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2-24 9:54:36

  申请日2015.05.30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IPC分类号C02F103/10; C02F9/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它是由曝气槽、中和搅拌槽、初沉槽、调节池、置换反应槽、电絮凝槽、二沉池和回水池构成,其中曝气槽、一段中和搅拌槽和初沉槽用于去除铁离子,调节池和置换反应槽用于置换反应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电絮凝槽槽内均匀分布有多块极板,相邻两极板的极性保持相反,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对污染物的电化学处理。本实用新型采用“曝气氧化—中和—置换反应—电絮凝”处理工艺对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进行处理,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曝气槽(1)、中和搅拌槽(2)、初沉池(3)、调节池(4)、置换反应槽(5)、电絮凝槽(6)、二沉池(7)和回水池(8)构成,其中曝气槽(1)为一方形或圆形水槽,曝气槽(1)侧身的下部设有曝气槽进水管(11),曝气槽(1)侧身的上部设有曝气槽出水管(12),曝气槽出水管(12)与中和搅拌槽进水管(21)相连,曝气槽(1)的底部设有曝气系统,曝气系统的外端与鼓风机(16)相连;中和搅拌槽(2)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中和搅拌槽进水管(21)和中和搅拌槽出水管(22),中和搅拌槽出水管(22)通过水泵(26)与初沉池进水管(31)相连,在中和搅拌槽(2)上方设有碱试剂加药管(23)和混凝剂加药管(24),中和搅拌槽(2)内部装有搅拌装置(25);初沉池(3)为斜板式沉淀池,沉淀池(3)上部中心位置设有初沉池进水管(31),周边设有初沉池溢流堰(32)和初沉池溢流槽(33),初沉池溢流槽(33)底部设有初沉池出水管(34),初沉池出水管(34)与调节槽进水管(41)相连,初沉池(3)内部设有斜板(35);调节槽(4)为一圆筒形搅拌槽,调节槽(4)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调节槽进水管(41)和调节槽出水管(42),调节槽出水管(42)通过水泵(26)与置换反应槽进水管(51)相连,在调节槽(4)的上方设有酸碱试剂加药管(43),调节槽(4)内部装有搅拌装置;置换反应槽(5)为一圆筒形搅拌槽,在置换反应槽(5)的侧身上方设有置换反应槽进水管(51),在置换反应槽(5)的侧身下方设有置换反应槽出水管(52)和铁屑出料口(54),置换反应槽出水管(52)通过水泵(26)与电絮凝槽进水管(61)相连,在置换反应槽(5)的上方设有铁屑加料口(53),在置换反应槽(5)的内部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下方与铁屑出料口(54)下端水平方向上设有滤网(55); 电絮凝槽(6)为长方体状,在长方体的两个侧面下部各设有电絮凝槽进水管(61)和电絮凝槽出水管(62),电絮凝槽出水管(62)通过水泵(26)与二沉池进水管(71)相连,电絮凝槽(6)内部的槽体通过隔板(63)分成容积相等的A、B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内部都均匀平行分布有多块矩形极板,相邻两极板的极性保持相反,阳极板(64)和阴极板(65)分别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絮凝槽(6)上方设有矩形电絮凝槽盖(66),A、B两腔室上方的电絮凝槽盖(66)上分别设有出气孔(67);二沉池(7)为斜板式沉淀池,沉淀池上部中心位置设有二沉池进水管(71),周边设有二沉池溢流堰(72)和二沉池溢流槽(73),二沉池溢流槽(73)底部设有二沉池出水管(74),二沉池出水管(74)与回水池进水管(81)相连,二沉池(7)内部设有斜板(35);回水池(8)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回水池(8)内分别设有回水池进水管(81)和回水池抽水管(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由曝气管(13)、曝气支管(14)和微孔曝气器(15)组成,曝气管(13)的前端两侧等间距垂直设有各曝气支管(14),各曝气支管(14)上等间距设有微孔曝气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5)为圆盘形,外径与置换反应槽(5)内径相等,滤网(55)上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网孔(551),网孔(551)尺寸小于铁屑颗粒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槽(6)中的隔板(63)为矩形,设置在电絮凝槽(6)槽内的中间位置,隔板(63)的高小于电絮凝槽(6)腔室的深度。

  说明书

  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色金属矿山酸 性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山属于多金属矿,矿石含有铜、铅、锌、金、银、钼 等有价元素,这些金属元素主要以次生的硫化矿为主,这些矿物在开采过程 中,由于空气、水和细菌的共同作用,形成硫酸、金属硫酸盐,并溶出矿石 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从而形成含有铜、铁、锌、锰等的酸性废水。矿山酸性 废水排入环境后,会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水体的自然缓冲作用,消 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导致水体出现发臭、变色等现象, 并且酸性水会严重腐蚀管道、水泵、水泥等构筑物及其他机械设备,给人们 的健康、生活及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目前,从目前国内有色金属矿山酸性 废水的处理情况来看,尚没有先进成熟的矿山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处理效 率高的矿山酸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由曝气槽、中和搅拌槽、初沉槽、调节池、置换反应槽、 电絮凝槽、二沉池和回水池构成,其中曝气槽为一方形或圆形水槽,曝气槽 侧身的下部设有曝气槽进水管,曝气槽侧身的上部设有曝气槽出水管,曝气 槽出水管与中和搅拌槽进水管相连,曝气槽的底部设有曝气系统,曝气系统 的外端与鼓风机相连;中和搅拌槽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中和搅拌槽进水管 和中和搅拌槽出水管,中和搅拌槽出水管通过水泵与初沉池进水管相连,在 中和搅拌槽上方设有碱试剂加药管和混凝剂加药管,中和搅拌槽内部装有搅 拌装置;初沉池为斜板式沉淀池,沉淀池上部中心位置设有初沉池进水管, 周边设有初沉池溢流堰和初沉池溢流槽,初沉池溢流槽底部设有初沉池出水 管,初沉池出水管与调节槽进水管相连,初沉池内部设有斜板;调节槽为一 圆筒形搅拌槽,调节槽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调节槽进水管和调节槽出水管, 调节槽出水管通过水泵与置换反应槽进水管相连,在调节槽的上方设有酸碱 试剂加药管,调节槽内部装有搅拌装置;置换反应槽为一圆筒形搅拌槽,在 置换反应槽的侧身上方设有置换反应槽进水管,在置换反应槽的侧身下方设 有置换反应槽出水管和铁屑出料口,置换反应槽出水管通过水泵与电絮凝槽 进水管相连,在置换反应槽的上方设有铁屑加料口,在置换反应槽的内部装 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下方与铁屑出料口下端水平方向上设有滤网;电絮凝 槽为长方体状,在长方体的两个侧面下部各设有电絮凝槽进水管和电絮凝槽 出水管,电絮凝槽出水管通过水泵与二沉池进水管相连,电絮凝槽内部的槽 体通过隔板分成容积相等的A、B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内部都均匀平行分布有 多块矩形极板,相邻两极板的极性保持相反,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连接至直 流电源的正负极,电絮凝槽上方设有矩形电絮凝槽盖,A、B两腔室上方的电 絮凝槽盖上分别设有出气孔;二沉池为斜板式沉淀池,沉淀池上部中心位置 设有二沉池进水管,周边设有二沉池溢流堰和二沉池溢流槽,二沉池溢流槽 底部设有二沉池出水管,二沉池出水管与回水池进水管相连,二沉池内部设 有斜板;回水池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回水池内分别设有回水池进水管和 回水池抽水管。

  所述曝气系统由曝气管、曝气支管和微孔曝气器组成,曝气管的前端两 侧等间距垂直设有各曝气支管,各曝气支管上等间距设有微孔曝气器。

  所述滤网为圆盘形,外径与置换反应槽内径相等,滤网上面均匀分布有 若干个网孔,网孔尺寸小于铁屑颗粒尺寸。

  所述电絮凝槽中的隔板为矩形,设置在电絮凝槽槽内的中间位置,隔板 的高小于电絮凝槽腔室的深度。

  所述电絮凝槽中的阳极板为铝板、铁板等可溶性金属板,阴极板为铁板、 不锈钢板、其他金属或合金板,阴阳极板间距为0.5~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曝气氧化—中和—置换反应—电絮凝”处理工艺对有 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进行处理,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 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