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9.27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IPC分类号C02F1/32; C02F1/467; C02F103/08
摘要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海底门阀箱、压载水阀箱、压载泵、紫外线处理装置、控制装置、恒电流输出装置和金属电极;所述压载泵,用于输出运行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用于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当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用于向所述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所述金属电极用于释放金属离子以灭杀或者驱赶海洋生物。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灭杀海洋生物的同时,还能节省造船的成本和船舶安装设备的空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底门阀箱、压载水阀箱、压载泵、紫外线处理装置、控制装置、恒电流输出装置和金属电极;
所述压载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压载水阀箱连接,用于当接通外部电源时,将海水注入到所述压载水阀箱,并输出运行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载泵电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
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设置于所述压载泵和所述压载水阀箱之间,用于当接通所述外部电源时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连接,还用于当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
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载泵和所述海底门阀箱之间,用于当接通所述外部电源时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
所述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海底门阀箱内,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释放金属离子以灭杀或者驱赶所述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所述海底门阀箱与所述压载水阀箱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当所述压载泵没有输出运行信号时,向所述压载水阀箱注入海水;
所述压载水阀箱,用于对海水进行处理,将海水注入到压载舱和机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位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电位检测装置设置于金属电极上,用于检测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信号,并将检测到的电位差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位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位差信号,并当接收到的电位差信号小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向所述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当接收到的电位差信号大于所述设定数值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水处理阀箱;
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海水处理阀箱内;
所述压载泵通过所述海水处理阀箱将海水注入到所述压载水阀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还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释放氧化物以在所述海底门阀箱和所述压载水阀箱之间的管道以及所述海底门阀箱内表面形成防腐保护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输出的恒定电流信号小于2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包括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为铜电极时,所述第二金属电极为铁电极或铝电极。
8.一种海水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压载泵输出的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所述紫外处理装置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当检测到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以释放金属离子灭杀或者驱赶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包括:
接收电位检测装置发送的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信号;
当检测到所述电位差信号小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电位差信号大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关闭。
说明书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海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上航行的船舶设置有压载舱,船舶需要加载一定量的压载物来保证船体在航行过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浮性。根据作业的要求,船舶经常需要在港口水域或者近海水域进行压载水的压入和排出,因此在压载水过程中,水中含有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病原体等低等生物和一些鱼类、沉积物中常含有的生物碎片、生物孢囊、不溶性硅酸盐等物质会一同进入到压载舱中。当船舶进行压入和排出压载水时,压载水中的生物会流入新的生存地方,开始大量繁殖,从而有可能导致生物入侵、当地生态系统被破坏。不仅如此,海洋生物在船舶管道内附着生长,导致海水管路、阀门、过滤器、各种冷却器和海底门等发生堵塞,造成海水泵、冷却器、热交换器等设备工作效率下降、动力装置燃料消耗增加、设备寿命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个海水系统的工作效益。此外,海洋生物在船舶管道内表面的附着也会导致金属表面形成氧浓差电池,使局部腐蚀加速,很快造成点蚀穿孔。因此,进入船舶管路和压载舱的海水必须经过杀灭海生物的处理。
目前,压载水系统普遍使用两类基本过程处理压载水:物理分离过程,即采用过滤、旋分、凝絮等物理手段将压载水中尺寸大于50um和部分尺寸为10至50um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实现水生生物、大尺寸微生物的分离;生物灭杀过程,具体又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指运用紫外、脱氧、气体注入、超声波气穴等方法杀死微生物;化学法指通过电解海水产生氯化灭火、臭氧灭火或者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剂进行杀死微生物。
现有设备需要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两个系统才能达到灭杀海洋生物,防止海洋生物进入海水管路的功能。为了防止海洋生物进入船舶的管道和压载舱,现阶段船舶上都配备了完全独立、共同工作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但是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的同时使用,对进入船舱内的海水进行了多重处理,缩短了防海生物装置所带电极棒的使用寿命,同时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之间也会相互产生干扰,影响使用效率,造成了船上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可以灭杀海洋生物,还能节省造船的成本和船舶安装设备的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包括海底门阀箱、压载水阀箱、压载泵、紫外线处理装置、控制装置、恒电流输出装置和金属电极;
所述压载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压载水阀箱连接,用于当接通外部电源时,将海水注入到所述压载水阀箱,并输出运行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载泵电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
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设置于所述压载泵和所述压载水阀箱之间,用于当接通所述外部电源时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连接,还用于当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
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载泵和所述海底门阀箱之间,用于当接通所述外部电源时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
所述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海底门阀箱内,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释放金属离子以灭杀或者驱赶所述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所述海底门阀箱与所述压载水阀箱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当所述压载泵没有输出运行信号时,向所述压载水阀箱注入海水;
所述压载水阀箱,用于对海水进行处理,将海水注入到压载舱和机舱。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水处理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压载泵输出的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所述紫外处理装置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当检测到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以释放金属离子灭杀或者驱赶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船舶打压载时,紫外处理装置输出大剂量的紫外线杀死海洋生物,在船舶不打压载时,恒电流输出装置输出恒定的小电流电解金属电极,杀死或者驱赶海洋生物。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代替了现有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两套系统,在实现灭杀和赶走海洋生物的同时,还节约了造船的成本,节省了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所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