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浮岛污水净化景观技术

发布时间:2018-3-5 15:09:40

  申请日2016.05.16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包括浮岛框架,所述浮岛框架内设有容腔,容腔内设有布膜,容腔的上部设有上部浮岛区,上部浮岛区内设有浮岛生物处理器,容腔内设有沉箱生物处理器,沉箱生物处理器包括滤食性水生动物及沉水植物网;容腔的底层设有活性炭及滤食性动物,容腔的侧壁上设有内设有滤食性动物的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的顶部设有滤食性动物吸附块,容腔的底部设有LED光源及通气孔,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可根据使用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方式,可悬浮、沉底、拖带移动,操作方便,装备生产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廉,将植物净化和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整个生物浮岛净化污水的能力。

  权利要求书

  1.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岛框架,所述浮岛框架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布膜,所述容腔的上部设有上部浮岛区,所述上部浮岛区内设有浮岛生物处理器,所述容腔内设有沉箱生物处理器,所述浮岛生物处理器包括浮岛景观植物,所述沉箱生物处理器包括位于所述容腔底部的滤食性水生动物以及位于所述容腔两侧的沉水植物网,所述沉水植物网上设有沉水植物;所述容腔的底层设有活性炭以及滤食性动物,所述容腔的侧壁上设有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内设有滤食性动物,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滤食性动物吸附的滤食性动物吸附块,所述容腔的底部还设有LED光源以及与外部通气系统连通的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网竖向悬挂在所述容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左侧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养鱼层,所述养鱼层与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相对布置,所述养鱼层位于所述布膜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与所述布膜之间设有渔网保护层,所述渔网保护层位于所述养鱼层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膜包括若干个竖向布置在所述容腔内的无纺布条,且所述布膜的内端连接有生物质焦层。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景观植物的下端连接有水培种植槽,所述水培种植槽嵌入在所述上部浮岛区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景观植物包括水生木本植物以及水生草本植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木本植物包括大叶算盘子以及水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草本植物包括美人蕉、长耳膜稃草以及鸢尾。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层和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开关挡网。

  说明书

  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关心,周边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质量和水上自然景观状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城市绿化美化工作的快速发展,景观水体不断增多,由于新鲜水源不足,一些城市内湖、河流或景观水体水质不断恶化,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量生长、鱼类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

  人工浮岛、生物载体、曝气系统是景观水体治理中的常规手段,但现有技术中通常只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即使三者配合使用时也是各自独立存在或将其中两者组合成一个系统,还未出现三部分一体化的系统。

  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浮岛一般都是不可拆卸的,操作不便,装备生产成本高,运行费用也高。

  采用“生物浮岛”“景观”关键词,搜索到62篇相关专利,其中,中国专利206460384552.7涉及环境工程和水处理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水体美化的太阳能微动力自浇灌干式生态浮岛。本发明结合微生物技术、生态浮岛技术和太阳能技术优势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同时,太阳能浇灌装置能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更好的水生态修复效果。该干式浮岛可以种植多种类型的植物,对于丰富 浮岛生态系统、促进鸟类及鱼类到浮岛栖息有着很好的作用,为浮岛转化为自然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中国专利206560583497.9提供了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治理的一体化系统,设水体中,包括人工浮岛、曝气系统和生物载体,所述曝气系统和生物载体均一体化地设在人工浮岛中,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所述曝气主管有复数个并均通过空气输送总管与鼓风机连通,各曝气主管沿人工浮岛水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曝气支管连接在曝气主管上,所述曝气支管有复数个,各曝气支管沿曝气主管平行间隔设置,并从人工浮岛的底部向水中延伸,所述生物载体从人工浮岛上向水中延伸并间隔排布。

  上述专利的结构均无法根据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景观装置的方式。

  因此要必要涉及一种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实现根据使用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方式,可悬浮、沉底、拖带移动,操作方便,装备生产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浮岛无法根据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景观装置的方式并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包括浮岛框架,所述浮岛框架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布膜,所述容腔的上部设有上部浮岛区,所述上部浮岛区内设有浮岛生物处理器,所述容腔内设有沉箱生物处理器,所述浮岛生物处理器包括浮岛景观植物,所述沉箱生物处理器包括 位于所述容腔底部的滤食性水生动物以及位于所述容腔两侧的沉水植物网,所述沉水植物网上设有沉水植物;所述容腔的底层设有活性炭以及滤食性动物,所述容腔的侧壁上设有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内设有滤食性动物,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滤食性动物吸附的滤食性动物吸附块,所述容腔的底部还设有LED光源以及与外部通气系统连通的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网竖向悬挂在所述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腔左侧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养鱼层,所述养鱼层与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相对布置,所述养鱼层位于所述布膜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容腔与所述布膜之间设有渔网保护层,所述渔网保护层位于所述养鱼层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布膜包括若干个竖向布置在所述容腔内的无纺布条,且所述布膜的内端连接有生物质焦层。

  进一步地,所述浮岛景观植物的下端连接有水培种植槽,所述水培种植槽嵌入在所述上部浮岛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浮岛景观植物包括水生木本植物以及水生草本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木本植物包括大叶算盘子以及水翁。

  进一步地,所述水生草本植物包括美人蕉、长耳膜稃草以及鸢尾。

  进一步地,所述养鱼层和所述竖向滤食性动物养殖层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开关挡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通过在浮岛框架内设置浮岛生物处理器以及沉箱生物处理器,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浮岛生物处理器以及沉箱生物处理器自由组装在框架内,用户可根据使 用现场水位和水深情况,变更组装方式,可悬浮、沉底、拖带移动,操作方便,装备生产成本低,运行费用低廉,将植物净化和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整个生物浮岛净化污水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