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30 11:53:05

  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阶段:造纸废水依次通过格栅渠→纤维回收间→初沉池;(2)生化处理阶段:将预处理阶段经过初沉池处理的废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选择池→曝气池→二沉池;(3)深度处理阶段:对于板纸废水深度处理流程是将经过生活处理阶段的废水依次经过回用水池→IC反应塔→混凝沉淀池→砂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消毒池,采用微生物促生剂可有效改善污泥活性,有助于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和保持系统稳定,投加BE后能够使受损的系统恢复,且缩短回复时间,最终使得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阶段:造纸废水依次通过格栅渠→纤维回收间→初沉池;

  (2)生化处理阶段:将预处理阶段经过初沉池处理的废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选择池→曝气池→二沉池;

  (3)深度处理阶段:对于板纸废水深度处理流程是将经过生活处理阶段的废水依次经过回用水池→IC反应塔→混凝沉淀池→砂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消毒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采用钢混直壁平行渠道,尺寸为6.0m×0.6m×2m,2座;纤维回收间设置高架过滤斜筛,用以回收废水中的纤维素,降低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平面尺寸为20m×10.5m;初沉池用于去除废水中易于沉降的颗粒,在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投加絮凝剂,尺寸为36m×4.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装有自由摆动弹性填料,能够迅速截留吸附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并将大分子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填料容积为1728m3,池体有效容积为2912m3,尺寸为32m×13m×7.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选择池的主要功能是使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同时对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选择,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有效容积为254m3,尺寸为32m×1.5m×7.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质,池中按需要投加一定量的N、P物质,采用射流曝气,有效容积为12340m3,尺寸为55m×32m×7.5m;所述二沉池采用辐流式沉淀池,尺寸为31m×4.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水池用来贮存二沉池出水,其中5275m3/d回用入板纸生产车间作为生产用水,有效容积为700m3,尺寸为15m×12m×4.5m;所述混凝沉淀池通过投加PAC或PAM药剂对出水中的悬浮物质进一步去除,尺寸为24m×4.4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C反应塔的污水进口处投加有微生物促生剂BE,每吨污水投加剂量为1mg,通过计量泵控制流量连续投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池采用V型钢筋混凝土砂滤池,与活性炭滤池合建,采用石英砂滤料,分两格,单格面积为24m2,每格尺寸为6m×4m×5.5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滤池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去除色度,构筑物采用地上钢混结构,尺寸为6m×4m×5.5m,分两格,与砂滤池合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的有效容积为216m3,尺寸为12m×4.5m×4.5m,确保氯接触时间>30min,并提供滤池反冲洗用水。

  说明书

  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淡水资源缺乏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未来,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的需求量与水资源枯竭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解决此矛盾已刻不容缓。因而污水的再生利用就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作为水的再生资源,无论对工业界还是环境界都是最佳的选择。

  根据该造纸企业生产流程,产生的造纸废水具有以下特点:生活纸原料主要为纸边纸,板纸原料主要为废纸和成品草浆,其中废纸占80%,成品草浆占20%,废水中的污染物以打浆和抄纸工序流失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为主,并含有部分其他有机杂质和泥砂等无机物,且木质素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等难降解物质含量高。同时污水中悬浮物浓度高,颗粒细小质轻,难以沉淀,水中缺乏N、P等营养元素,且容易产生泡沫,同时板纸中因为含有草浆而色度较大,因此造纸废水处理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阶段:造纸废水依次通过格栅渠→纤维回收间→初沉池;

  (2)生化处理阶段:将预处理阶段经过初沉池处理的废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选择池→曝气池→二沉池;

  (3)深度处理阶段:对于板纸废水深度处理流程是将经过生活处理阶段的废水依次经过回用水池→IC反应塔→混凝沉淀池→砂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消毒池。

  优选的,所述格栅渠采用钢混直壁平行渠道,尺寸为6.0m×0.6m×2m,2座;纤维回收间设置高架过滤斜筛,用以回收废水中的纤维素,降低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平面尺寸为20m×10.5m;初沉池用于去除废水中易于沉降的颗粒,在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投加絮凝剂,尺寸为36m×4.4m。

  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池装有自由摆动弹性填料,能够迅速截留吸附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并将大分子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填料容积为1728m3,池体有效容积为2912m3,尺寸为32m×13m×7.5m。

  优选的,所述生物选择池的主要功能是使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同时对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选择,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有效容积为254m3,尺寸为32m×1.5m×7.5m。

  优选的,所述曝气池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质,池中按需要投加一定量的N、P物质,采用射流曝气,有效容积为12340m3,尺寸为55m×32m×7.5m;所述二沉池采用辐流式沉淀池,尺寸为31m×4.0m。

  优选的,所述回用水池用来贮存二沉池出水,其中5275m3/d回用入板纸生产车间作为生产用水,有效容积为700m3,尺寸为15m×12m×4.5m;所述混凝沉淀池通过投加PAC或PAM药剂对出水中的悬浮物质进一步去除,尺寸为24m×4.4m。

  优选的,所述IC反应塔的污水进口处投加有微生物促生剂BE,每吨污水投加剂量为1mg,通过计量泵控制流量连续投加。

  优选的,所述砂滤池采用V型钢筋混凝土砂滤池,与活性炭滤池合建,采用石英砂滤料,分两格,单格面积为24m2,每格尺寸为6m×4m×5.5m。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滤池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去除色度,构筑物采用地上钢混结构,尺寸为6m×4m×5.5m,分两格,与砂滤池合建。

  优选的,所述消毒池的有效容积为216m3,尺寸为12m×4.5m×4.5m,确保氯接触时间>30min,并提供滤池反冲洗用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微生物促生剂可有效改善污泥活性,有助于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和保持系统稳定,对于因改产频繁和应用新的化学品如新型杀菌剂等冲击污水处理生化系统,造成污泥活性受到损伤甚至造成生物菌死亡的情况,投加BE后能够使受损的系统恢复,且缩短回复时间,最终使得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污水深度生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阶段:造纸废水依次通过格栅渠→纤维回收间→初沉池;

  所述格栅渠采用钢混直壁平行渠道,尺寸为6.0m×0.6m×2m,2座;纤维回收间设置高架过滤斜筛,用以回收废水中的纤维素,降低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平面尺寸为20m×10.5m;初沉池用于去除废水中易于沉降的颗粒,在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投加絮凝剂,尺寸为36m×4.4m。

  步骤(2)、生化处理阶段:将预处理阶段经过初沉池处理的废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选择池→曝气池→二沉池;

  所述水解酸化池装有自由摆动弹性填料,能够迅速截留吸附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并将大分子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填料容积为1728m3,池体有效容积为2912m3,尺寸为32m×13m×7.5m。

  所述生物选择池的主要功能是使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同时对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选择,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有效容积为254m3,尺寸为32m×1.5m×7.5m。

  所述曝气池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质,池中按需要投加一定量的N、P物质,采用射流曝气,有效容积为12340m3,尺寸为55m×32m×7.5m;所述二沉池采用辐流式沉淀池,尺寸为31m×4.0m。

  步骤(3)、深度处理阶段:对于板纸废水深度处理流程是将经过生活处理阶段的废水依次经过回用水池→IC反应塔→混凝沉淀池→砂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消毒池。

  所述回用水池用来贮存二沉池出水,其中5275m3/d回用入板纸生产车间作为生产用水,有效容积为700m3,尺寸为15m×12m×4.5m;所述混凝沉淀池通过投加PAC或PAM药剂对出水中的悬浮物质进一步去除,尺寸为24m×4.4m。

  所述IC反应塔的污水进口处投加有微生物促生剂BE,每吨污水投加剂量为1mg,通过计量泵控制流量连续投加。

  所述砂滤池采用V型钢筋混凝土砂滤池,与活性炭滤池合建,采用石英砂滤料,分两格,单格面积为24m2,每格尺寸为6m×4m×5.5m。

  所述活性炭滤池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去除色度,构筑物采用地上钢混结构,尺寸为6m×4m×5.5m,分两格,与砂滤池合建。

  所述消毒池的有效容积为216m3,尺寸为12m×4.5m×4.5m,确保氯接触时间>30min,并提供滤池反冲洗用水。

  上述方案在污水厂的应用示例如下:

  污水厂根据工程进度分期建设,由于生活污水管线尚未接入,处理的原水主要为板纸生产废水。前期通过3个多月完成了污泥的培养驯化工作,然后进入调试运行阶段,调试期间各构筑物的出水COD浓度见下表。

  出水COD在100-120mg/L内波动,系统稳定。

  消毒池平均出水水质如下表所示。项目CODBOD5SS板纸废水进水2000-3000200100-1500出水40-506-107-9

  由上表可见,经过改造后,出水COD基本可以稳定在50mg/L以下,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微生物促生剂可有效改善污泥活性,有助于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和保持系统稳定,对于因改产频繁和应用新的化学品如新型杀菌剂等冲击污水处理生化系统,造成污泥活性受到损伤甚至造成生物菌死亡的情况,投加BE后能够使受损的系统恢复,且缩短回复时间,最终使得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