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6.12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IPC分类号C02F11/12; 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在一起的侧板,侧板包围底板;侧板的上沿向外弯折成90°,且侧板的一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设置于侧板高度的1/3~2/3处;底板上平行设置有至少两个溢流墙,相邻两个溢流墙之间设有折流墙;溢流墙、折流墙均连接相对的侧板;溢流墙的高度低于侧板的高度,溢流墙的高度由远离出水口侧向出水口侧逐个降低;折流墙的下缘设置于溢流墙上缘的下侧,折流墙的上缘设置于溢流墙上缘的上侧。该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利用多次沉降,有效解决了清洗池底部易于污堵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的侧板,所述侧板包围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上沿向外弯折成90°,且侧板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侧板高度的1/3~2/3处;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至少两个溢流墙,相邻两个溢流墙之间设有折流墙,所述溢流墙的高度由远离出水口侧向出水口侧逐个降低;所述溢流墙、折流墙均连接相对的侧板;所述溢流墙的高度低于所述侧板的高度;所述折流墙的下缘设置于所述溢流墙上缘的下侧,所述折流墙的上缘设置于所述溢流墙上缘的上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墙的高度为所述侧板高度的1/2~4/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墙下沿的高度处于所述侧板高度的1/3~2/5处;所述折流墙上沿的高度处于所述侧板高度的3/5~9/10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侧板由依次连接的板I、板II、板III和板IV组成。
说明书
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浆性能实验结束后,实验器具要在清洗池中进行清洗,目前虽然在清洗池底部安装了一个沉降池用来沉降污水中的水泥颗粒,防止堵塞下水管道,但随着水泥浆性能实验的增多,实验器具的清洗工作也越来越频繁,加上安置在清洗池底部的沉降池较为笨重,而且不易拆洗,清洗很难彻底,因此,经常发生水泥浆堵死下水管道的问题。水泥浆一旦堵塞了下水管道,疏通起来十分困难,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给生产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其利用多次沉降,有效解决了清洗池底部易于污堵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的侧板,所述侧板包围底板;所述侧板的上沿向外弯折成90°,且侧板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侧板高度的1/3~2/3处;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至少两个溢流墙,相邻两个溢流墙之间设有折流墙,所述溢流墙的高度由远离出水口侧向出水口侧逐个降低;所述溢流墙、折流墙均连接相对的侧板;所述溢流墙的高度低于所述侧板的高度;所述折流墙的下缘设置于所述溢流墙上缘的下侧,所述折流墙的上缘设置于所述溢流墙上缘的上侧。
优选,所述溢流墙的高度为所述侧板高度的1/2~4/5。
再优选,所述折流墙下沿的高度处于所述侧板高度的1/3~2/5处;所述折流墙上沿的高度处于所述侧板高度的3/5~9/10处。
所述底板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侧板由依次连接的板I、板II、板III和板IV组成。
该可拆卸的水泥浆污泥沉降装置的侧板架在清洗池上侧,出水口与清洗池的侧壁有一定间距,且其底板与清洗池的底有一定间距,该装置远离出水口侧的侧板与清洗池侧壁相切,入水口设置于远离出水口侧的溢流墙与侧板之间,且在此空间内进行清洗,清洗水经过第一面溢流墙后,水流经折流墙分流从其上下两侧涌入出口侧的溢流墙,水流呈由上自下、由下自上的波浪状流动,使含有水泥的污水经多次沉降后经出水口流出进入清洗池后从清洗池的排水口流出。该装置的使用使清洗完器具的污水经有效沉降后排出,有效避免水泥浆和水泥块堵塞清洗池的排水管道,避免疏通管道带来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损失;且该装置易于拆卸,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