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6.22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变压器、电气控制室、液氧罐、换热器、冷却器述液氧罐、换热器、冷却器串联后通过第一管路与多个臭氧发生器连接,各臭氧发生器通过第二管路与预臭氧化处理装置连接;还包括源水提升装置,源水提升装置通过一级提升泵将源水输送至预过滤装置,预过滤装置通过引水罐、增压泵、第三管路、二级提升泵将水输送至预臭氧化处理装置,预臭氧化处理装置通过文丘里管连接前置臭氧反应器组,所述前置臭氧反应器组与脱气室组、地下中间脱气中间水池连接并通过三级提升泵将脱气后源水输送至超滤膜。本实用新型占地仅是现有国外水处理工艺40%,投资仅是国内现有水处理工艺95%,运行费用与国内现有技术相比可节约62%。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1)、电气控制室(10)、液氧罐(4)、换热器(5)、冷却器(7),所述液氧罐(4)、换热器(5)、冷却器(7)串联后通过第一管路(2201)与互为串联的多个臭氧发生器(8)连接,各互为串联的多个臭氧发生器(8)通过第二管路(2202)与预臭氧化处理装置(19)连接,使制备的臭氧运输至预臭氧化处理装置(19)内;还包括用于提取河流、湖泊源水的源水提升装置(16),所述源水提升装置(16)通过一级提升泵(1601)将源水输送至预过滤装置(17),所述预过滤装置(17)通过引水罐(171)、增压泵(18)、第三管路(2203)、二级提升泵(1901)将水输送至预臭氧化处理装置(19),所述预臭氧化处理装置(19)用于将水与臭氧相溶;所述预臭氧化处理装置(19)通过文丘里管(1902)连接前置臭氧反应器组(20),所述前置臭氧反应器组(20)与脱气室组(21)、地下中间脱气中间水池(6)连接并通过三级提升泵(9)将脱气后源水输送至超滤膜(14),所述超滤膜(14)通过管路与地下清水池(25)连接,所述地下清水池(25)通过超滤出水管及四级提升泵(26)将水排出至用户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为串联的空气压缩机(2)及压缩空气罐(3),所述空气压缩机(2)、压缩空气罐(3)通过第四管路(2204)与反冲洗水泵(11)连接并通过反洗进水管(2205)连接超滤膜(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去除水中色度、气味及有机污染物的后置臭氧反应器(13),后置臭氧反应器(13)与第二管路(2202)连接,所述后置臭氧反应器(13)还通过第五管路(2206)与接触池(12)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为板式臭氧发生器;所述超滤膜为耐强氧化超滤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14)还通过第六管路(2208)与化学清洗装置(24)连接,所述化学清洗装置(24)用于进一步清洗超滤膜内部污染物,清洗时间间隔为12-18个月,所述污染物通过反洗出水管(2207)排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装置(17)包括预格网过滤装置及预沉淀装置,所述预格网过滤装置用于实现河流、湖泊源水中的固体及液体分离,并通过反冲洗实现源水内颗粒物的去除;所述预沉淀装置用于处理因雨水季节带来的高浊度沉积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源水浊度大于150mg/l时设置预沉淀装置(23),所述预沉淀装置(23)与源水提升装置(16)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14)、预过滤装置也与反洗出水管(2207)连接。
说明书
原生态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工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原生态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用常规供水处理系统由混凝设备、加药PAC设备、沉淀设备、絮凝设备、加药PAM设备、澄清设备、水提升泵、机械过滤设备、反冲洗设备、精密过滤设备、加化药药剂设备、超滤设备、消毒设备、污泥提升泵、污泥浓缩设备、加药PAM絮凝、污泥脱水设备、污泥输送设备等多种设备构成,其制水的工艺流程为取水泵投混凝剂、加氯后混凝、沉淀、过滤(后加氯消毒)、清水池、送水泵房、城市管网,上述供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在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多种水处理药剂,并且在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其需要污泥脱水系统装备进行污泥处理,因此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工程总投资大。另外由于上述水处理过程中添加多种水处理药剂,因此用户所得自来水均为投加各类水处理药剂的处理用水。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原生态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水处理药剂,而且无污泥产生,不需要额外增加污泥脱水系统装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原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变压器、电气控制室、液氧罐、换热器、冷却器,所述液氧罐、换热器、冷却器串联后通过第一管路与互为串联的多个臭氧发生器连接,各互为串联的多个臭氧发生器通过第二管路与预臭氧化处理装置连接,使制备的臭氧运输至预臭氧化处理装置内;还包括用于提取河流、湖泊源水的源水提升装置,所述源水提升装置通过一级提升泵将源水输送至预过滤装置,所述预过滤装置通过引水罐、增压泵、第三管路、二级提升泵将水输送至预臭氧化处理装置,所述预臭氧化处理装置用于将水与臭氧相溶;所述预臭氧化处理 装置通过文丘里管连接前置臭氧反应器组,所述前置臭氧反应器组与脱气室组、地下中间脱气中间水池连接并通过三级提升泵将脱气后源水输送至超滤膜,所述超滤膜通过管路与地下清水池连接,所述地下清水池通过超滤出水管及四级提升泵将水排出至用户使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还包括互为串联的空气压缩机及压缩空气罐,所述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罐通过第四管路与反冲洗水泵连接并通过反洗进水管连接超滤膜;
还包括用于去除水中色度、气味及有机污染物的后置臭氧反应器,后置臭氧反应器与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后置臭氧反应器还通过第五管路与接触池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器为板式臭氧发生器;所述超滤膜为耐强氧化超滤膜;
所述超滤膜还通过第六管路与化学清洗装置连接,所述化学清洗装置用于进一步清洗超滤膜内部污染物,清洗时间间隔为12-18个月,所述污染物通过反洗出水管排出;
所述预过滤装置包括预格网过滤装置及预沉淀装置,所述预格网过滤装置用于实现河流、湖泊源水中的固体及液体分离,并通过反冲洗实现源水内颗粒物的去除;所述预沉淀装置用于处理因雨水季节带来的高浊度沉积物;
若源水浊度大于150mg/l时设置预沉淀装置,所述预沉淀装置与源水提升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预过滤装置的布置可以实现水中杂质的固液分离,其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浊度、湿度、异味、大肠杆菌、微量有机物、CODmn、藻类、及消除病原体和病毒、除铁、猛、氧化氰及农药暂留物等水中污染物。
(2)本发明采用臭氧强氧化产生微小气泡,利用微泡反应实现对超滤膜膜体的反复碰撞,由此使附着于超滤膜膜体表面的污染物掉落并排出,其不仅实现了对超滤膜膜体的自动清洗,防止其粘污,其 不需要添加任何药剂,也避免增设污泥脱水系统装备。
(3)本发明占地仅是现有国外水处理工艺40%,投资仅是国内现有水处理工艺95%,运行费用与国内现有技术相比可节约62%,智能化运行仅需一个人值班,也可直接通过互联网控制。有效去除水中的浊度、湿度、异味、大肠杆菌、微量有机物、铁、猛、氧化氰及农药暂留物等水中污染物。保留人体所需的Mg、Ca等矿物质,PH值达到中性,处理后水质所有指标优于国际及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