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技术推荐:无论进口污水的氨氮含量有多高,均可直接将其降到200mg/L以下,无须生化,即可直接处理至达标排放
申请日2017.09.27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34; C02F101/16;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缺氧池、第一曝气池、第二缺氧池及第二曝气池,采用二级A/O处理,能够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耐氨氮冲击浓度较传统技术提高一倍以上,能够利用原高氨氮废水中含碳有机物作为碳源获得理想的C/N比,不仅能够减少废水处理过程所需额外增加的碳源,同时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运行费用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缺氧池、第一曝气池、第二缺氧池及第二曝气池,步骤如下:
S1,高氨氮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第一缺氧池,与第一曝气池回流的部分第一硝化废水混合,废水中的硝态氨、亚硝态氨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反应,得到第一反硝化废水;
S2,步骤S1中得到的第一反硝化废水,进入第一曝气池,控制硝化条件,使第一曝气池中亚硝酸菌相比硝酸菌形成优势,将NH3-N主要硝化为NO2-,实现短程硝化,得到第一硝化废水,部分第一硝化废水回流进入第一缺氧池;
S3,步骤S2中得到的第一硝化废水,进入第二缺氧池,补充外加碳,第一硝化废水中的硝态氨、亚硝态氨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生成氮气排出并消耗碳有机物,得到第二反硝化废水;
S4,步骤S3中得到的第二反硝化废水,进入第二曝气池,控制废水中较高溶解氧,对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进一步氨化和硝化反应,得到的第二硝化废水,部分第二硝化废水回流进入第二缺氧池,未回流的第二硝化废水进入后续沉降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控制硝化条件为,溶解氧为3~8mg/L,pH为7~9,曝气周期为12~18h,污泥龄为10~18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控制废水中溶解氧为8~12mg/L,pH为7~9,曝气周期为12~18h,污泥龄为10~18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氧池、第一曝气池、第二缺氧池及第二曝气池依次串联关相邻设置。
说明书
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冶金、钢铁等企业,其氨氮主要以铵盐或NH4OH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氨氮废水的NH3-N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会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NO2-是一种致癌物质,还可引起胎儿畸形和破坏备注结合氧的能力。大量的氨氮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刺激藻类等植物过度生长,出现赤湖、赤潮等富营养化的污染现象,其中一些藻类蛋白质毒素可富集在水产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使人中毒。《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氮氮的排放作了严格的规定:一级标准为NH3-N的质量浓度≤15mg/L;二级标准为NH3-N的质量浓度≤25mg/L,目前国内氨氮废水排放达标的企业很少,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氨氮废水的脱氮处理技术,已成为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的重点问题。
现有技术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对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一般装置投资较大,运行费用高,给生产企业的经营增加了较大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二级A/O处理,能够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耐氨氮冲击浓度较传统技术提高一倍以上,能够利用原高氨氮废水中含碳有机物作为碳源获得理想的C/N比,不仅能够减少废水处理过程所需额外增加的碳源,同时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运行费用低。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缺氧池、第一曝气池、第二缺氧池及第二曝气池,步骤如下:
S1,高氨氮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第一缺氧池,与第一曝气池回流的部分第一硝化废水混合,废水中的硝态氨、亚硝态氨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反应,得到第一反硝化废水;
S2,步骤S1中得到的第一反硝化废水,进入第一曝气池,控制硝化条件,使第一曝气池中亚硝酸菌相比硝酸菌形成优势,将NH3-N主要硝化为NO2-,实现短程硝化,得到第一硝化废水,部分第一硝化废水回流进入第一缺氧池;
S3,步骤S2中得到的第一硝化废水,进入第二缺氧池,补充外加碳,第一硝化废水中的硝态氨、亚硝态氨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生成氮气排出并消耗碳有机物,得到第二反硝化废水;
S4,步骤S3中得到的第二反硝化废水,进入第二曝气池,控制废水中较高溶解氧,对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进一步氨化和硝化反应,得到的第二硝化废水,部分第二硝化废水回流进入第二缺氧池,未回流的第二硝化废水进入后续沉降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控制硝化条件为,溶解氧为3~8mg/L,pH为7~9,曝气周期为12~18h,污泥龄为10~18天。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控制废水中溶解氧为8~12mg/L,pH为7~9,曝气周期为12~18h,污泥龄为10~18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缺氧池、第一曝气池、第二缺氧池及第二曝气池依次串联关相邻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二级A/O处理,能够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耐氨氮冲击浓度较传统技术提高一倍以上。
(2)本发明的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二级A/O处理,能够利用原高氨氮废水中含碳有机物作为碳源获得理想的C/N比,不仅能够减少废水处理过程所需额外增加的碳源,同时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运行费用低。
(3)本发明的一种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布置紧凑,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