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

发布时间:2018-3-4 13:33:30

  申请日2017.10.10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IPC分类号B01D53/84; B01D53/48; C02F1/78; B01D53/7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接触池,所述臭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污水处理单元臭气的臭气收集单元;用于对臭气进行预处理的臭气预处理单元,所述臭气预处理单元与臭氧接触池的臭氧尾气收集器相连通,通过臭氧对臭气进行预处理;和对臭气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处理单元,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填料反应塔,经臭气收集单元收集的臭气经过臭气预处理单元的臭气氧化后进入生物填料反应塔内通过生物处理进行处理后排出。本发明利用臭氧预处理后再由进行生物除臭,使系统得到优化,提升了整体的除臭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接触池,所述臭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污水处理单元臭气的臭气收集单元;用于对臭气进行预处理的臭气预处理单元,所述臭气预处理单元与臭氧接触池的臭氧尾气收集器相连通,通过臭氧对臭气进行预处理;和对臭气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处理单元,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填料反应塔,经臭气收集单元收集的臭气经过臭气预处理单元的臭气氧化后进入生物填料反应塔内通过生物处理进行处理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预处理单元包括与臭氧接触池的臭氧尾气收集器相连通的臭氧输送管道和臭氧破坏器,所述臭氧输送管道包括第一臭氧输送管道和第二臭氧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臭氧输送管道与所述臭气收集单元的臭气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臭氧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臭氧破坏器,所述第一臭氧输送管道和臭气输送管道经预处理反应后和第二臭氧输送管道破坏后的气体汇合后进入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臭气输送管道和臭氧输送管道上设置气体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配气空间,填料层,设置于所述配气空间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的上部的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的上部的排液管,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进气阀,所述排气管道内设置有排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至少分二层,填料采用错开安装,下层填料密集,上层填料疏松,所述填料为复合纤维填料,包括有机生物填料和惰性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填料层上的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的生物填料加药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反应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排液管相连通的缓冲溶液池,用于中和反应后的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反应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上部的高压雾化喷头,所述的高压雾化喷头与外部水源相连通。

  说明书

  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化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设区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70%,将有一大批污水处理厂陆续建成,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大量污染源——臭气。污水处理厂恶臭发生源主要有粗格栅、沉砂池、曝气池、回流泵房、脱水机房及污泥堆场等场所。污水中的恶臭物质向大气扩散受到水温、pH、水质、曝气池的布局设计、厂周边建筑物的密度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座污水处理厂恶臭浓度大小不同。而且恶臭多是无组织排放,即使同一座污水厂,其不同地点恶臭浓度也不同。它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公害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不少发达国家将其作为一种单列公害进行研究,并专项立法实施防治。国外对恶臭污染的治理工作也开展较早,在日本及欧美的多个工业领域中,采用如固定床式活性炭吸附脱臭等技术已有一定历史。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对恶臭的监测与防治,制订了部分恶臭化合物的排放标准(GB 14554-93)和配套的分析方法。

  目前国际国内治理恶臭的手段主要采用:目前国际国内治理恶臭的手段主要采用:1、直接燃烧法;2、催化氧化法;3、臭氧除臭法;4、活性炭吸附法;5、药液喷淋法等等;6、生物除臭法等。但单一处理设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设备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处理气量小,工作不稳定,脱臭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设计合理,能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臭气净化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该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接触池,所述臭气净化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污水处理单元臭气的臭气收集单元;用于对臭气进行预处理的臭气预处理单元,所述臭气预处理单元与臭氧接触池的臭氧尾气收集器相连通,通过臭氧对臭气进行预处理;和对臭气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处理单元,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填料反应塔,经臭气收集单元收集的臭气经过臭气预处理单元的臭气氧化后进入生物填料反应塔内通过生物处理进行处理后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中,所述臭气预处理单元包括与臭氧接触池的臭氧尾气收集器相连通的臭氧输送管道和臭氧破坏器,所述臭氧输送管道包括第一臭氧输送管道和第二臭氧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臭氧输送管道与所述臭气收集单元的臭气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臭氧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臭氧破坏器,所述第一臭氧输送管道和臭气输送管道经预处理反应后和第二臭氧输送管道破坏后的气体汇合后进入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中,臭气输送管道和臭氧输送管道上设置气体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中,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配气空间,填料层,设置于所述配气空间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的上部的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的上部的排液管,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进气阀,所述排气管道内设置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中,所述填料层至少分二层,填料采用错开安装,下层填料密集,上层填料疏松,所述填料为复合纤维填料,包括有机生物填料和惰性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中,还包括用于向填料层上的填料内补充生物填料液的生物填料加药泵。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排液管相连通的缓冲溶液池,用于中和反应后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厂臭氧与臭气协同净化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塔上部的高压雾化喷头,所述的高压雾化喷头与外部水源相连通。

  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臭气进行臭氧预处理除臭后再由生物填料反应塔进行生物除臭,不但使臭氧接触池的尾气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了臭氧能源的浪费,而且还节约了生物填料反应塔设备投入,减少了生物填料反应塔的体积,同时由于增大了生物填料反应塔的气体流量,风阻减少,同时高压雾化喷头使得生物填料反应塔内的湿气更均匀,使得气液接触更加充分,反应更加充分,提升了整体的除臭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