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9.12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IPC分类号C02F3/00; C02F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为可沉于河道底部的封闭式结构,反应器本体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反应器本体的进水口通过污水收集管与排污口连接,反应器本体内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反应器本体内均匀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该实用新型以复合微生物技术结合悬浮生物填料技术降解排污口污水污染物,利用悬浮生物填料生物膜法,可预挂膜的方式进行挂膜,装置安装的同时即可高效运行,效率高,污泥产量少,不存在排泥问题,悬浮生物填料不易堵塞,运行稳定,同时整个装置放置于河底,不影响行洪也不容易被洪水冲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1)为可沉于河道底部的封闭式结构,所述反应器本体(1)一端设有进水口(2),另一端设有出水口(6),所述反应器本体(1)的进水口(2)通过污水收集管(8)与排污口连接,所述反应器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3),所述反应器本体(1)内均匀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3)端部与反应器本体(1)之间构成的折流通道上设有金属网(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5)上的孔隙小于悬浮生物填料(4)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1)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6)处均设有金属网(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管(8)的前端设置有格栅过滤器(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生物填料(4)为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球形或圆柱形结构,其内部为多孔结构。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1)有多个串联或并联。
说明书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污染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污染物短时间内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控源截污是河道治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但由于市政截污是一项难度大、耗时长的工程,且很多地区特别是城市老城区和城郊结合部的截污规划很难落实,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湖泊的全面截污。因此要实现河道污染的治理,需要对未截污的排污口做一定的处理,消除或减小排污口排出的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保证后续其他修复手段的有效实施。
现有技术中关于河道排污口处理的报道较少,多是以物理过滤、植物修复及活性污泥法为主,在已报道的相关文献及专利中,对于排污口的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为通过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水生植物法并结合曝气的组合工艺对排污口进行就地截污,该技术存在存在如下缺陷:(1)该装置利用浮筒漂浮于河面,影响河道行洪,且抗洪水冲击能力较弱;(2)该装置利用活性污泥接触氧化法降解污染物,活性污泥虽然能高效降解污染物,但其剩余污泥必须及时排除,否则会出现污泥老化降解、活性降低的情况,因此,还需要对该装置设置污泥排泥系统,否则运行过程中剩余污泥较难排出,结构复杂;(3)该装置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污染物,水生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存在饱和情况,且时间过长植物枯叶会落入水中,增加水体污染物负荷,需要长期进行植物收割。
另一种如中国专利CN2015207579068公开的“一种河道点源污染强化净化装置”,该装置为开放式装置,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和沉水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然而该技术存在如下缺陷:(1)利用特效微生物菌剂缓释系统进行生物挂膜,这种方式挂膜速率较慢;(2)沉水植物的耐冲击负荷较低,河道排污口附近往往污染浓度较高且透明度极低,不适合沉水植物的生长;(3)该装置仅仅是放置于排污口下游,没有排污口污水收集管道,只能处理部分流经该装置的污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污水处理效率高的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为可沉于河道底部的封闭式结构,所述反应器本体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反应器本体的进水口通过污水收集管与排污口连接,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均匀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
进一步的,上述折流板端部与反应器本体之间构成的折流通道上设有金属网。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网上的孔隙小于悬浮生物填料的尺寸。
进一步的,上述反应器本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金属网。
进一步的,上述污水收集管的前端设置有格栅过滤器。
进一步的,上述悬浮生物填料为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球形或圆柱形结构,其内部为多孔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反应器本体有多个串联或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放置于河道底部,不影响行洪,且不易被洪水冲走,同时通过污水收集管可将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全部导入反应器本体中,污水处理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利用悬浮生物填料生物膜法,可预挂膜的方式进行挂膜,装置安装的同时即可高效运行,效率高,污泥产量少,不存在排泥问题,且悬浮生物填料不易堵塞,运行稳定。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利用高效微生物进行污染物降解,不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避免了植物收割及腐烂问题。