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31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IPC分类号C02F9/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及工艺,该系统包括超滤、pH调节箱、纳滤膜分离系统,所述纳滤膜分离系统包括纳滤、纳滤水箱、纳滤浓液箱、反渗透、回用水箱和浓水箱;所述超滤连接有pH调节箱,所述pH调节箱连接有纳滤,所述纳滤分别连接有纳滤浓液箱和纳滤水箱,所述纳滤浓液箱还连接至脱硫塔,所述纳滤水箱连接有反渗透,所述反渗透分别连接有回用水箱和浓水箱。本发明采用“纳滤脱硝+蒸发结晶母液回流”分盐工艺,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系统操作弹性大,对进水盐硝比不敏感,可以适应脱硫废水的水质变化;且系统只产出氯化钠结晶盐,无混合废盐产出,得到的氯化钠纯度大于99.5%。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滤、pH调节箱、纳滤膜分离系统,所述纳滤膜分离系统包括纳滤、纳滤水箱、纳滤浓液箱、反渗透、回用水箱和浓水箱;所述超滤连接有pH调节箱,所述pH调节箱连接有纳滤,所述纳滤分别连接有纳滤浓液箱和纳滤水箱,所述纳滤浓液箱还连接至脱硫塔,所述纳滤水箱连接有反渗透,所述反渗透分别连接有回用水箱和浓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输入端来水为前序预处理工艺后的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分离系统中的纳滤膜的表面孔径为0.51nm,膜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对二价离子或高价离子具有很高且稳定的截留率,而对一价离子则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经纳滤后的浓缩液返回脱硫塔,最终形成石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经纳滤后的硫酸根含量低于1000mg/L的渗透液通过纳滤水箱泵送至反渗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纳滤渗透液经反渗透浓缩后,渗透液进入回用水箱,可供给厂区工业水系统或作为锅炉补给水;浓缩液含盐量大于100000mg/L,高含盐的浓缩液供给后续蒸发结晶工艺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来水首先经超滤过滤后,滤除废水中纳米级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大分子物质,然后清水进入pH调节箱,投加一定量盐酸,调节pH至5.5,然后泵送至纳滤膜分离系统;
(2)脱硫废水经纳滤后,富含硫酸根的浓缩液返回脱硫塔,最终形成石膏;析出的硫酸根含量低于1000mg/L的渗透液泵送至反渗透;
(3)纳滤渗透液经反渗透浓缩后,渗透液进入回用水箱,可供给厂区工业水系统或作为锅炉补给水,浓缩液含盐量大于100000mg/L,高含盐的浓缩液供给后续蒸发结晶工艺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经纳滤分盐后的脱硫废水,蒸发结晶产出的氯化钠达到一级工业盐标准,系统没有混合盐产出。
说明书
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法产生的脱硫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Cl-、SO42-、Na+、Ca2+、Mg2+,是典型的高盐、高硬度废水。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大多采用“软化+蒸发结晶”工艺路线,部分项目为了减少蒸发量,在预处理后采用膜浓缩,以减少蒸发负荷。以上零排放项目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和混合盐,这部分副产物成分复杂,利用价值低,只能作为固废处置。所以,现有技术只是实现了“零液体排放”,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系统中产出的污泥,一部分是进水携带的悬浮物沉淀而来,另一部分是在加药软化过程中析出的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组成,目前的处置方法都是将上述混合污泥压滤后填埋,由于脱硫废水悬浮物和硬度较高,产生的污泥量达到80~120kg/吨废水,填埋成本约48~72元/吨废水。
系统中产出的混合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硫酸钠,混合盐没有市场可以消纳,也只能作为固废填埋。脱硫废水蒸发结晶产生的混合废盐量25~50kg/吨废水,填埋成本约50~100元/吨废水,同时,由于无机盐的溶解性非常强,填埋也具有一定风险。
由此可见,目前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只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零排放系统产生的大量固废,只能填埋处理,不仅大幅增加系统运行成本,而且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没有实现真正的零排放,不符合零排放项目初衷。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纳滤脱硝+蒸发结晶母液回流”分盐工艺,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系统操作弹性大,对进水盐硝比不敏感,可以适应脱硫废水的水质变化;且系统只产出氯化钠结晶盐,无混合废盐产出,得到的氯化钠纯度大于99.5%的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及工艺。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系统,包括超滤、pH调节箱、纳滤膜分离系统,所述纳滤膜分离系统包括纳滤、纳滤水箱、纳滤浓液箱、反渗透、回用水箱和浓水箱;所述超滤连接有pH调节箱,所述pH调节箱连接有纳滤,所述纳滤分别连接有纳滤浓液箱和纳滤水箱,所述纳滤浓液箱还连接至脱硫塔,所述纳滤水箱连接有反渗透,所述反渗透分别连接有回用水箱和浓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输入端来水为前序预处理工艺后的废水。
进一步的,所述纳滤膜分离系统中的纳滤膜的表面孔径为0.51nm,膜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对二价离子或高价离子具有很高且稳定的截留率,而对一价离子则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进一步的,经纳滤后的浓缩液返回脱硫塔,最终形成石膏。
进一步的,经纳滤后的硫酸根含量低于1000mg/L的渗透液通过纳滤水箱泵送至反渗透。
进一步的,纳滤渗透液经反渗透浓缩后,渗透液进入回用水箱,可供给厂区工业水系统或作为锅炉补给水;浓缩液含盐量大于100000mg/L,高含盐的浓缩液供给后续蒸发结晶工艺系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脱硫废水分泥、分盐零排放膜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来水首先经超滤过滤后,滤除废水中纳米级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大分子物质,然后清水进入pH调节箱,投加一定量盐酸,调节pH至5.5,然后泵送至纳滤膜分离系统;
(2)脱硫废水经纳滤后,富含硫酸根的浓缩液返回脱硫塔,最终形成石膏;析出的硫酸根含量低于1000mg/L的渗透液泵送至反渗透;
(3)纳滤渗透液经反渗透浓缩后,渗透液进入回用水箱,可供给厂区工业水系统或作为锅炉补给水,浓缩液含盐量大于100000mg/L,高含盐的浓缩液供给后续蒸发结晶工艺系统。
进一步的,经纳滤分盐后的脱硫废水,蒸发结晶产出的氯化钠达到一级工业盐标准,系统没有混合盐产出。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纳滤脱硝+蒸发结晶母液回流”分盐工艺,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系统操作弹性大,对进水盐硝比不敏感,可以适应脱硫废水的水质变化;
2)系统只产出氯化钠结晶盐,无混合废盐产出,得到的氯化钠纯度大于99.5%,达到《GB/T 5462-2003 工业盐》中精制一级工业盐标准,可作为商品销售。省去了混合废盐填埋费用,避免了由于填埋不当导致混合盐二次溶解的风险;
3)采用“纳滤脱硝+蒸发结晶母液回流”分盐工艺,将高硫酸根浓度的纳滤浓缩液回排至脱硫塔,低硫酸根浓度的纳滤渗透液经反渗透浓缩后蒸发结晶,通过母液回流控制蒸发结晶系统硫酸钠浓度范围3.5%~4%,产出的结晶盐为纯度99.5%以上的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