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7.07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气浮隔油单元、超滤单元、纳滤单元和净水箱(20),气浮隔油单元由潜污泵(1)、气浮隔油池(2)和曝气器(3)组成,潜污泵(1)通过管道与气浮隔油池(2)的污水入口相通,曝气器(3)安装在气浮隔油池(2)底部,超滤单元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气浮隔油池(2)的水出口相通,纳滤单元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超滤单元的水出口相通,净水箱(20)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纳滤单元的出水口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产水水质优良、占地面积小、污水零排放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达到自来水标准等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浮隔油单元、超滤单元、纳滤单元和净水箱(20),气浮隔油单元由潜污泵(1)、气浮隔油池(2)和曝气器(3)组成,潜污泵(1)通过管道与气浮隔油池(2)的污水入口相通,曝气器(3)安装在气浮隔油池(2)底部,超滤单元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气浮隔油池(2)的水出口相通,纳滤单元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超滤单元的水出口相通,净水箱(20)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纳滤单元的出水口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超滤单元由超滤原水箱(4)、超滤增压泵(5)、超滤装置(6)和超滤产水箱(7)组成,超滤原水箱(4)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气浮隔油池(2)的水出口相通,超滤装置(6)通过超滤增压泵(5)和管道与超滤原水箱(4)的出水口相通,超滤产水箱(7)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超滤装置(6)的出水口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纳滤单元由纳滤增压泵(8)、纳滤装置(9)和纳滤产水箱(10)组成,纳滤装置(9)的进水口通过纳滤增压泵(8)和管道与超滤产水箱(7)的出水口相通,纳滤产水箱(10)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纳滤装置(9)的出水口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超滤单元还有超滤反洗泵(11),超滤反洗泵(1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超滤产水箱(7)和超滤装置(6)相通,超滤反洗泵(11)用于清洗超滤装置(6)的超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纳滤单元还有纳滤药洗泵(12),纳滤药洗泵(12)与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纳滤产水箱(10)和纳滤装置(9)相通,纳滤药洗泵(12)用于清洗纳滤装置(9)的纳滤膜。
说明书
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水资源的短缺和排污的环保压力,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各工业企业、市政污水厂等纷纷尝试开始进行污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更好的保护环境,解决水问题。对于中水回用来说,首先考虑的基础依据是回用的使用场所。工业企业用水场合包括:循环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冲洗水等。市政用水主要包括:饮用水、绿化水、景观用水等。这些用水水质标准一般都包含两个主要的、综合性的指标:浊度/悬浮固体(ss)、含盐量(TDS)。
使用膜法中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的过程分为两步: 1)除浊、去除悬浮颗粒:超滤膜、微滤膜,将污水处理残余的生物絮体、
菌类等截留,使出水澄清,可达到回用或者进一步处理回用。用于除浊的膜技术包括:中空纤维超滤膜、膜生物反应器(MBR)等。2)脱盐:反渗透膜RO或者纳滤NF,将澄清的出水进行膜脱盐,分为两股浓水(排放)和淡水(回用)。
对一般生化二沉池出水的深度处理,最常用的处理步骤就是过滤,使二沉池出水的生物絮体和胶体物质可以截留在滤料上面,降低出水的SS和浊度。对废水的深度处理,经常采用砂滤和活性炭过滤。砂滤作为主要用于去除SS、胶体物质,而活性炭可过滤吸附有机物、重金属类、氧化性物质。对于出水ss时有波动,为保证过滤能稳定长期运行,可对进水增设混凝沉淀等措施,以延长过滤器的反冲周期。经过过滤出水的SS可降低为<5mg/L,绝大多数的大粒径胶体颗粒也可去除,但是对小于0.1um以下的微粒依然部分存在。因此,有必要对RO膜前进行预过滤。中空纤维膜超滤的过滤粒径为0.01um到0.2um,原则上透过中空纤维膜超滤的出水浊度为0,同时截留水中的细菌,防止后级膜的细菌污染。且系统的回收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中空纤维膜超滤,是一个良好的预处理。
餐厨废水污染物的性质来分析,其特点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胶体粒子和悬浮物,主要成分为动植物油脂、无机盐分、表面活性剂、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该类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及生化法等。针对该废水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1、重力分离法,对悬浊物、浮油及分散油的去除率超过60%,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处理量大,但系统占地面积大,沉淀时间长。
2、离心分离法,对悬浊物、浮油及分散油的去除率超过60%,处理时间短,及效果好,但运行费用高,能耗大。
3、过滤法,对悬浊物、分散油及乳化油的去除率超过10%,水质好,设备投资少,无浮渣;滤床要反复冲洗耗水量大。
4、吸附法,对悬浊物、溶解油的去除率在10%左右,水质好,设备占地少;但设备投资高,而且吸附剂再生困难。
5、气浮法,对悬浊物、乳化油及分散油的去除率大于10%,效果好,工艺成熟。
6、混凝沉淀法,对悬浊物、乳化油的去除率大于10%,处理效果好;但占地大,药剂用量大,污泥难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用于自动处理污水的一体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浮隔油单元、超滤单元、纳滤单元和净水箱,气浮隔油单元由潜污泵、气浮隔油池和曝气器组成,潜污泵通过管道与气浮隔油池的污水入口相通,曝气器安装在气浮隔油池底部,超滤单元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气浮隔油池的水出口相通,纳滤单元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超滤单元的水出口相通,净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纳滤单元的出水口相通。
超滤单元由超滤原水箱、超滤增压泵、超滤装置和超滤产水箱组成,超滤原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气浮隔油池的水出口相通,超滤装置通过超滤增压泵和管道与超滤原水箱的出水口相通,超滤产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超滤装置6的出水口相通。
纳滤单元由纳滤增压泵、纳滤装置和纳滤产水箱组成,纳滤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纳滤增压泵和管道与超滤产水箱的出水口相通,纳滤产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纳滤装置的出水口相通。
超滤单元还有超滤反洗泵,超滤反洗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超滤产水箱和超滤装置相通,超滤反洗泵用于清洗超滤装置的超滤膜。
纳滤单元还有纳滤药洗泵,纳滤药洗泵与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纳滤产水箱和纳滤装置相通,纳滤药洗泵用于清洗纳滤装置9的纳滤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膜处理技术,产水水质优良,满足更多、更高的用水需求;
2.占地面积小,污水零排放。
3.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达到自来水标准。
4.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
5.连续运行,出水水质稳定。产生超纯水产率可以高达95%。
6.无须用酸碱再生,不会因再生而停机。
7.节省了反冲和清洗用水。
8.无再生污水,不须污水处理设施,无须酸碱储备和酸碱稀释运送设施。
9.使用安全可靠,避免工人接触酸碱。
10.减小车间建筑面积,低运行及维修成本、安装简单,维护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