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2-26 9:02:34

  申请日2016.06.15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好氧池的上部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好氧池内同轴设有上升管和下降管;下降管处于好氧池中心位置、且与第二进水口相连,上升管处于下降管外周、且与第二出水口相连,下降管的管径小于上升管的管径;并且,下降管的底部设有盘状的布气器,布气器通过进气管与气泵相连。本实用新型将小管径的下降管设置在大管径上升管的中心,水流从下降管的顶部接入,以较快的速度流向下降管底部后又以较慢的速度进入大管径的上升管,有效延长了污水在好氧池内的滞留时间;布气器的曝气方向与下降管内水流方向相反,增强曝气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的上部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好氧池内同轴设有上升管和下降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管处于好氧池中心位置、且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所述上升管处于下降管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下降管的管径小于上升管的管径;

  并且,所述下降管的底部设有盘状的布气器,该布气器通过进气管与气泵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器包括内设中空腔的壳体,所述进气管与该中空腔相连,所述壳体的顶面和侧壁上均开设有出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器的顶面面积不小于下降管的横断面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管呈圆筒状、且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第一导流板,所述上升管呈圆筒状、且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的螺旋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在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所述厌氧池内平行设置有一组隔板,隔板的数量为大于一的奇数,且第偶数块隔板的底端与池体侧壁之间设有阻流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阻流板的条形孔,所述第偶数块隔板的侧壁上带有用于容纳所述阻流板的安置槽,所述阻流板伸入池体内的一端嵌入该安置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板的外周带有截面呈楔形的密封垫,所述条形孔的内壁带有与密封垫的楔形面相配合的引导斜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带有与池体外壁相抵靠的外翻边。

  说明书

  一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中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加之农村人口环保意识较差,污水处理设备落后,农村生活污水逐渐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所带来的污染,申请号为201520404445.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自回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其中,所述厌氧池内设有由隔板分割形成的U型流道,所述U型流道内设有供污泥生长形成生物膜的软性填料;所述好氧池内同轴设有双螺旋形的上升管和下降管,所述下降管与设置在好氧池上部侧壁的进水管相连,所述上升管与好氧池上部的出水管相连;并且上升管的底部设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好氧池外部的气泵相连;所述上升管的底部还设有贯穿好氧池的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沉淀池相连;所述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的顶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生物除臭器。

  然而,该污泥自回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厌氧池内仅通过一块隔板形成一个U型流道,污水与生物膜之间的接触时间较短,导致厌氧池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不佳;②好氧池在上升管的底部设置曝气头,曝气效果不佳;并且由于上升管的管径小于下降管的管径,下降管中的水流会以较快的速度涌入上升管中并经出水管流出,导致污水在好氧池中的滞留时间较短,好氧池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一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的上部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好氧池内同轴设有上升管和下降管;

  所述下降管处于好氧池中心位置、且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所述上升管处于下降管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下降管的管径小于上升管的管径;

  并且,所述下降管的底部设有盘状的布气器,该布气器通过进气管与气泵相连。

  本实用新型将小管径的下降管设置在大管径上升管的中心,水流从下降管的顶部接入,以较快的速度流向下降管底部后又以较慢的速度进入大管径的上升管,有效延长了污水在好氧池内的滞留时间和被处理时间。同时,在水流冲向下降管底部的同时,处于下降管底部的盘状布气器向污水曝气,气流与水流的流动方向相反,两者形成强烈冲击,在曝气效果增强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好氧池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布气器包括内设中空腔的壳体,所述进气管与该中空腔相连,所述壳体的顶面和侧壁上均开设有出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布气器的顶面面积不小于下降管的横断面面积。如此保证充分曝气。

  作为优选,所述下降管呈圆筒状、且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第一导流板,所述上升管呈圆筒状、且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的螺旋方向相同。如此由于第一导流板形成的涡流在从下降管底部进入上升管后会与第二导流板形成撞击,水流需要重新调整流动方向,如此不仅能够进一步提供曝气效果,也能进一步延长污水在好氧池内的滞留时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厌氧池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在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所述厌氧池内平行设置有一组隔板,隔板的数量为大于一的奇数,且第偶数块隔板的底端与池体侧壁之间设有阻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池中隔板数量较多,并且由于阻流板的存在,第奇数块隔板与第偶数块隔板(如第一块与第二块、第三块与第四块,等等)能够两两组成一对,形成一个U型流道,从而能够在厌氧池内形成多个U型流道;同样由于阻流板的存在,上一U型流道内的污水只能从与之相邻的下一U型流道的顶部进入,使U型流道之间依次头尾相连,大大延长了污水在厌氧池内的滞留时间,延长了污水与污泥的接触时间,有效提高厌氧池的污水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阻流板的安装方式为:所述厌氧池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阻流板的条形孔,所述第偶数块隔板的侧壁上带有用于容纳所述阻流板的安置槽,所述阻流板伸入池体内的一端嵌入该安置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阻流板的外周带有截面呈楔形的密封垫,所述条形孔的内壁带有与密封垫的楔形面相配合的引导斜面。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密封垫带有与池体外壁相抵靠的外翻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小管径的下降管设置在大管径上升管的中心,水流从下降管的顶部接入,以较快的速度流向下降管底部后又以较慢的速度进入大管径的上升管,有效延长了污水在好氧池内的滞留时间和被处理时间。同时,在水流冲向下降管底部的同时,处于下降管底部的盘状布气器向污水曝气,气流与水流的流动方向相反,两者形成强烈冲击,在曝气效果增强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好氧池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池中隔板数量较多,并且由于阻流板的存在,第奇数块隔板与第偶数块隔板(如第一块与第二块、第三块与第四块,等等)能够两两组成一对,形成一个U型流道,从而能够在厌氧池内形成多个U型流道;同样由于阻流板的存在,上一U型流道内的污水只能从与之相邻的下一U型流道的顶部进入,使U型流道之间依次头尾相连,大大延长了污水在厌氧池内的滞留时间,延长了污水与污泥的接触时间,有效提高厌氧池的污水处理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