合管的上端,所述水气混合管内径大于进水管内径,所述箱体连通水气混合管、排气口、排水管、排污口,所述生物填料均匀分布在箱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水器为两块强磁磁铁,两块磁铁以正负极方向平行按装在进水管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下出口至少要高于箱体40厘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内径为水气混合管内径的30%-7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连通水气混合管、排气口、排水管、排污口。

  说明书

  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江河湖泊环境污染情况日益加重,而且时有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如生活污水直排、蓝藻爆发等。在治理环境污染和处理生活污水直排事件时急需在事发水域采取有效措施,现有的装置通常利用能源作为动力让水在原池中曝气或水泵提水循环,一是浪费能源,二是曝气效果不好,三是只对水体增氧没有对水中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曝气装置和水泵提水循环不能对水体进行有效处理,一是浪费能源,二是曝气效果不好,三是只对水体增氧没有对水中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磁水器、水气混合管、进气管、箱体、排气口、排水管、排污口、生物填料,所述进水管设有磁水器,所述进水管连接水气混合管,所述进气管连接在水气混合管的上端,所述水气混合管内径大于进水管内径,所述箱体连通水气混合管、排气口、排水管、排污口,所述生物填料均匀分布在箱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设有磁水器,所述磁水器为两块强磁磁铁以正负极方向平行按装在进水管的两侧。所述进水管下出口至少要高于箱体40厘米,所述进水管内径为水气混合管内径的30%-70%。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连接在水气混合管的上端,进气管内径要大于进水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连通水气混合管、排气口、排水管、排污口,排水管内径要大于水气混合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填料均匀分布在箱体内。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将河湖污水通过采集泵或拦河坝收集进入处理装置,污水经过磁水器被分解为小分子水使之提高溶解度,然后流入水气混合管,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进气管进入的气体带入箱体,利用空气与水体充分接触来达到爆气增氧的目的,同时水体和空气又与生物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接处,达到水体增氧和生物降解污染物的两种效果,从而改善水体指标,提高环境质量。

  2、本发明利用磁水器磁化污水,使污水由大分子水转化为小分子水,提高水体溶氧能力,使曝气操作更加快捷简单。

  3、本发明利用生物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降解水中污染物,提高水体质量,使水体处理更生态。

  4、本发明均采用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使用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