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7.25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排布的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还设有气动提升泵,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包括气泵、进气主管和时控开关,所述厌氧区设有污水进水口及过水管一,所述过水管一将经过厌氧区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好氧区;所述好氧区设有过水管二,所述过水管二将经过好氧区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设有气动提升泵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沉淀区上部,所述气动提升泵用于将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输送到厌氧区;所述进气管安装在所述提水管内部。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实现了小型化、就地化、分散式污水处理,一次性投入费用低、日常运行管理费用低,处理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排布的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还设有气动提升泵,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包括气泵、进气主管和时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设有污水进水口及过水管一,所述过水管一将经过厌氧区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好氧区;
所述好氧区设有过水管二,所述过水管二将经过好氧区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沉淀区;
所述沉淀区设有气动提升泵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沉淀区上部,所述气动提升泵用于将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输送到厌氧区,所述气动提升泵包括沉淀区的进气管、提水管、回流管;所述进气管安装在所述提水管内部;所述提水管与回流管连接;
所述进气主管与好氧区的进气管及沉淀区的进气管连接;所述好氧区的进气管尾部设有曝气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的容积比为1.6~2.4:2.4~3.6:0.8~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的进气管设有曝气控制阀、所述沉淀区的进气管设有提升泵控制阀,所述提升泵控制阀控制污泥的回流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内设有比表面积大的厌氧填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内设有比表面积大的好氧填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水管的底部离沉淀区底部为5-15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离液面高度为3-2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通过异径接头安装在所述提水管内部;所述提水管与回流管通过三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好氧区的进气管/厌氧区的进气管直径:提水管直径为1:2~3。
说明书
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是一种具有气动提升泵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适用于分散式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
背景技术
在我国广大农村在区,一些居住比较分散的村落和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引起面源污染问题,若采用集处理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需要建设大量官网,费用很高。此时,散户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就更为经济和实用。但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装置和技术,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冲击负荷,运行维护简单的一体化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排布的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还设有气动提升泵,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包括气泵、进气主管和时控开关,所述厌氧区设有污水进水口及过水管一,所述过水管一将经过厌氧区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好氧区;
所述好氧区设有过水管二,所述过水管二将经过好氧区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沉淀区;
所述沉淀区设有气动提升泵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沉淀区上部,所述气动提升泵用于将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输送到厌氧区,所述气动提升泵包括沉淀区的进气管、提水管、回流管;所述进气管安装在所述提水管内部;所述提水管与回流管连接;
所述进气主管与好氧区的进气管及沉淀区的进气管连接;所述好氧区的进气管尾部设有曝气盘。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的容积比为1.6~2.4:2.4~3.6:0.8~1.2。
所述好氧区的进气管设有曝气控制阀、所述沉淀区的进气管设有提升泵控制阀,所述提升泵控制阀控制污泥的回流量。
所述厌氧区内设有比表面积大的厌氧填料,有助于厌氧污泥的持留,使污水与污泥充分接触。(比表面积 > 500m2/m3)
所述好氧区内设有比表面积大的好氧填料, 有助于好氧污泥的持留,使污水与污泥充分接触。(比表面积 > 500m2/m3)
所述提水管的底部离沉淀区底部为5-15cm。
所述回流管离液面高度为3-20cm。
好氧区的进气管/厌氧区的进气管直径:提水管直径为1:2~3。
所述进气管通过异径接头安装在所述提水管内部;所述提水管与回流管通过三通连接。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实现了小型化、就地化、分散式污水处理,一次性投入费用低、日常运行管理费用低,处理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